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築設計施工必須懂得構件形制尺寸!分享大雄寶殿設計施工圖

如果您喜歡古建築,喜歡中國傳統文化建築,請關注作者頭條號

“古建築設計師”後面長期更新中華民族建築文化,如果您有古建築設計項目,文物修繕設計,寺廟規劃設計,仿古街改造項目,祠堂項目等仿古建設計及施工請關注並私信作者,請認準古建築設計師,專項古建築設計二十年!


古建築設計施工必須懂得構件形制尺寸!分享大雄寶殿設計施工圖


古建築設計施工必須懂得構件形制尺寸!分享大雄寶殿設計施工圖

12、舉架加斜法:

二五舉一○;三舉一○四:三五舉一○六;四舉一○八;四五舉一一;五舉一一二;五五舉一一四;六舉一一七;六五舉一一九;七舉一二二;七五舉一二五;八舉一二八;八五舉一三一;九舉一三五;九五舉一三八;十舉一四一。

13、大木結構的四種基本形式:廡殿、硬山、懸山、歇山

(1)廡殿:廡殿是屋頂前後左右四面都有斜坡的建築物,它共有五脊。因為面闊長於進深,所以前後兩坡相交而成一條正脊,左右兩山坡同前後坡相交而成四條垂脊;故廡殿又可稱為五脊殿、四阿坡。廡殿的構架,其正身樑架和桁檁枋與一般樑架構造相同,在左右兩坡上與前後坡各金桁檁的相應部位設有兩山金桁檁,以承託兩山的椽子。這兩山桁檁與前後坡相應各步架的桁檁,在四條垂脊分位下,做成搭角榫成正角相交。在兩山各層桁檁處,在前後坡每層金桁檁中線的垂直面內,在其下面並與之平行的設有各層順扒梁。順扒梁分為上中下層,每層都是一頭放在山面桁檁上,一頭放在正身樑架上,在順扒樑上,承託山面徑桁檁與前後坡金桁檁相交點的柁墩稱交金墩,如為瓜柱則稱交金瓜柱,各層桁檁搭角相交處是放由戧的位置,由戧是從角梁後尾做刻半榫相交,繼續往上如不推山則相交在脊瓜柱上,由戧是四垂脊的骨架。但為了使垂脊在立面投影上形成曲線,一般在廡殿頂上多采用推山法,推山的做法是除簷步架為方角不推外,自金步架至脊步架按進探步架每步尺寸遞減一成。如七檁屋架每山面為三個步架(即簷步架、金步、脊步)各步按四尺一步架、除第一步(簷步架)是方角不推山外,從第二步(金步)開始推,第二步按簷步尺寸(四尺)減1/10推四寸的山;,第二步架淨尺寸為三尺六寸,第三步按第二步推的尺寸三尺六寸的1/10推山,第三步(脊步架)淨尺寸為三尺二寸四分,即七檁推山應向外推的總尺寸為一尺一寸六分,山面經過推山通步架(即三個步架和)共淨尺為十尺零八寸四分。如九檁、山面坡是四步架,各步架為四尺;第一步不推山外,第二步架推四尺的1/10(四寸)淨三尺六寸;第三鄉按第二步架的三尺六寸推1/10,淨三尺二寸四分;第四步架按第三步架三尺二寸四分推1/10,淨二尺九寸一分六釐,即脊步架(太平梁位置)為二尺九寸一分六釐。即九檁推山向外推出的總尺寸為二尺二寸四分四釐,即太平梁位置採用推山法以後,金脊檁桁檁都相應加長,使脊桁檁懸出脊瓜柱以搭在雷公柱上,因此須加太平梁。太平梁長是前後坡兩脊步架位放在前後坡金桁檁上,再在太平梁上加作雷公柱以支承脊檁。


古建築設計施工必須懂得構件形制尺寸!分享大雄寶殿設計施工圖


古建築設計施工必須懂得構件形制尺寸!分享大雄寶殿設計施工圖


古建築設計施工必須懂得構件形制尺寸!分享大雄寶殿設計施工圖


古建築設計施工必須懂得構件形制尺寸!分享大雄寶殿設計施工圖

(2)硬山:硬山只有前後兩坡,左右兩盡端是磚砌山牆,山牆內部有前後簷柱,金柱正中有山柱,山柱上端託脊檁,在縫裡的大柁同水平高的位置,有插柁由簷柱直插到山柱上,構成樑架,稱為排山柁架,排山各樑架有單步梁、雙步梁乃至三步梁,其構造方法與單步梁,雙步梁相同。

14.1大木的製作:

一、斬砍:古建工程均為木結構,所有的木構件的用料都較大,一般的用料要比設計實用尺寸都要加大(約大5—6釐米)稱為荒料。為了安全起見製作時一般說不用鋸鋸開。而多用奔斧砍荒,必經過奔斧砍鑿這道工序。從砍鑿的聲響中即可發現木材的疵病(如新料髓心腐朽,以及採伐時出現的摔傷,從表面都不易看出)。這就是對木料的審驗的主要一種方法。

二、打截法:任何一件大木,必須先打截,也就是根據丈杆的尺寸在兩端留出榫,劃出實用線將兩端鋸齊,才能進行放線,劃線和砍刨等工序。


古建築設計施工必須懂得構件形制尺寸!分享大雄寶殿設計施工圖


古建築設計施工必須懂得構件形制尺寸!分享大雄寶殿設計施工圖


古建築設計施工必須懂得構件形制尺寸!分享大雄寶殿設計施工圖


古建築設計施工必須懂得構件形制尺寸!分享大雄寶殿設計施工圖


古建築設計施工必須懂得構件形制尺寸!分享大雄寶殿設計施工圖


三、大木劃線的標記:每一件大木上的劃線,彈線截線等線是比較多的。為了避免把線認錯,各種線都有一定的標記來代表,說明此線的用處,常用的線有以下幾種:(一)中線:中線在大木上是主要的線,所有的一切大木都離不開中線。在中線上寫一個“中”字或中字符號代表中線。(二)升線:(即側腳線)在升線上劃四個橫線代表它是升線。(三)截線:就是去長短的線,在線上劃三個斜線代表截線。(四)用用的線:就是這條線是正確的線,在線上劃上一個叉子,代表這條線正確的線。(五)不用的線或是錯線:就在線上劃一個圓圈,代表這條線是不要的線。


古建築設計施工必須懂得構件形制尺寸!分享大雄寶殿設計施工圖


古建築設計施工必須懂得構件形制尺寸!分享大雄寶殿設計施工圖


古建築設計施工必須懂得構件形制尺寸!分享大雄寶殿設計施工圖


古建築設計施工必須懂得構件形制尺寸!分享大雄寶殿設計施工圖


15、柱類的製作簷柱:(1)、打截料:首先選料,看直順和園徑大小,但要以寸木不可倒立的要求來確定柱子的上下頭,根據丈杆的尺寸(包括上下榫)並適當留出荒料。進行“打截料”。所謂“打截料”就是把毛料兩端鋸齊平整,以便劃線。(2)、劃線:劃線的次序及作法如下:首先看根部立木不可倒立,哪頭作上,哪頭作下,根據打截好的園木,用墊木墊穩。接著園毛料的直徑尺寸分出中點。放十字中線。先按點出的中點吊垂直線,在垂直中線分中再用彎尺劃出十字中線。園木兩端同樣作法。但在放線時柱上頭(柱頭)放出柳(收分)線。(3)、放八卦線:凡是園柱體在現場操作均用放八卦線。八卦線有“四一四”分八方,和“四方套四方十字坐中央”等做法。一般比較簡單的都用“四一四”分八方法來放線較快。在放線時,根據十字中線,如柱徑一尺(指柱腳,即柱根徑)。那就在中線兩邊各分零點二零七寸。並把各點連成八角,即為八卦線。 注:實用直徑尺寸乘以四一四係數等於八方的一方尺寸。(4)、砍八卦線:根據兩端放出的八卦線。順著彈出直線,先砍出一面,糙刨刨出光面來,再彈上另一面再砍刨。直至把八面砍刨完。再在每面平分為四份。靠角邊上一份,與另角邊上的一份,連接彈上線為十六辮線(俗說砍十六方線)。十六方砍完,改為三十二方,直到基本砍園為止。(5)、柳(收分):柱子有柳(收分)就是柱子上小、下大,柳的尺寸按柱高的百分之一,即柱高一丈收分一寸。在放八卦線時,柱腳是根據設計尺寸,而柱頭根據收分比例尺寸放出八卦線。(6)、中線和升線:這兩種線是在園柱徑刨光以後進行。根據端點十字中線,彈出“中”線,同時標記該柱子的位置及方向。一般說,在柱子裡面即向室內標記,將標記號寫在柱子下端。按著柱子的方向彈出升線(即側腳線)。側腳線尺寸,按柱高的百分之一,即柱高一丈側腳一寸。彈線時要注意,柱頭上部對準中線,柱腳下部按記算出的側腳線尺寸(側腳線向裡返)彈一順線,這條線就是“升”線。 角柱“升”線:角柱按前後簷來說,它應往裡,側面按山面來說它也應往裡側,它是兩面都有“升”線。所以角柱的四面都彈側腳線,彈線法同前。(7)、榫眼劃線:柱子本身的榫眼都按柱中線來劃,決不能按升線劃。因為枋子等都隨柱子側腳往裡側。所有的榫眼位置都按丈杆的尺寸進行劃線。 柱脖和柱腳:柱脖和柱腳劃線都按升線劃,因它隨柱子側腳有傾斜。柱腳在四面劃出撬眼,以備安裝時撥正之用。劃線時必須按丈杆,將丈杆放在柱子上,將各榫、眼、長短尺寸用劃籤點好(劃籤最好為竹子製作的),用彎尺比著中線劃齊交圈。(如大式)做法,就不在柱頭上做饅頭榫。(因為它有平板枋,而是用木銷相交)。(8)、榫眼規格:柱子的饅頭榫和柱腳的管腳榫,尺寸為柱徑的十分之三見方(一般為兩寸,6-8釐米)長同方。枋子榫一般都用銀錠榫(燕尾榫)。如大式額枋榫,有兩種作法,一種是銀錠榫,一種是帶有袖的銀錠榫,榫高按枋子高,寬等於柱徑的3/10,長為柱徑的1/4。帶袖肩的榫,高同枋子,寬為柱徑的3/10,長為柱徑的1/4(包括袖肩在內),袖肩是方形長為柱徑的1/8。注:以上所說的榫眼尺寸,都按榫眼所在柱子位置的柱徑尺寸計算。 插金枋及穿插枋榫,均為大進小出的作法。榫高同枋子高,寬(厚)按柱徑的1/3,長一個半柱徑。柱子的看面(即前面)出半榫,露出柱外部榫長等於半柱徑。

古建築設計施工必須懂得構件形制尺寸!分享大雄寶殿設計施工圖


古建築設計施工必須懂得構件形制尺寸!分享大雄寶殿設計施工圖


古建築設計施工必須懂得構件形制尺寸!分享大雄寶殿設計施工圖


古建築設計施工必須懂得構件形制尺寸!分享大雄寶殿設計施工圖


古建築設計施工必須懂得構件形制尺寸!分享大雄寶殿設計施工圖


古建築設計施工必須懂得構件形制尺寸!分享大雄寶殿設計施工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