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髮妻戀愛時寫下傳世之作,婚後兩年移情別戀,晚年卻江郎才盡


和髮妻戀愛時寫下傳世之作,婚後兩年移情別戀,晚年卻江郎才盡

戰士應該死在戰場上,作家應該死在書桌上,演員應該死在舞臺上。—曹禺

曹禺是中國現代戲劇的大師,其作品《雷雨》更是家喻戶曉。但是如果問除了《雷雨》曹禺還有什麼作品時,我想大多數人都回答不上來。曹禺曾與巴金、郭沫若等文學大師齊名,在戲劇界的地位更是泰斗級的存在,卻為何寫出《雷雨》後江郎才盡再無驚世作品呢?曹禺臨終前的哀嘆,讓我們瞭解了真相。

幼年喪母后被繼母疼愛

曹禺是一個筆名,他的本名為萬家寶。曹禺的父母取這個名字的寓意是希望曹禺能一生富貴安康。但是沒想到還沒親眼陪伴曹禺長大,他的母親就去世了。失去母親的曹禺童年過得十分的苦悶,很少有著笑容。曹禺的父親看著曹禺這樣自然也心痛,為了不讓他缺失母愛於是曹禺的父親又娶了一妻。曹禺的繼母對曹禺十分的疼愛,

因為愛看戲常常帶著曹禺去劇場看戲劇。像京劇、河北梆子等等,曹禺從小就已經熟悉了,沒事的時候還會唱幾句。

曹禺每當和繼母看完戲劇回家後,一路上都會沉浸在舞臺上的表演,回家的時候自己還會學著臺上的角色在鏡子裡自己表演。因為從小對戲劇就十分的熟悉與熱愛,曹禺在家人的鼓勵下,毅然走上了戲劇表演和創作之路。

和髮妻戀愛時寫下傳世之作,婚後兩年移情別戀,晚年卻江郎才盡

曹禺:不鳴則已,一鳴就要驚人

當個人能力達到一定程度時,一定會想做出一番事蹟來證明自己,曹禺也是如此。他一直想寫出一部真正的戲劇傳世之作,但是種種原因,他一直沒有動筆。因為曹禺明白,自己想寫好作品,積累還是不夠。後來曹禺考上了清華大學,在濃郁的文化氛圍中,曹禺終於有了想法和靈感。

戲劇是由“人”表演的,所以曹禺明白要想寫好演好戲劇,首先就要寫好“人”。寫“人”就要把人寫真,寫活,寫的有血有肉。首先曹禺並沒有急著開始寫《雷雨》,而是先寫出每個人物的傳記,將人物的性格、故事、心理都給描寫了出來。曹禺每天對著稿子反覆的推敲和思考,有時候他還會自己對著鏡子表演角色和朗讀臺詞。畢竟有時候寫出來和說出來不一樣,哪裡有不對勁的地方就去修改,臺詞不僅僅要寫得順,讀也要讀得順。

和髮妻戀愛時寫下傳世之作,婚後兩年移情別戀,晚年卻江郎才盡

在曹禺廢寢忘食的創作下,《雷雨》在1933年八月終於完成了初稿。寫出了好作品自然希望大家肯定,曹禺就把《雷雨》送給了好朋友章靳以品讀。章靳以也驚歎於曹禺的功底,竟然能將戲劇裡的人寫的如此真實,於是將《雷雨》送給了巴金。

巴金看到《雷雨》後對曹禺十分的欣賞和認同。在章靳以的介紹下,巴金和曹禺商量好了,要將雷雨刊登在巴金主編的文學刊物上。曹禺回去後十分的興奮,他立馬做出了複本和單行本,很快眾多文學愛好者都讀了曹禺的《雷雨》,《雷雨》也因此大火了起來。

愛迪生曾說過: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不怕別人比你優秀,就怕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曹禺的成功固然離不開他的天賦,但是他付出更多的還是努力,所以《雷雨》能一炮而紅並不是偶然。

和髮妻戀愛時寫下傳世之作,婚後兩年移情別戀,晚年卻江郎才盡

再甜的戀愛,也敵不過婚姻的墳墓

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人。鄭秀是曹禺的第一任妻子,也是陪伴曹禺完成《雷雨》的人。曹禺和鄭秀第一次見面還是在一次表演中,那是曹禺正出演舞臺劇《玩偶之家》。鄭秀在臺下觀看後不由驚訝這臺上女主角竟然會是一個男生演的,於是忍不住好奇想八卦一下。在朋友的介紹下曹禺就認識了鄭秀,兩人相談甚歡。曹禺也被眼前這個面容清秀的女孩所吸引,對她有了好感。

後來鄭秀考入了清華,曹禺為了能和自己心儀女孩多接觸,主動邀請她來話劇社出演話劇,還在話劇社提出排練新話劇《罪》,並將女主角換成了鄭秀。在排演的過程中鄭秀與曹禺成雙成對,大家都對曹禺的想法心知肚明,鄭秀自然也懂,但是她始終未開口接受曹禺的愛意。

和髮妻戀愛時寫下傳世之作,婚後兩年移情別戀,晚年卻江郎才盡

曹禺見自己始終打動不了自己心儀的女神,於是整天悶悶不樂,還主動寫信給鄭秀,將自己的愛意通過書信傳達給她。最後曹禺因為相思成疾病倒了。鄭秀得知曹禺病倒的消息後,立刻跑到曹禺的宿舍看望他。鄭秀也對曹禺頗有好感,只是未曾戀愛過始終不敢踏出這一步,直到她看到曹禺如此真心,於是就同意了曹禺的追求,

曹禺也終於實現了心中的願望和鄭秀談起了戀愛。

曹禺《雷雨》的創作也是在那之後開始動筆,在那年暑假他們都未回家,而是泡在圖書館裡互相陪伴。曹禺在戀愛的刺激下激情滿滿才思泉湧完成了《雷雨》。鄭秀是第一位讀者,有了愛人的肯定,曹禺這才信心滿滿地將其發表了出來。

和髮妻戀愛時寫下傳世之作,婚後兩年移情別戀,晚年卻江郎才盡

四年後他們正式成婚,曹禺攜著愛人鄭秀去了重慶工作。但是婚後兩年,彼此之間的毛病和問題無限的放大,曹禺不再覺得鄭秀是自己的知己,她的興趣愛好與自己很難相同。後來曹禺認識了另一個女子方瑞,覺得她的氣質很像自己將要動筆的另一女主角,於是曹禺向鄭秀提出了離婚。

但是鄭秀依舊深愛曹禺,始終不願意離婚,曹禺也因為和方瑞在一起被社會所指責。曹禺整天都鬱鬱不樂,新作更是一拖再拖,毫無靈感。鄭秀得知後忍不住淚如泉湧,她為了曹禺能更幸福,能寫出更多的作品,最後還是選擇了放手,同意和曹禺離婚,讓他和方瑞的結合名正言順。

和髮妻戀愛時寫下傳世之作,婚後兩年移情別戀,晚年卻江郎才盡

江郎才盡,臨終前才醒悟:是自己太聽話了

曹禺這邊才解決婚姻問題,那邊又來了消息,自己的作品又被退回了。原來曹禺的作品上交給領導後,審批的人覺得怎麼看都覺得不滿意,於是就給退了回來。雖然曹禺是作品的作者應該更有話語權,但是他並沒有選擇上訴,而是默默順從,因為他太聽話了。

曹禺究竟有多聽話,他的朋友吳祖光曾說:“有人拜訪曹禺的時候,哪怕來的人是他的晚輩,曹禺禮數也是很周到,畢恭畢敬地送出門。”文人自古自傲,但是在曹禺的身上似乎只能看到溫和和順從。後來曹禺因為表演的話劇被人舉報有舊思想,於是他就立馬被帶走進行思想教育。隨後又被冤枉送去勞動改造,天天要求寫檢討

和髮妻戀愛時寫下傳世之作,婚後兩年移情別戀,晚年卻江郎才盡

曹禺從始至終都未有其它想法,他始終很聽話,上面交代啥他就做啥。曹禺因此再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寫作了。在那種情況下,文人都應該堅持自己的立場,執著於自己所熱愛的事業,否則最後的結果只能是成為行屍走肉。曹禺也是如此,在那段時期裡他的才華與靈感都被消磨殆盡。他一直都想再寫出像《雷雨》一樣傳世之作,沒想到年少成名,晚年卻江郎才盡。

1996年,曹禺因病在床上奄奄一息,他這才醒悟過來自己這一生多麼荒唐,感嘆道:“我這一生啊,都敗在了太聽話上。”曹禺曾說過:“戰士應該死在戰場上,作家就應該死在書桌上。”可是曹禺最終也未達成自己的願望,也難怪他會抱憾而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