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漫談:主機遊戲被強加限制功能,改善國內遊戲環境不該走這條路

對於國內遊戲環境的坎坷歷史,想必老玩家們應該最有發言權了。曾經在全球電子遊戲行業飛速發展之時,國內因為種種原因,將其視為影響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惡魔”,從而推出一系列完全封閉化的遊戲禁令。

遊漫談:主機遊戲被強加限制功能,改善國內遊戲環境不該走這條路

或許10後玩家根本無法理解,如今國內引入的三巨頭遊戲機(索尼、微軟、任天堂),曾經想要在中國遊戲市場有所地位,簡直難於上青天。隨著後來電子遊戲在全球地位逐漸上升到無法匹敵的高度,人們對遊戲的概念也不再絕對妖魔化,國內這才逐漸解除了遊戲禁令,遊戲環境以非常緩慢的速度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遊漫談:主機遊戲被強加限制功能,改善國內遊戲環境不該走這條路

然而時至今日,一系列針對青少年與電子遊戲而出臺的政策、制度仍在持續,並且越來越嚴格。作為一名國內玩家我們無法說它出現了問題,畢竟對未成年玩家實施的防沉迷系統、網絡遊戲限制條件等,是為了讓未成年人能夠不受網癮毒害,茁壯健康發展。只不過或許由幾乎不怎麼玩遊戲的人,去制定遊戲相關政策,事情反而可能出現反彈、甚至不可預料的局面。

遊漫談:主機遊戲被強加限制功能,改善國內遊戲環境不該走這條路

在如今網絡遊戲表面上“迎合”制度制定防沉迷系統、家長監控等功能,未成年玩家表面上“配合”制度與家長,減少遊戲時間的時代。上海新聞出版局又對近期遊戲企業經營活動提出了新要求,這份要求中就寫明瞭“關於未成年人防沉迷工作提示以及遊戲管理通知”。

遊漫談:主機遊戲被強加限制功能,改善國內遊戲環境不該走這條路

根據這份遊戲管理通知,玩家與遊戲企業要意識到的是網絡遊戲防沉迷將進一步加大力度,實名註冊系統要真正落實到網遊中。而這份通知最大的重點則是:單機遊戲、主機遊戲如果官方無法通過服務器掌控遊戲時長,就要內部設置未成年人模式或家長監控功能。此外,如果實名認證為未成年人,單機、主機等買斷制遊戲的消費金額則不能超過《通知》上限。

遊漫談:主機遊戲被強加限制功能,改善國內遊戲環境不該走這條路

該通知發行後如果在國內展開,國內遊戲環境會變成什麼樣我們無法預測,但相信每一名敏感的玩家都能意識到:或許寒冬要來了。通知中對於未成年人進行電子遊戲的管控相當到位,基本屬於一把抓的手段。從這種管控力度和良性出發點來看,擁有《通知》的制度完全沒問題,理想化的結果就是青少年的電子遊戲時間會得到有力管控。但前提也顯而易見——理想化。

遊漫談:主機遊戲被強加限制功能,改善國內遊戲環境不該走這條路

理想往往非常美好,現實卻很骨感。且不說實名系統究竟會不會有意義(其實玩家都清楚實名系統基本形同虛設,畢竟遊戲廠商以賺錢為核心),單論接下來國內遊戲環境會面臨什麼樣的困境:國家一直呼籲的利用新興力量讓“文化”走出去,在沒有良好遊戲環境支持下談何容易;國內各遊戲廠商因為環境艱難,收支下降後會做出更無法容忍的低劣遊戲,如此惡性循環之下,結果顯而易見。

遊漫談:主機遊戲被強加限制功能,改善國內遊戲環境不該走這條路

恐怕國內遊戲環境想要真正實現良性發展,即便青少年也能自發擁有自控力,需要的並不是防沉迷強迫手段,而是對精品遊戲的大力扶持,和更精準的遊戲分級制度。

★關注遊漫談,御三家攜手Steam,遊戲資訊搶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