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有三大要訣:生於慮、成於務、失於傲,悟透早晚出人頭地

《管子·乘馬》中有言:“事者,生於慮,成於務,失於傲”。這句話用簡潔樸素的語言系統闡述了謀事成事的訣竅,告訴我們

做成一件事,往往產生於周密考慮,成功於實踐探索,失敗於驕傲自滿。

成大事者有三大要訣:生於慮、成於務、失於傲,悟透早晚出人頭地

未雨綢繆,反覆考慮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生於慮”,就是要未雨綢繆,周密考慮。在古人看來,凡事都應反覆考慮、三思而行,才能夠事半功倍。

不僅如此,“古之立大事者”還結合自己的人生感悟,對後輩闡述“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的道理;孫子告誡征戰沙場的將領,“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王安石勉勵後世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

成大事者有三大要訣:生於慮、成於務、失於傲,悟透早晚出人頭地


“善弈者謀勢,不善弈者謀子”,下棋是這樣,做事亦如此。要對形勢、大局等問題進行綜合分析、思考、把握,並以此制定正確的戰略策略,這是走向成功的關鍵一步。

在《隆中對》中,諸葛亮何以能對“當今天下形勢”作出那樣環環緊扣的精當分析,並提出極富遠見的應對戰略?

成大事者有三大要訣:生於慮、成於務、失於傲,悟透早晚出人頭地


就是因為諸葛亮有周密的籌劃,才確立了三分天下的戰略構想。劉備何以要放下身段,三次請諸葛亮出山?

就是因為劉備審時度勢、高瞻遠矚,在謀天下的全局中看準了諸葛亮無人替代的作用。做事要之前要做足準備,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如此方能成事。

成大事者有三大要訣:生於慮、成於務、失於傲,悟透早晚出人頭地

腳踏實地,成大事者需要一點一滴的積累

做成一件事的關鍵不僅在於謀劃決策,還需要有執行力和行動力,否則必將陷入“過緩則無及”的困局。

《論衡》中也提出:“入山見木,長短無所不知;入野見草,大小無所不識。然而不能伐木以作室屋,採草以和方藥者,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

成大事者有三大要訣:生於慮、成於務、失於傲,悟透早晚出人頭地


這便是以建房和配藥來進行類比,說明做事不能侷限於“觀望”,而應身體力行。魯迅曾以喝“酸辣湯”作比,指出“耳聞口講的,總不如親自呷一口的明白”,更是讓人醍醐灌頂、耳目一新。

正所謂,“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我們要牢記,事業不是等來的、喊來的,而是一點一滴做出來的。

成大事者有三大要訣:生於慮、成於務、失於傲,悟透早晚出人頭地

韜光養晦,成大事者需要大智若愚的“心計”

男人聰明是好事,但聰明外露,鋒芒逼人,卻是有損於成大事的。厚黑學認為,真正聰明的男人,不是過分張揚、自以為是、咄咄逼人的強勢,而是深藏不露、韜光養晦、大智若愚的明智。

正如謀略奇書《陰符經》所說:“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也就是說,善於伏藏是男人成大事的關鍵,一個不懂得伏藏,不懂得韜光養晦、藏巧於拙的男人,即使能力再強,智力再高,也難以成就大事,甚至還會給自己招致莫大的禍端。

成大事者有三大要訣:生於慮、成於務、失於傲,悟透早晚出人頭地

可以說《陰符經》中記述了整個自然宇宙最高深的法力、智力和玄機以及無窮無盡的機關奧妙,非常值得我們好好看看。

對這部“道家天書”比較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帶一本回家參悟,只需42元,就能領略其中‘天機’,讀懂了一生都受用。

成大事者有三大要訣:生於慮、成於務、失於傲,悟透早晚出人頭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