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K”和“三八大蓋”誰的性能更出眾

近兩年各類吃雞遊戲陸續推出手遊版本,招攬了眾多的玩家,遊戲中揹包裡的98K+8倍鏡絕對是用的最多的標配。三八大蓋則是二戰日本兵的標配,也是各種抗日劇中用的最多的道具。

“98K”和“三八大蓋”誰的性能更出眾


Kar.98k毛瑟步槍由Gew.98式步槍改進而來,重量約為4公斤,有效射程800米,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軍隊裝備的制式步槍。從1935年開始服役,直到二戰結束前都是納粹德軍的制式步槍。是二戰期間產量最多的輕武器之一。

“98K”和“三八大蓋”誰的性能更出眾


Kar 98k步槍繼承了98系列毛瑟步槍經典的毛瑟式旋轉後拉槍機,槍機尾部是保險裝置。子彈呈雙排交錯排列的內置式彈倉,使用5發彈夾裝填子彈,子彈通過機匣上方壓入彈倉,也可以單發裝填。採用了下彎式的拉機柄,便於攜行和安裝瞄準鏡,採用弧形表尺,“V”形缺口式照門,倒“V”形準星,準星帶有圓形護罩。Kar 98k步槍成為納粹德國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間使用最廣泛的步槍。是一種可靠而精準的步槍。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好的旋轉後拉式槍機步槍之一。


“98K”和“三八大蓋”誰的性能更出眾

98式步槍是一種彈夾供彈的旋轉後拉槍機步槍。供彈系統與槍機是它最有特點的兩個設計。而槍機部分的設計,更是已經成為世界手動步槍的經典設計而名留青史。

供彈系統是一個內置的雙排彈倉,在這個彈倉內子彈交錯排列。 而它的底部彈倉是可以拆下的,以便必要時更換彈倉彈簧。裝填子彈時,可以進行單發裝填,即打開槍機,將單發子彈裝入彈倉;也可以使用一次性的彈夾。每一個彈夾裝填5發子彈,正好將彈倉填滿。 裝彈時直接將彈夾插入機匣導槽,槍彈被壓入彈倉,而空彈夾則在槍機閉鎖時被自動拋掉。如果要取出已經裝入的子彈,則只要拉動槍栓(保險裝置必須處於中間位置即安全但槍栓解鎖狀態),或者直接取下其底部彈倉即可。

毛瑟式槍機是一種簡單而又堅固的整體式槍機,可以說是一種天才的設計。槍機有兩個閉鎖齒,都位於槍機頂部。據毛瑟聲稱,這種系統有助於使步槍獲得更好的精確度。人們往往將位於槍機後部的一個凸筍誤認為是第三個閉鎖裝置,但實際上它是一個保險凸筍,卻並不接觸機匣上的閉鎖臺肩。槍機拉柄與槍機本身連接,在早期型號的98式步槍上,它是直的,在槍機合上時與地面保持平行。 在98k步槍上這個拉柄被改成了彎曲形。 這種設計使槍機的動作更舒適,更方便。例如在安裝了槍瞄鏡的98式步槍上,如果採用直形拉柄會觸及槍瞄鏡架,而彎曲拉柄則不會。但英國《輕武器教材》(1909)則認為,水平拉機柄在瞄準時易於用手操作,有利於命中目標,且便於從底部拋殼。在槍機上設計有一個排氣孔,用來排去熾熱的火藥氣體以防止傷及射手的面部。

研究資料表明,德國狙擊手用上述狙擊步槍能確保在300m距離上擊中目標頭部,在600m距離上擊中胸部。其中第144山地步兵團有個叫馬賽紀斯·赫策瑙爾的士兵,他所擊中的敵人,有據可查的就達345人,為此還獲得了騎士十字勳章。

“98K”和“三八大蓋”誰的性能更出眾


三八大蓋是日本的三八式步槍(日語:三八式歩兵銃;さんぱちしきほへいじゅう,英文:Sanpachi-shiki hohei-ju)為手動步槍,日本陸軍於日俄戰爭後1907年正式採用為制式武器,三八式步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法西斯陸、海軍最主要、最基本的武器,一直使用到二戰結束(日本戰敗),用了整整40年。


“98K”和“三八大蓋”誰的性能更出眾


“98K”和“三八大蓋”誰的性能更出眾

三八式步槍的彈倉鑲嵌在槍身內,容量5發子彈,三八式步槍的彈倉還有空倉提示功能,當彈倉內最後一發槍彈射出後,槍機後拉到位時託彈板就會頂住槍機頭無法向前運動提醒射手裝彈。三八式步槍的原型是三十年式步槍和三五式海軍步槍。三十年式步槍仿造自德國毛瑟步槍,設計師是有坂成章大佐,以取代從甲午戰爭以來,以法國M1874步槍 仿造但是不可靠也打不準的村田槍。有坂在設計三十年式步槍時起初設定了三種口徑作為研發方向:6毫米、6.5毫米以及7 毫米。6毫米口徑對於當時的日本工藝技術上還是一個很大的困難;7毫米口徑的反衝對於瘦小的日本人來說又太強;6.5毫米口徑剛剛好,因此獲得採用。

“98K”和“三八大蓋”誰的性能更出眾


三八式步槍,槍身簡練,槍管長,子彈的初速度低,但是旋轉速度很快,所以子彈非常的穩定,所以有效射程也高。這本來是個優點,但是有時候也變成缺點,因為子彈轉速高,運行穩定,命中之後往往易於貫通,創口光滑,一打兩個眼,對周邊組織破壞不大,在殺傷力上不如中國的中正式步槍。白刃戰中,這個缺點更為突出,因為白刃戰中雙方人員往往互相重疊,使用三八式步槍,貫通後經常殺傷自己人。而且,由於貫通後彈丸速度降低,二次擊中後彈丸會形成翻滾、變形,造成的創傷更為嚴重,而僅受貫通傷的對手未必當場失去戰鬥力,仍然能夠反擊。

“98K”和“三八大蓋”誰的性能更出眾


“98K”和“三八大蓋”誰的性能更出眾


綜合分析:

1.毛瑟98K更適合於配合機械化作戰,而三八大蓋則更有利於要塞塹壕作戰。

2.毛瑟98K射程遠一些、威力大,當然名聲也比三八大蓋要響;三八大蓋的優勢是:較輕、利於白刃戰、點射較好。

3.毛瑟98K是二戰德國的制式步槍,經過實際效果被證明是一種可靠而精準的武器。它射程較遠火力強大,口徑7.9mm,稍微改裝,增加瞄準鏡後就可以作為狙擊槍使用,有效射程甚至可以確保狙擊手在300米範圍內擊中頭部,600米範圍內擊中胸部是二戰產量最多的輕武器之一。它的優點: 結構簡單可靠、拆裝方便、容易裝彈、不易卡殼等。缺點:做工較為精細而導致成本較高、射速較慢、而且必須手動裝彈,狙擊手使用就會因為裝彈出聲而暴露目標。

4.三八大蓋是二戰日本陸海軍最主要、最基本的武器、它彈道穩定、射程遠、精度高、穿透力強、體型長(白刃戰有有利)、後座力較小(新兵也容易上手),它也有狙擊型,不過不如毛瑟98K戰績好。缺點是:口徑較小,最大口徑7mm,使用最廣的是6.5mm。

所以,“三八大蓋”之所以打不死人,不是因為威力小,性能差,射程短,恰恰是因為子彈穩定、有效射程長,容易形成貫穿傷,所以才打不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