謬論!國足不行都怪中超外援太多?限制投入及外援得不償失

隨著足協一系列限薪政策的出臺,國內各級聯賽都陷入到低谷期。在剛剛結束的中超轉會期內,幾乎沒有什麼重磅轉會,而廣州恆大隊更是沒有進行引援,而這種情況在以往的轉會窗口是難以想象的。足協之所以出臺限薪政策就是為了使中超健康發展,更好地為國家隊源源不斷地提供人才。然而事情真的會如足協所期望的發展嗎?

金元足球的興起造就中超表面的光鮮

謬論!國足不行都怪中超外援太多?限制投入及外援得不償失


在足協出臺限薪令之前的一段時間,中超聯賽發展十分迅猛。這一點可以從轉會費上面看出,2017年中超冬季轉會窗口的總費用高達4.03億歐元。大量大牌外援湧入中超,諸如保利尼奧、奧斯卡、塔利斯卡等球員都是之前一段時間引入的。而隨著大牌外援的引入,中超的關注度也直線提升,被稱為世界第六大聯賽。同時中超球隊的上座率都非常好,中國球事異常火爆。相比之下,國家隊的表現卻沒有什麼提升。

或許從這個時候開始,足協就開始思考是不是外援的到來擠壓了本土球員的生存空間。基於這個思路,足協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來應對,如三外援政策,U23新政及其加強版等政策。這一系列政策的出臺都是為了限制外援出場時間,並保證年輕球員的出場時間。不可否認這些政策的出臺確實讓一些球員能夠嶄露頭角,但同時卻讓中超的欣賞性大大降低。

謬論!國足不行都怪中超外援太多?限制投入及外援得不償失

作為職業聯賽,最重要是要保證比賽足夠精彩能夠吸引到觀眾,從而能夠盈利。對於中超聯賽來說也是如此,首先要做的事保證比賽的精彩程度,其次才能夠為國家隊培養人才。而中超的精彩程度需要靠什麼來保證?短期之內想要依靠國內球員恐怕是不太可能的,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入外援。事實也是如此,隨著廣州恆大隊依靠著金錢的攻勢強勢進入中超,大手筆引援,這使得廣州恆大隊在取得驕人戰績的同時還吸引了一大批球迷。同時廣州恆大隊的成功也刺激了許多投資商紛至沓來,中超在轉瞬之間就成為了香饃饃。

而隨著一系列政策的出臺,這使得中超聯賽對於投資商們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中超轉會窗口冷冷清清,多支職業球隊宣佈退出,中國足球儼然進入了一個寒冬。恐怕這一些連鎖反應是足協始料未及的。

謬論!國足不行都怪中超外援太多?限制投入及外援得不償失

近十年以來,足協一直期待能夠通過青訓改變目前落後的現狀。然而十多年過去了,國足依舊停留在原地。2008年雄心勃勃開始的青訓計劃按照道理目前已經到了收穫的機會,然而球迷見得的不是成果而是滿地雞毛以及足協再一次提出的青訓計劃。立足於青訓最好的方式就是讓青少年對足球這一項運動感興趣,那麼如何讓青少年們對足球感興趣呢?

一條簡單的方式就是培養足球文化,大力發展中超聯賽。如果中超聯賽依舊可以如前幾年一樣火爆,能夠大批吸引球迷的話,何愁沒有球隊去做青訓,何愁沒有青少年參加足球這一項運動?試想一下,如果職業聯賽的產業鏈以及文化都能夠形成,青訓也自然而然的會發展起來。

謬論!國足不行都怪中超外援太多?限制投入及外援得不償失

不可否認的是短期內外援的湧入會擠壓本土球員的生存空間,但是長期來看還是有利於中超聯賽以及國內足球的發展。日本足球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日本J聯賽成立之前,日本的足球水平非常的落後。隨著日本大力扶持J聯賽,揮舞著金錢的日本土豪吸引了許許多多世界級球星,哪怕這些球員已然到了職業生涯的末期。這一時期的J聯賽和近幾年的中超聯賽有很多類似點,就是人少錢多。但是隨著這些球星的加盟,他們的實力以及號召力讓J聯賽的實力以及影響力也在與日俱增。雖然後期日本足球摒棄了這一思路,但是這一思路卻讓很多青少年走上了足球之路,更多的俱樂部專心紮根於青訓。隨後日本著眼建立自己科學而合理的職業體系,並堅持不懈地踐行。相比之下,足協的朝令夕改就顯得比較尷尬了。

謬論!國足不行都怪中超外援太多?限制投入及外援得不償失


對於足協而言,制定一個科學有效的政策並堅持踐行才是最為重要的事情。一味的限制外援只能限制聯賽的發展,利大於弊。足協需要做的事指引,引導中超聯賽走在一條正確發展的道路上,而不是簡單粗暴的干預。

謬論!國足不行都怪中超外援太多?限制投入及外援得不償失

限制外援根本就不是職業聯賽應該做的事情,看一看西甲、英超這些成功的聯賽吧。為什麼他們有那麼多外援的同時還能保證國家隊的戰績呢?恐怕這一點才是足協最應該思考的問題。(本文作者:小小不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