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郭廣昌要所有復星管理層把握的七個核心

復星的企業文化,一直被外界關注,今天,我們一起來解讀郭廣昌要求復星管理把握的七個核心:


郭廣昌:我一直在復星中高層的溝通中強調,加入復星,必須要知道的七件事情,因為這是復星的文化價值觀,是精氣神,是企業的靈魂。

解讀郭廣昌要所有復星管理層把握的七個核心

第一,企業家精神。首先,加入復星,你要會“指揮老闆”。如果誰指望我告訴他該怎麼做,問我需要他做什麼,原則上這樣的人我就不會聘用了。作為老闆,我希望復星的員工針對投資做好幾個方案,並和我一起討論優劣,最後決策。要主動、有強烈的意願做事情,希望為復星做貢獻,並且利用好復星這個平臺以及背後的資源。

我們最近在強調企業家狀態,其實也是強調人有周期的。馬校長也是有周期的,也不可能一直亢奮著的。你不在狀態想去“休息”,那麼很快就會被追趕和超越。所以復星希望每一位同學都可以不斷歸“零”,重新開始。

布巴解讀:企業家精神,是作為組織高層管理人員的自我驅動力,就是站在推動組織整體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高度上,主動思考、主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等著他人來指導,來告訴他要做什麼,怎麼做?大凡能夠取得成功的企業家或高層管理人員,都要具備這一素質。

問題來了:普通職員的企業家精神從何而來?

布巴認為:1、在組織中,最高領導人要始終強調全員的主人翁意識,讓大家都感受到每個人都是所在組織的主人,而不僅僅是組織的僱員;

2、在機制上,儘可能地實現員工持股。我們中國人每個人都有當老闆的慾望,如果能夠實現員工持股,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滿足大家的這個慾望;事實上,這個機制,在國內諸多企業中,應用得是很成功的;比如,華為,基本上每個員工都有公司的股份。

3、在評價體系上,將企業家精神按不同層級分解出相應的指標,比如,針對基層職員,根據其崗位職責,提出以下指標:A、對部門發展的建議,B、發現自己或同事工作中的問題,並提出改善建議等等,引導大家培養主動思考的習慣。


解讀郭廣昌要所有復星管理層把握的七個核心

第二,企業管理一定要有灰度,不要希望把什麼事情都說得很清楚。灰度是指各個團隊之間的業務邊界不是嚴格劃定的,對新業務的發展也並非越清楚越好,最好的狀態就是適度的灰度、適度的邊界模糊。

布巴解讀:所謂灰度,就是黑白之間的過渡地帶。管理上的灰度,就是管理的彈性,相對應的是,管理的剛性,它要求做任何事,都只有一種可能性,沒有其他可能性。

在初創企業,尤其需要管理的彈性,因為它們的管理制度、流程、各部門的職責、人員等等,都處於發展之中,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如此過於強調剛性,比如,各個部門的職責界定得很清晰,就會出現新的工作出現了,找不到合適的部門來承接的現象。

但是,灰度並不能與組織的核心價值觀、社會的公序良俗,法律法規相沖突。


解讀郭廣昌要所有復星管理層把握的七個核心

第三,正能量,不抱怨。復星內部如果兩個人沒有合作好,並且互相指責別人,肯定兩個人都有問題。所以,不要抱怨。

復星作為一個不斷成長的企業,肯定存在很多問題,加入復星,成為復星人就是來解決問題的。我最不欣賞的就是抱怨的人,復星存在什麼問題我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所以我需要的是解決方案,需要的是所有人一起齊心協力地往前走的正能量。


布巴解讀:抱怨不能解決問題,只是導致產生更多的問題,組織內部會因為抱怨而產生很多的負能量,這對組織的凝聚力會產生很強烈的破壞力,使組織產生內耗力。

作為組織的高級管理人員,不但自己不能抱怨,還要明確地反對出現抱怨的現象。有露頭的,就必須要嚴肅處理。否則,組織內部形成互相抱怨的風氣,這個組織的戰鬥力就崩潰了。


解讀郭廣昌要所有復星管理層把握的七個核心


第四,投資紀律。復星永遠強調最基本的投資邏輯就是做“對”的事情。投資和收購的目的一定要清晰,復星要做的事情是為家庭客戶“富足、健康、快樂”的生活方式提供解決方案,當復星提供不了或者提供方案的速度太慢時,我們會用投資或者收購的方式,將內外部資源打通,為客戶提供“令人尖叫”的產品和服務。

這裡我想和大家交流兩點關於局勢的判斷:

首先,其實常識性的東西大家都明白,但是很多投資者都有一種僥倖心理,股市到6000點的時候都知道風險已經很高,但依然期望能到10000點。投資者的心理是如果我現在清倉退出,我可能會少賺錢。所以投資者要克服的不是投資的風險,而是看到風險後的僥倖和貪婪。

其次,包括諾基亞在內的很多大企業,轉型為什麼那麼難?千萬不要以為這些企業沒有看到技術變化,他們針對技術的變化也進行了很多佈局,但是原來的利益太大了,他們不肯堅決地轉型。所以任何大企業和小企業的創新和創造一定要有歸零的心態,每個企業家,你要始終保持創業的狀態,面對每天都在變化的市場,你一定要有一種歸零的心態,不要被過往的經驗束縛住,堅持價值投資,堅持基本面分析,擁有一顆歸零的心。


布巴解讀:可能很多組織沒有投資業務,覺得這一條對自己的組織不適用。如果我們引申一下,引進人才、研發新技術、開發新產品、購買生產設備、尋找合作伙伴,把這些都當作是投資,參照復星的“看基本面”的原則,我們就會發現,其實這一條也是很實用的。比如,我們要引進一個高級管理者,就要看他的基本面:價值觀是否與組織不衝突,思維模式是否與時俱進,過往的經驗與能力,是否為組織所需。再比如,開發新產品,考查它的基本面:是否對顧客有價值,是否符合社會發展趨勢,是否能為顧客接受,是否對環境友好,等等。

以目前的疫情為例,如果有一家餐館,它的主要食材是野味,那麼,它就與整個社會倡導的“不吃野味,保護野生動物“的價值觀相沖突,它必定會被社會淘汰。

因此,如果我們把這一條理解為:堅持“常識性”、“基本面”原則,就對大家都適用了。


解讀郭廣昌要所有復星管理層把握的七個核心

第五,閉環。強調內部融通,建立產業生態圈,形成閉環。這個我在後面會著重講一下。


布巴解讀:在布巴看來,閉環就是以終為始,對結果負責。以產品開發為例,閉環就是規劃清楚我們的產品要為社會的更美好,產生什麼作用?帶給顧客什麼樣的差異化價值?如何實現這些差異化價值?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迭代產品如何升級?組織內部的資源是否足夠?組織外部有哪些資源可以整合?把這些問題想清楚,就能夠完成這個閉環。而這一次的閉環又成為下一次閉環的起點。


解讀郭廣昌要所有復星管理層把握的七個核心

第六,秋天的賬本。KPI是要有的,但是KPI也是靈活可變的。復星實行秋後算帳,對於原則性錯誤我們是零容忍;對於專注於做事、有成績、有情懷的員工,我們也會及時進行提升和獎勵。一個組織,如果內部的摩擦成本高於外部成本,這個組織就沒有很大的存在價值。所以我們儘量要減少內部的管理成本,要有基本的信任,秋後算賬意思就是員工要相信公司會賞罰分明,主動去做對的事情。

布巴解讀:秋後算賬,是每個組織都有的制度安排。每年的年度總結,論功行賞。在我們中國人講究人情的文化氛圍裡,賞是容易的,罰是不容易的。但有些組織,像我們的軍隊,賞罰分明,執行得非常到位,所以,他們的戰鬥力,執行力,相對於其他的組織,是非常強的。只有賞,沒有罰的組織,即使賞了很多,組織的整體戰鬥力,也是比較低的。嚴重的話,甚至會產生“劣幣驅逐良幣”效應。

大家可以觀察一下:身邊的組織,或者自己所在的組織,是不是賞罰並重,賞罰分明,那些業績突出,能夠保持長期高效的持續發展的組織,是不是如此的?


解讀郭廣昌要所有復星管理層把握的七個核心

第七,身邊的商學院。我一直跟復星的兄弟們說一句話,你如果想學東西,來複星最划算。因為這裡看的項目多,分析的項目多,決策的項目也多。我每天平均參加五到六個電話會議,各個部門的項目成員、高層和董事一起,針對性地討論問題,是真正的“身邊的商學院”,每一個案例和項目都是真實的且有時效的。

布巴解讀:這其實是倡導組織內部時時處處事事人人學習的氛圍。不只是復星,我們社會中的每個組織,都是一個商學院。我們每天要面臨很多事情,與很多人打交道,遇到很多問題,瞭解海量的信息與資訊。善於學習的人,每天都會進步,封閉自己、拒絕學習的人,今天和昨天,明天和今天,沒有什麼差別。慢慢地,他就會被組織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