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下武夷山疏通茶路,看懂《喬家大院》喬致庸跌宕起伏的一生


從南下武夷山疏通茶路,看懂《喬家大院》喬致庸跌宕起伏的一生

看過電視劇《喬家大院》的朋友都知道,喬致庸棄文從商源於哥哥喬致廣因為在包頭高粱霸盤失利中突然去世,中途退考而為喬家力挽狂瀾。做為茶文化工作者,最吸引我的倒是喬致庸南下武夷山疏通茶路的劇情,這段劇情不僅預示了後面北京偷屍,雪瑛先害後救的線索,還反饋出喬致庸性格特徵、時局等,最終譜寫了他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

清朝咸豐年間的太平天國運動,晉商茶路、絲路中斷,晉商本身已處於慘淡經營狀況,偶的晉商先人經商圖後,喬致庸燃起了貨通天下的雄心,決定南下武夷山疏通茶路,還拉了水、元、邱家入股,一來可解晉商經營難處,二可壯大喬家基業,這不僅體現出了他以晉商一家、茶農生存為己任的天下胸懷,也突出了敢闖敢拼的性格特徵。


從南下武夷山疏通茶路,看懂《喬家大院》喬致庸跌宕起伏的一生

武夷山買茶的橋段,雖然不知道拍攝地是哪裡,但清幽的環境,淳樸的民風,倒是和今天的武夷山很相像的。尤其是孫茂才發燒未愈躺在吊床上悠哉休養,老農拿出新創制的武夷巖茶煮著待客,並取名“將軍令”(鏡頭沒展示細節,不知是不是就是我們今天喝到口的巖茶,甚是好奇。)。清風竹林間,採茶製茶忙,最後連喬致庸也想放棄商海起伏,長居武夷做個閒雲野鶴了,看來武夷山的魅力真是無窮。這不正是我們日常喝茶也不時會飄忽而出的所感嗎?

與耿大哥結拜,豪爽的山西漢子形象躍然而出;徵集茶農異地種茶製茶,精明的晉商又迴歸本來。


從南下武夷山疏通茶路,看懂《喬家大院》喬致庸跌宕起伏的一生

編劇把自己對腐朽的晚清政府形象批判也融於此橋段中,本來販茶疏通茶路最大的風險是太平天國運動導致的茶路不同,而喬致庸在販茶中未遇亂民之險,卻栽在了晚清政府的貪官手中,差點遇害,幸得劉黑七援救脫險,粉刺意味不言自明。

晉商的重情重義、以天下為己任的胸懷在販茶的劇情中發展著,為後來劉黑七成為太平軍元帥被捕殺頭,而喬致庸盜屍被捕,江雪瑛先害後救,胡中堂搭救等等的劇情走勢,為喬致庸跌宕起伏的一生深埋了諸多伏筆。

可以說,武夷山販茶的劇集,不僅讓我們看到了清朝時武夷山茶葉在全國的普及與知名度,也深刻的體會到茶作為一種商品在商業運營中的種種艱辛,更是為世世代代種茶製茶的茶農而深情感懷。

珍惜杯中茶,享受而感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