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孟婆湯》,論成人的重要性,原生家庭離不開愛的教育

看過《孟婆湯》小視頻的人都會被這段微信聊天文字所觸動:寒窗苦讀十二載,竟成空心人,如果要給他們下一劑猛藥可以從這個藥方入手,“入則孝,出則悌,謹言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先行後學,先學會做人然後做學問!

看《孟婆湯》,論成人的重要性,原生家庭離不開愛的教育

孟婆湯視頻選圖

《孟婆湯》講的是一個成長中的小姑娘,從牙牙學語,和母親無話不談,慢慢的變得和母親有了隔閡,看不上母親,不願意母親管她,甚至後來越來越不想理母親!若不是母親出了事住院,小姑娘看到了文前第一段微信聊天文字,估計還意識不到母親有多愛她,後面就是女孩的自省,就是這樣一個故事,網上很多人留言都留下了眼淚!

看《孟婆湯》,論成人的重要性,原生家庭離不開愛的教育

我們總是欠媽媽太多次對不起

是的,現實生活中,幾乎百分之八十的孩子都有過這樣的叛逆期,作為父母,我們也在反思到底應該怎麼教育孩子,先行後學,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確,做人一直是我們要學的第一堂課!不會做人,不能成人!愛是一切的基礎!

  • 一.子不教,父之過!子女行,父母受!

看孟婆湯時,講行有餘,而後學,突然想起來一個故事,2016年2月14日北大學子吳謝宇弒母案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15年7月,吳謝宇在作案前通過網絡購買了刀具、防水布、隔離服等作案工具,嫌犯吳謝宇作案後竟然把母親的屍體用塑料布層層裹住,連縫隙也不忘放上活性炭吸臭,就這樣的高智商,竟然做著禽獸都做不出來的事情!

看《孟婆湯》,論成人的重要性,原生家庭離不開愛的教育

目的只是為了錢?殺母后,吳謝宇以出國留學的名義向親朋好友們借錢,並以母親的名義貸款,帶著114萬潛逃,還以母親已跟隨自己陪讀為由,造假從母親日記本上剪下字複印辭職信,給自己的母親辭職!

如此的高智商,如果不是他自己主動露出馬腳,或許他母親的屍體要等到老房子倒坍才會被發現,2016年的2月份,自作聰明的吳謝宇給自己的舅舅發短信,說自己和母親要從美國回來過年,希望舅舅到莆田高鐵站接他們回家過年,沒有接到謝天琴母子後,謝家人發現了不對勁,這才向警方報案,當年2月14日,謝家人帶著警方去他們宿舍,案件才曝光!

看《孟婆湯》,論成人的重要性,原生家庭離不開愛的教育

這件事以後,吳謝宇人間就蒸發啦,直到19年4月21日,吳謝宇在重慶國際江北機場送機時被抓獲,被抓之前,他還拿著幾十張身份證,留戀在酒吧等娛樂場所工作,被抓後,各種回答都精準的迴避了重要的信息,智商之高,用到不是正途之上…

為什麼吳謝宇會變成這個樣子?他北大的校友,從小到大接觸的老師都說他是一個禮貌和善,熱心腸的好孩子,也是班級的超級學霸…總之好學生必備的品質他都有,大家對他的評價沒有一個差評,有同學說,上了大學之後,大家或多或少都會從高考的緊繃中狀態中解脫出來,偶爾也會有打遊戲和睡懶覺的情況,但是他從來沒有!

多麼可敬又可怕的自律,當時在網上看到同學的這個評價,我生出了一種涼意,多少少年老成,這樣的描述看不到一點青春的樣子!

看《孟婆湯》,論成人的重要性,原生家庭離不開愛的教育

其實據調查,這孩子從上小學開始,就很自律,很少和孩子出去玩,都是放學了就回家寫作業,他的媽媽也是個歷史老師,為人比較刻板,嚴肅,有鄰居說,他和他媽媽的性格非常的像,像一個翻版!

吳謝宇年少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從父親去世後,認識他的人都說,沒怎麼見他玩過,單親家庭,加上母親的性格,和他平常的表現,他的媽媽肯定是個高要求的人,才養成這樣高要求對待自己的孩子,我想象不到,一個還算是孩子的年齡的時候,玩都沒有興趣?這是一種怎麼樣的力量才會造成這樣的一個他?

看《孟婆湯》,論成人的重要性,原生家庭離不開愛的教育

也許就是這樣的一種自律,才會讓他想要反抗頭頂緊箍咒的枷鎖,殺母事件後,逃亡的他才會找娛樂場所工作,白天陪酒,晚上做鴨,還和妓女求婚,這是長久被壓抑下的爆發?還是他潛在一直被自己禁錮的另一個自己?那個小小的沒有出現過的自己,到底是什麼讓他犯下了如此滔天大錯?

其實我提起這件事,是想提醒作為家長的自己,我們都希望孩子能成為最好的孩子,可是最好它沒有標準,哪怕看似完美的教育,教育出一個絕頂天才,可是那個隱藏的壓抑的自己才是最可怕的,這種壓抑,讓你感覺,他不是人,而且神?至於是大神還是什麼神,你們自己品!好的教育,應該是先教會孩子體會生活,知曉生活的美好,學會愛,知曉怎麼讓自己快樂,而不是遷就讓別人快樂,我們的孩子要在快樂這個基礎上好好學習,寓教於樂!作為家長的我們,也要學會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孩子的喜怒哀樂,畢竟我們培育的是人,一個有情感有思想的孩子…

看《孟婆湯》,論成人的重要性,原生家庭離不開愛的教育

  • 二,論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孟婆湯》最能戳痛大家痛點的就是故事中女孩小文和媽媽的相處模式,也是孩子和家長最典型的相處模式,父母的不厭其煩的關心往往在孩子眼中是煩人的嘮叨,作為孩子的我們,老是自以為是自己已經長大了,但是依舊還是一邊和父母頂嘴,無盡囂張,一邊找父母索取,好像天生父母和孩子就無法對等一樣,不管孩子多麼認真的在給我們爭吵,做父母的都會口是心非的,一邊放著狠話,一邊給孩子做著飯菜,洗著衣服,一如(孟婆湯)中小文的媽媽?

看《孟婆湯》,論成人的重要性,原生家庭離不開愛的教育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從小受到的影響就是,父母的愛是無私的,我們傳統的教育中沒有感恩父母的教育,我們總認為當父母的給孩子做什麼都理所應當,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愛是雙向的,不是單項付出,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愛他們,更應該知道的是爸爸媽媽也需要他們!

而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我們,總是不捨得孩子做這個,做那個,也總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會掃地,會做飯,會…

看《孟婆湯》,論成人的重要性,原生家庭離不開愛的教育

可是我們忘記了,都是孩子,沒有不會的孩子,只有沒教的父母,我們羨慕別人家孩子的同時,也應該讓自己家的孩子多多鍛鍊,讓他們知道父母的不容易,不要付出太多,不要總替他們遮擋他們該面臨的適宜的風雨,適當吃點苦,孩子會明白沒有天然的該得和不該得,也沒有理所當然的享受,他們會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學會了珍惜,日後哪怕真的遇到了困難,我們的孩子也經得起風雨,不會被困苦打擾!

看《孟婆湯》,論成人的重要性,原生家庭離不開愛的教育

這需要我們父母言傳身教,為孩子樹立好榜樣,平常生活中也可以告訴孩子一些故事,比如昨天我出門忘記帶雨傘了,同事小張把我送上了地鐵,我真的很感謝他,你今天帶傘沒?怎麼回家的?

再比如,昨天媽媽加班累的不行了,你爸爸給我揉了揉肩膀,我今天得給他做點好吃的,感謝感謝他

父母之言傳身教,感恩教育,始於一點一滴,感恩是幸福的源泉,是教會孩子成為一個善良有幸福感寶寶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心懷感恩的人,總是比別人要幸福很多,因為少了很多後悔愧疚的機會!

  • 三: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看完《孟婆湯》最後一幕,小文坐在媽媽病床前,媽媽不認識她,嘴裡呢喃著,小文不好好學習,視頻中小姑娘淚流滿面的愧疚的樣子,在我眼前久久沒有消失…

我突然想起來,去年郭姐生病,我們去郭姐家看她,開門的是郭姐的兒子,小夥子才12歲,非常熟練的招呼我們進門倒茶,中午的時候,非常自然的進廚房去做飯,我們要去幫忙,被郭姐制止了,她說:他可以的!

我們大感非常驚奇,其實在我們小的時候這麼大年齡孩子會做飯不稀奇,但是在現在的孩子中,能主動招呼客人還會做飯的12歲孩子我們只見到一個!

看《孟婆湯》,論成人的重要性,原生家庭離不開愛的教育

郭姐說:我們家小男子漢很貼心的,我今天生病了,孩子照顧我是他的心意,做家長的不能阻止!

我不知道其他同事怎麼想,我是被震撼了,原來孩子還可以這樣帶!

郭姐說,以前孩子做事比較拖沓,她就更拖沓,孩子上學遲到了兩次,被老師訓了兩次後就勤快了,郭姐事後也一直保持拖沓,後來每次孩子都會主動來叫她起床,並催她,媽媽,快點起床,你怎麼這麼懶,我快遲到了!

而自己的丈夫,一直做那個起的早的人,但是不會管送兒子上學,只做早飯,一個早起的榜樣,一個賴床的拖後腿的我,在這樣的引導下,孩子慢慢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看《孟婆湯》,論成人的重要性,原生家庭離不開愛的教育

我經常在家裡一些事情上犯懶,慢慢孩子就會勤快起來,我也經常給孩子做他喜歡吃的東西,也會帶他看自己喜歡看的東西,但是我偶爾的懶還是在保持,只有孩子知道父母是萬能的,又不是萬萬能的時候,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幫自己解決的時候,孩子才會獨立思考,才會明白自己要怎麼做?才會慢慢的有擔當!就比如,今天我倒下拉,他什麼都會,他的什麼都不會受影響,唯一可能影響的是,他要照顧躺在這的我!

郭姐說的時候眼睛都是狡黠的笑意,我突然明白了,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吃飯的時候,我們都誇小夥子做飯不錯,我說,若是我生病了,我閨女可能就只能點外賣了,小夥子接到,阿姨,那不能,她那麼愛你,就算點外賣,也是點的你愛吃的!看看我,做的都是我媽愛吃的!

看《孟婆湯》,論成人的重要性,原生家庭離不開愛的教育

是的,只有愛的教育,言傳身教,教會孩子怎麼為人!怎麼擔當!怎麼自我負責!怎麼去愛人!才是最好的教育,一個有愛,有擔當的孩子,做什麼都不會差!

結語:做父母的我們,總是擔心孩子會走上錯誤的道路,不好好學習,我們總是婆婆媽媽囉囉嗦嗦的給孩子講述著我們的關心,我們的期許,卻忘記了,我們小的時候,也是最討厭的是媽媽羅裡吧嗦的樣子!我們一直在教我們的孩子要怎樣怎樣,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其實不若我們好好做人,讓孩子看著頂天立地的父母,家庭的影響,對於孩子性格的形成非常重要,一個有愛,有責任心的家,是孩子心靈最溫暖的保護!最有效的溝通,不是你講道理,而且我懂你,愛你!

致敬我的父母,謝謝您們把我教育成人!

這裡是小歪論情感,創作不易,如果你喜歡我的故事,就點擊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