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東營文藝工作者在行動(八十七)

東營市文聯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黨中央國務院英明決策,精心部署,全國人民一起築起了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全民抗擊疫情已經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又是一年春來早,東風駘蕩,萬物萌櫱,黃河尾閭的美麗東營和長江中游的繁華武漢相守相望。黃河入海流,長江黃鶴樓,兩地人民同根同源、同血脈共命運。長江黃河文化共同構築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歷代文人墨客泛遊長江,登上黃鶴樓,遙望黃河,登上泰山,留下了千古傳誦的佳作。

吟誦是中國詩文傳統的誦讀方式,從先秦開始,通過私塾、官學等教育系統,口傳心授,代代相傳,流傳至今。吟誦著創作,吟誦著欣賞,吟誦著學習和記憶。吟誦就是漢詩文的活態和原貌。“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吟詠留千古,聲名動四夷。”吟誦作為中華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已受到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自醒自覺者越來越多,推廣傳統文化、普及傳統文化刻不容緩。民族復興首先要復興文化,傳統吟誦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我們先輩們用自己的智慧創造了這種高效優美的讀書之法(吟誦),曾經對促進文化繁榮、提升國民素質起到過重要作用。

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讓我們一起來吟誦詩篇,回溯傳統文化,向武漢人民送去祝福,向經典致敬!期盼疫情早日過去,神州大地文化復興,百花爛漫!

東營市演講口與才協會吟誦專業委員會

戰“疫”:東營文藝工作者在行動(八十七)

戰“疫”:東營文藝工作者在行動(八十七)


01


吟誦:孫雅玲


2.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3.黃河

 宋·王安石

 派出崑崙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州。

 吹沙走浪幾千裡,轉側屋閭無處求。


02


吟誦:王慧玲


7.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8.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唐·李白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03


吟誦:王豔


1.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5.行路難·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戰“疫”:東營文藝工作者在行動(八十七)

《東營市文聯》微信公眾號是東營市文聯主辦的,為全市文藝家協會和各縣區文聯以及文藝愛好者提供學習交流,信息發佈的掌上平臺。


戰“疫”:東營文藝工作者在行動(八十七)

聯繫我們


電話:0546-8381915

網址:www.dyswl.cn

地址:東營市東營區東三路258號人防大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