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無語、無奈的中國“野味”飲食文化

到底什麼算作野味?

野味,按照書面解釋來講,指獵取得來的,非人工飼養的,用做肉食的鳥獸,如野雞、野兔等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野生動物。

那麼問題又來了,我們視為鮮中極品的野生魚類,近乎被捕獲殆盡的大黃魚、長江刀魚,冒著生命危險採捕的帝王蟹、金槍魚,又或是海邊人群日啖常食的淡菜、海瓜子、黃泥螺等等,都可以說是野生動物。

所以,我想對“野味”比較規範的說法應該是,人類捕獲用作肉食的野生哺乳動物,兩棲動物,鳥類和爬行類動物。


讓人無語、無奈的中國“野味”飲食文化

長江刀魚


野味飲食文化在中國有多久遠?

早在“茹毛飲血”的遠古時代,中國人尚未馴服家畜時,我們都以野味為主要食物來源。彼時,因為生活環境惡劣,果腹之物無非飛禽走獸,到如今已然變為山珍野味。在人類發展歷程中,假定有300萬年的時間,那麼其中299萬年都處在“野食狀態”。

即便到了春秋戰國,我們已經學會了馴化動物時,天下人仍然對野味依然保持著謎一般的執著。《周禮.天工.庖人》一書記載:庖人掌共六畜、六獸、六禽,辯其名物。意思是當時人們的野味有“六畜”、“六獸”和“六禽”。它們是麋、鹿、熊、野豬、兔、豺、雁、鶉、雉、鳩、鴿、天鵝、龜等。


讓人無語、無奈的中國“野味”飲食文化

紅燒熊掌


到了明清時期,食用野味之風尤盛,乾隆時期形成的“水陸八珍”簡直讓人匪夷所思,其中就有鹿筋、蛤士蟆、熊掌、鹿尾、象鼻(一說犴鼻)、駝峰、豹胎、獅乳、獼猴頭等。清朝時,廣東的“龍虎鬥”還是黃鱔煲田雞,到了民國,已經演變成“蛇煲果子狸”。即便是建國後,我們在全國人民的餐桌上依然是野味比比皆是。


讓人無語、無奈的中國“野味”飲食文化

蛇火鍋


為什麼有些人對“野味”就是管不住嘴?

對於“野味”的執念,到底來源於何處,我試圖從文化角度考慮,因為一旦“野味”成了一種文化,那你是講不了半點道理的,更何況這種文化在中國已跨越千年。不過其實並沒有這麼簡單。

首先,“獵奇”是中國人普遍存在的心態。食物一旦加上了家常標籤,便不再引人側目,中國人始終認為家養的不如散養的,散養的不如野生的,野味怎麼都是高出一等,燒烤攤上的活鱷魚引來食客一堆,過年不送雞改送孔雀倍有誠意,沒吃過的就是好的。

再者,“炫富”是中國人難以剝離的陋習。所謂物以稀為貴,野味之所以被冠以“珍饈”,還是因為不易得,有錢人為了彰顯個人存在感,往往以野味來顯示“得人之不可得,食人之不常食”,小時候還聽聞什麼“三吱兒”、“活猴腦”,腦中全是一幫腦滿腸肥人群的猥瑣形象。


讓人無語、無奈的中國“野味”飲食文化

鱷魚燒烤


野味”真的好吃嗎?

野味好吃嗎?絕大部分都難吃。

野味之所以“野”,是因為這些飛禽走獸活躍在山野之中,生存是第一要務,肌肉緊實,脂肪極少,腥羶臊臭味常見,毛多骨多,因為沒有哪種野味會讓自己長得肥美豐碩,肉質鮮美,而大多數野味做法無非高壓鍋長時燉煮,抑或熱油炸透椒鹽入味,以掩蓋本身肉質的柴緊,味道的腥羶,真的一點都不好吃。


讓人無語、無奈的中國“野味”飲食文化

一桌野味


為什麼那麼多人說好吃?不過是一撮又一撮的香料讓人覺得好吃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