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聽完老將軍的話,才知道那複雜的河道里還藏著大祕密

小說:聽完老將軍的話,才知道那複雜的河道里還藏著大秘密


“目前而言兮州的兵力確實是最強的一支,袁家軍兵力過於分散,除臨安城內的兩千人,還有三萬分散於各地演練。聚集起來還需要一天時間,但單論戰力與兮州龔易斌也只是半斤八兩之間。其他幾州,陸乘風的江夏軍實力稍遜,又缺少實戰磨練。其實現在大周朝內最強的戰力也就你領的虎賁軍,便是袁家軍也無法擋其鋒芒。”袁義承也是嘆息一聲,軍隊的戰力主要還是靠實戰打出來,裝備只是起著輔助,將士的氣勢比什麼都重要。冷兵器時代依靠的就是上陣廝殺,越是怕死的一方,越是死得最快。

何樂現在才知道兮州的實力,原來如此棘手。考慮到對方是有成軍七萬,而他們是七拼八湊的七萬,還必須要留足夠人手守城,真正能拿出來的戰力才四萬,還得包括兩萬剛剛投降的降卒。

“那兮州軍原本就是用來防守和攻打青蓮邪教的主力,當然實力強勁。此時還有一個後患,他們抽兵來支援二皇子,兮州就無一守軍,那青花教便可以長驅直入兮州。兮州是南方最重要的糧食產區,眼看著就要到糧食收穫的時節,這時若是讓青蓮匪徒趁了先機,他們的地盤將會更加穩固。”袁將軍也是隻能嘆息。大周朝文臣系腐朽得不成樣,武官系也深受荼毒。如果不是龔易斌與文臣鬧翻,又怎麼可能被二皇子蠱惑。

“這種人該殺!”何樂不覺得這是理由。軍人的職責就該是守國門,怎麼能為私利而置國不顧。不管他是多麼厲害的將軍,何樂也決定殺他。

“唉……是有可殺的理由,但他這個人還不錯,所以他的屬下都願意聽他的話。”袁將軍沒去幫他說話,只是說的客觀事實。

“不管他多好,為私利放下職責,那也是有該殺的理由。”何樂不想在這件事爭論,所以也沒過多去辯論。他們倆都知道,所以繞過關於龔易斌的話題。

“目前來說還能過來勤王的守軍就只有江南五州,而以我對龔易斌的瞭解,他肯定會封鎖江面,不讓援軍過江。所以接下來我們可能會陷入無援的境地。”袁將軍在涼亭的茶臺上用手沾水劃出簡單的邊界線。

“他們有那麼快嗎?”何樂不敢相信,他聽陸乘風說江南五州已經在行動,最多也就明後兩天能過江。

“他那個人就是這種性格,要麼不做,要麼做到極致。所以你要有所準備,最好是讓江夏軍入城來協防。”

“以他們七萬軍力,要封鎖江面恐怕做不到,而且還有海路可以走。”何樂看著袁將軍畫出的簡易地圖,覺得封鎖的難度比攻打臨安還大。

“你看看現在是什麼天?”袁將軍就知道他畢竟年輕,忘了天氣因素也是渡江重要一環。

何樂站起來,感受到微微的北風吹過,這還是在臨安城內,想來江面上北風更大。

“海路要北上至澄河一帶方能有登陸的灘塗,而薊州地界適合兵力大規模登陸的渡口僅有三處,他們只需安排兩萬人就能輕鬆封鎖江面。其餘那些灘塗,不僅陷船,還陷人。當年先皇就是怕羯人渡過澄河,所以刻意沒有將薊州水道修繕好,為的就是危急時能從薊州過瀾江,而羯人不熟悉水道就無法大規模過江。”袁將軍這才說出原委。

此前何樂往來瀾江都是任由船工帶著,並不知其中的要害,如今聽袁將軍說明,才知原來還藏著戰略謀劃,就如同薊州的水道一樣複雜曲折。此時遇上北風天,江上行船就更不利。如果只是幾百幾千人自然沒大問題,但幾萬人的兵馬調動,沒有天照應很容易出事。何況在薊州還有叛軍的蹲守,就更加危險。

“袁家軍明天能趕到臨安,戰還是有得打。你可以去找曹家人,讓他們想辦法通知援軍不要急著過江,等我們的號令再出發不遲。他們一天不過江,叛軍就得派人守著,也算是為我們牽制一部分叛軍。關鍵的戰還得我們自己來,他們過不過江也沒影響。不是戰力的問題,比戰力龔易斌的戰力和兵力都勝過我們,但決心就不一定有我們的大。”袁將軍分析著情勢,看起來信心比何樂預想的足。

“明白了,看來我之前想簡單了。開始還以為只要擊潰外面的這些叛軍就能贏,現在才知道才剛剛開始。”何樂謙遜的行一禮。對於袁老將軍他是由衷敬佩,更是不敢耍花槍。

“也不是你想簡單,而是時局在變。人心太複雜,每個人想的都多,結果就怕自己吃虧。真把這大周朝當家國的不多,他們眼裡有的只是利益,只是家族延續。可他們都沒看到更遠的地方,只是盯著眼前的景象,不知道大周朝真亡,他們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不管是羯人,還是青蓮逆賊,都不可能真正把他們當心腹。”

“袁將軍高見,羯人就沒把我們當人看,至於青蓮教,就不熟悉。”何樂對於羯人是有著無法更改的警惕。

“以後你有時間多看看有關青蓮教的卷宗,就會知道他們的那些醜事。他們如果不是北方大亂,本已被圍剿。時常我也在想當時的一些傳言,懷疑那場天災其實是這夥逆賊使的妖法。”袁老將軍當年親自指揮的圍剿戰,但在重要關頭北方大旱,到第二年時更是羯人入侵,不得已只能轉戰北地。只要再給他一年時間,他應該可以將青蓮教剿滅。可惜時不我待,至此再沒有機會將青蓮匪人逼入死地。現在幾年過去,青蓮教一直在經營佔領的五州地界,早已不是當初的民間小教。

“是,一定認真看看。”何樂也是汗顏,此前他還真沒將青蓮教放在眼裡,只在琢磨怎樣與羯人作戰。從袁老將軍口中,他才第一次將青蓮教納入視野。至於袁將軍說的天災與青蓮教的關係,他還是沒太在意,畢竟天災的事太大,不是一個小小邪教所能做到。反而他更懷疑這些降世的天人,畢竟他們降世的時機太過巧合,誰知道會不會是因為他們降下來才導致的天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