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涪陵區:戰疫“父子兵”,兒馳援武漢,父守護村民

“爸,今天村裡防控情況怎麼樣?您一定要保重好身體,別太操勞,我在火神山一切都很好,請別擔心!”

“兒子,你到武漢投入抗擊疫情已經是第45天了,你還好嗎?你無愧於軍人的擔當,我們全家都為你驕傲!”

重慶市涪陵區:戰疫“父子兵”,兒馳援武漢,父守護村民

何銳、何立父子倆通過視頻連線相互關心鼓勁

這兩段對話來自戰“疫”場上一對父子的微信關心話語,感人的同時也令人動容,其中父親是重慶涪陵區江北街道二渡村黨支部書記何銳,也是一位民兵連長。兒子是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供保處助理員,首批援鄂的解放軍醫療隊隊員何立,從大年三十至今,這一家人放棄闔家團圓的機會。在疫情面前舍小家為大家,一個逆行前往武漢赴一線,一個堅守村莊為群眾,演繹著感人的父子並肩戰“疫”“逆行”故事⋯⋯

重慶市涪陵區:戰疫“父子兵”,兒馳援武漢,父守護村民

何立與戰友們出征前在重慶江北機場合影

農曆除夕,兒子出征赴前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1月24日16時許,何立接到上級緊急援鄂命令後,當天下午便匆匆向父母告別。“軍人理應上前線,但你一定要平安歸來!”這是臨行前何立父母的唯一要求。而何立的母親夏澤孝卻止不住掉淚,她知道去武漢意味著什麼,有多危險,她擔心兒子,但他更支持兒子。“作為母親,我不希望他接觸到任何危險,作為軍屬,在國家遇到困難之時,我全力支持兒子去武漢支援!”夏澤孝堅定地說。

重慶市涪陵區:戰疫“父子兵”,兒馳援武漢,父守護村民

何立與戰友們緊急登機逆行已經封城的武漢前線

除夕當晚22時,何立與戰友們在重慶江北機場登機啟程,連夜奔赴已經封城的武漢,成為首批援鄂的解放軍醫療隊隊員,他被分配至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物資保障組,主要擔負防疫物資及後勤保障工作。1月25日進駐金銀潭醫院後,何立迅速進入工作狀態,他每天第一時間對接協調醫療物資需求,並收集彙總疫情防控情況,認真進行核對梳理分析,做到心中有數,科學分配,是疫情一線的重要崗位和關鍵環節。

“今日下午,將有1500件防護裝具和300個護目鏡到達病區,晚上加班也一定要分發下去。”

“二病區趙護士長,請問你們組還需要多少防護服和靴套?請及時報需求。”

重慶市涪陵區:戰疫“父子兵”,兒馳援武漢,父守護村民

何立正在組織防疫物資清點和分發

如今,何立所在的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已轉駐至火神山醫院,而他對醫療隊所需的物資需求情況始終了然於胸,小到口罩的個數,大到每一批次醫療物資的到貨時間,他始終堅持親自接收、搬運、清庫盤存,從早到晚堅守崗位,將捐贈和配發物資一筆筆的接收、登記和入庫,把防疫保障工作做實做細。

重慶市涪陵區:戰疫“父子兵”,兒馳援武漢,父守護村民

何立對防疫物資進行清點登記

“沒有什麼比防疫保障物資更珍貴的,只有迅速精準做好每一個細節、守好每道關口,才能不愧於這份重託。”何立每天堅守崗位,確保防疫物資的接收和使用環節的明晰規範。

重慶市涪陵區:戰疫“父子兵”,兒馳援武漢,父守護村民

何立正在搬運防疫物資

“我們身上的這身軍裝,承載的是使命擔當,在疫情突發的重要時刻,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站出來,義無反顧選擇逆向而行,我要堅守到最後一刻!”何立的工作筆記本扉頁上一直寫著這段話,在他心裡自己是一名軍人,就必須要履行當初的鏗鏘誓言。

“病區的醫護人員更辛苦,我們不算啥。”這句簡單樸實的話語折射出何立以身作則的堅守與擔當,更是他的初心與使命。

並肩戰疫,父親守土護村莊

遠在800公里外涪陵區江北街道二渡村的何銳,也就是何立的父親也一樣在全力戰“疫”,重慶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後,作為村民兵連長和村支書,18年前曾參加過非典疫情防控的何銳意識到,此刻他必須迅速行動起來。他趕緊給朋友和同事打電話,聯繫購買了口罩、手套、酒精、體溫槍和消毒液等防疫物資,一直忙到凌晨。

重慶市涪陵區:戰疫“父子兵”,兒馳援武漢,父守護村民

何銳對村民進行體溫檢測

摸情況、發資料、測體溫、守卡點⋯⋯從大年三十到現在,何銳和時間賽跑,每天負責對全村7個值守點位不少於2次巡查,輾轉於各個居民小組,開展入戶排查、關愛村民、嚴守卡點等,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村裡的每個角落,經常忙到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有時,一整天下來,口乾、腰痠、腿腫,但他始終顧不上休息。

“請一定少出門,必須要出門的事就交給我們來辦!”

“煉偉兄弟,你要的香腸、湯圓、大米、食用油和口罩⋯⋯我們已經放在你家門口,祝健康平安!”何銳帶領村民每天義務為有需要的群眾採購生活物資和防疫用品,力求把每一件事都辦好。

重慶市涪陵區:戰疫“父子兵”,兒馳援武漢,父守護村民

何銳正在安裝防疫車載喇叭,他被譽為“喇叭書記”

“村民們莫亂跑,得了肺炎不得了;勤洗手戴口罩科學防控保健康;不扎堆不任性,戰勝疫情把功慶⋯⋯”每天早上8點,何銳就開始了他的“喊話”,拉著車載音響,用樸實的方言,宣傳防疫知識、通報疫情新進展、提醒村民減少外出,輾轉50公里,村民都親切地叫他“喇叭書記”。這一做法,也迅速在當地推廣,越來越多的流動宣傳車出現在各個村村落落。

“我是民兵連長,也是共產黨員,擔任村支書,我就必須帶領村民們做好疫情防護,堅決不留防控死角。”採訪中,何銳邊說邊開車駛向下一個村民小組。

“全國疫情連續多天總體呈下降趨勢,防控形勢正一天天好轉。”隨著確診病例和治癒患者出院的數字朝鼓舞人心方向發展,這讓何銳、何立父子倆堅信,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戰勝這次疫情。

重慶市涪陵區:戰疫“父子兵”,兒馳援武漢,父守護村民

何立與家人在2016年拍攝的全家福照

疫情洶洶,這對“父子兵”舍小家、為大家的最美“逆行”,是無數奮戰在防疫一線工作人員的真實寫照。他們把“守土有責、守土盡責”落實到行動上,各自衝鋒在防疫的最前沿,傳遞出抗擊疫情的大愛,為保衛人民健康幸福,構築起一道道堅實的“硬核”防線。

(黃春紅 楊超 唐鋒 )

編審:姚晶晶

通聯:國防時報新媒體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