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學黨史(81)——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

居家學黨史(81)


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轉移後,從贛南中央蘇區突圍回閩西的張鼎丞、鄧子恢、譚震林等組成的閩西南軍政委員會,堅決摒棄王明“左”傾冒險主義,領導紅八團、紅九團及各縣地方武裝,緊密地依靠人民群眾,運用靈活機動的游擊戰術,在原閩西蘇區的基本區域龍巖、永定、上杭、連城、漳平、寧洋(今分屬永安、漳平、龍巖)、平和、南靖、長汀、清流、歸化(今明溪)及廣東省的大埔、饒平等縣的廣大地區,進行了長達三年之久的游擊戰爭,先後打破了國民黨軍10個正規師的反覆“清剿”,在戰略上配合了紅軍主力的行動,保存並發展了黨組織和紅軍游擊隊,開闢了大片的遊擊根據地,保持了中國革命的戰略支點,取得了與紅軍長征相輝映的偉大勝利。

  國民黨軍在“清剿”初期以軍事進攻為主,依仗其軍事上的絕對優勢,採取分進合擊,層層包圍的戰術,“追剿”、“駐剿”、“搜剿”並用。後又提出“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口號,軍事、政治、經濟“三管齊下”。還實行自首政策,頒發所謂“自首自新條例”,引誘紅軍游擊隊中的動搖分子投降變節。這種瓦解政策曾經給紅軍游擊隊造成一定困難和損失。如閩西南軍政委員會參謀長朱森、龍巖縣革委會主席陳金財等叛變投敵後,帶領敵人四出搜捕紅軍游擊隊和基點村群眾,在群眾中引起了恐慌。

  儘管國民黨軍“清剿”手段極端毒辣,鬥爭異常殘酷,但閩西南紅軍游擊隊在閩西南軍政委員會的領導下,緊密地依靠人民群眾,在軍事上正確執行遊擊戰爭的戰略方針;在政治上創造性地運用“白皮紅心”等策略。從軍事、政治、經濟上全面地投入反“清剿”的鬥爭。

  為求得生存和發展,紅軍游擊隊運用了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紅八團創造的“散兵群戰術”就是其中的一種。這種戰術,搞得國民黨軍防不勝防,處處被動挨打。紅八團分散活動時,民黨軍大肆散佈紅軍游擊隊已被“剿滅”,並準備在龍巖城召開“剿匪”祝捷大會。為打擊敵人的氣餡,粉碎其謊言,邱金聲率一個短槍隊,夜襲龍巖國民黨陸軍第十三醫院,繳獲大量藥品。邱金聲還在醫院打電話給駐守龍巖的第十師師長李默庵,警告他不要吹牛。巖南漳游擊隊,在掩護群眾收割中,用6發子彈,打退了國民黨軍一個連的搶谷隊;在巖永靖地區的一次戰鬥中,17名戰士以200餘發子彈,打退了敵人一個團的進攻。後來,閩西南軍政委員會將這種戰術加以總結,印發給其他部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為了瓦解敵人的保甲制度和壯丁隊,紅軍游擊隊運用“白皮紅心”的策略,創造了“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兩面政權”。即在革命力量較強的鄉村,紅軍游擊隊派黨員或革命骨幹去擔任保甲長,參加壯丁隊,變保甲制度為赤色聯防,使壯丁隊成為游擊隊的輔助力量,變白色碉堡為紅色堡壘;在革命力量較弱的鄉村,同保甲長和壯丁隊約法三章,要他們掩護游擊隊的活動並保護群眾鬥爭,如有違反,嚴懲不貸。紅軍游擊隊巧妙地利用敵人的組織形式和規章制度,保護了群眾,也保存和發展了自己。

  除了紅八團、紅九團以外,各縣地方武裝在各地積極行動,廣泛地開展游擊戰爭。永定游擊隊在劉永生帶領下,積極活動於金砂、合溪、豐稔市、藍家渡、廬豐以至峰市一帶;範欽洪率領的另一支游擊隊以溪南里西溪為中心,向東溪、湖雷和永定城郊活動,這些游擊隊短小精幹,到處打擊敵人,是閩西三年游擊戰爭中的重要力量。

  在最艱苦的日子裡,人民群眾為了幫助紅軍游擊隊解決糧食和軍需品,冒著生命危險,發明了“擔杆裝鹽”,“雙層桶裝米”,“大蒲包裝飯”等辦法,把糧食和各種物資運送上山。壠丘坑婦女陳客嫲為支援紅軍游擊隊,兩次被捕,受盡酷刑,被割去乳房,但她始終堅貞不屈,直到被國民黨軍殘酷殺害。許多群眾為了保護紅軍,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一次,國民黨軍突然包圍了永定縣戴洋祭村,威迫群眾交出紅軍傷病員,當眾殺死了兩個青年,並威脅要殺光全村人,但群眾至死不肯吐露半點真情。正是由於無數革命群眾冒死援助和支持,閩西南紅軍游擊隊才得以在難以想象的艱苦環境中堅持鬥爭,直至勝利。

  由於日本帝國主義策動華北事變,企圖吞併華北五省,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大敵當前,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利益為重,提出不論任何政治派別和個人,只要他們願意抗日反蔣,就願意同他們訂立抗日反蔣的作戰協定,組織抗日聯軍與國防政府。閩西南軍政委員會同國民黨地方當局進行了艱苦的談判,實現了閩西南第二次國共合作,閩西南紅軍游擊隊整編為新四軍第二支隊北上抗日。表明閩西南軍政委員會及其領導下的紅軍游擊隊經過了千難萬苦,終於在政治、軍事方面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在組織上獲得了鞏固與發展。

  閩西南遊擊區開展的武裝鬥爭,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毛澤東同志曾讚揚道:“你們三年苦鬥有很大的功績”,“你們堅持了三年游擊戰爭,保留了這麼多幹部,保留和發展了部隊,保留了20萬畝土地,保衛了蘇區廣大群眾的利益,這是偉大的勝利。”這是對閩西南三年游擊戰爭最好的評價。

(中共龍巖市委黨史和地方誌研究室 策劃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