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阻止不了下一代的改變,連他們自己也阻止不了

前兩天無意中看了一部電影《沿海出發》,是一部清緩的文藝片。由93年出生的年輕導演殷玉洲拍攝的。

誰也阻止不了下一代的改變,連他們自己也阻止不了

影片的旁白有點長,部分觀眾可能會等的有些焦灼。除了旁白,其實電影前半部分的節奏也比較慢,大量使用當地方言(榮成方言)會有一種讓人產生在看紀錄片的感覺。假如,你沒有準備好用足夠的耐心去體會這部電影的話,我建議你是不要貿然開始看。只有當某個時候,你心情甚好,微風拂面,半躺在懶人椅上,無事可做,你就可以打開來欣賞了。

一、年輕人的“守”和“闖”

這是一個關於青年人到底是“守”還是“闖”的故事,從主人公的名字叫劉守闖,也可以看得出來。片子開始,在外頭三年沒有回家的劉守闖突然回到了家,父子關係依舊僵著,母親試圖調解,無果。

誰也阻止不了下一代的改變,連他們自己也阻止不了

第二天,劉守闖去了爺爺劉士堺家裡,可能因為隔代親的關係,劉士堺對兒子劉衛國非常嚴格,關係冷淡,但是對孫子劉守闖卻很溫和。他雖然不理解孫子的攝影,但依然支持他。

誰也阻止不了下一代的改變,連他們自己也阻止不了

在影片的後面部分,劉守闖的發小春生的爺爺得了癌症,劉守闖的爺爺在海灘突然倒下去世,影片到了後半部分,它展現的是另外一個主題。小城鎮裡的老人漸漸離去,而小鎮的文化由誰來繼承呢?小鎮青年分為了兩派,春生代表著留守一派,而劉守闖代表的是闖蕩一派。

誰也阻止不了下一代的改變,連他們自己也阻止不了

二、年輕人和老一輩之間不可逾越的隔閡

劉守闖的父親經常給他講的“魚刺的故事”貫穿了整個影片。“魚刺的故事”講的是一個年輕人出海打漁,老父親不斷跟他念叨,說他喜歡吃魚刺,讓兒子一定記得把吃剩下的魚刺給他帶回來,年輕人很不耐煩,但每次吃魚的時候,還是會留下魚刺。最後,年輕人並沒有帶回來魚刺,因為他遇到了困境,在沒有吃的情況下,自己把魚刺給吃了。這是老父親早就料到的事情。老父親也不是真的喜歡吃魚刺,是擔心兒子遇到困境被餓死。

誰也阻止不了下一代的改變,連他們自己也阻止不了

從劉衛國反覆跟劉守講這個故事,可以看出,他覺得年輕人總是不靠譜的。片子前面大部分內容,都在展示當地海邊小鎮的風土人情。直到劉守闖的女朋友錢璐的到來,才把情節推向了高潮。錢璐懷了劉守闖的孩子,她的到來是想和劉守闖的家人談談他們結婚的事情。

誰也阻止不了下一代的改變,連他們自己也阻止不了

誰也阻止不了下一代的改變,連他們自己也阻止不了

其實結婚這件事,對於劉守闖來說是猶豫的,他認為他們現在還沒有撫養小孩的能力。而且,他的夢想還沒有實現。當下應該把孩子給打掉。當劉守闖說打掉孩子的話的時候,媽媽王佩芬給了他一巴掌,劉衛國更加覺得兒子不靠譜,沒有責任心。爺爺離開,他拿來了奶奶生前幫劉守闖納的結婚鞋墊。這裡表現的是,青年男女,以及老一輩和年輕一輩人,他們對婚姻的態度的不同,以及他們對責任的態度。

誰也阻止不了下一代的改變,連他們自己也阻止不了

誰也阻止不了下一代的改變,連他們自己也阻止不了

誰也阻止不了下一代的改變,連他們自己也阻止不了

影片的最後,小鎮仍然一如從前,什麼都沒有改變。無論是,老人的死去,還是像劉守闖這樣的年輕人的離開。小鎮還是小鎮,劉守闖還是劉守闖。劉守闖沒有改變小鎮,小鎮也改變不了劉守闖。

誰也阻止不了下一代的改變,連他們自己也阻止不了

誰也阻止不了下一代的改變,連他們自己也阻止不了

誰也阻止不了下一代的改變,連他們自己也阻止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