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自助養老或可行


老家的房子做成,主要是我們上一輩的功勞。這要感謝我們的叔叔、伯伯、姑姑們。沒有他們的大力支援,這個十多將近兩十萬的房子是不可能這麼快做成的。當然,我們這一輩,也有功勞,凡是有能力的,也都出了錢。而到以後,如果要想把老家的房子作進一步的改造,出錢出力的事,就得全靠我們這一輩了。

做房的時候,主要是考慮不要讓老家的舊房倒了。但房子做成,它的未來的作用,很可能已經超出了我們的預料。首先一個,我們有了房子,我們現在就可以考慮把我們的上一輩多匯聚起來,讓他們多在一起共同生活,好彼此都有個照應。而將來,等我們這一輩的人老了,我們也可以因為有了共同的房子而匯聚到一起去,免得將來自己的孩子們都在外工作,我們都落得個老年寂寞。

講到老年人的團聚,我對我的父親提出,如果是老人們在一起生活,時間又很長,就得共同來商討一下請人來料理一下家務的事、都出點伙食費的事。至於其他的,可以各人管各人,各人做各人的事。到有老人確實不能生活自理了,就由他的子女來想辦法,另請人照顧好,進醫院好,子女自己來照顧好,由他的子女來決定。

父親贊成我的這一提法。當然,估計到具體操作,到老人們真是長期匯聚到了一起,可能還是會有很多要解決的實際困難。

現在,在農村,不光是孤寡老人要人照顧,很多的有子女的老人,也因為自己的子女遠在外地,隨著自己年歲的增大,其實同樣也很需要人來照顧。而我們的孤寡老人,很多在最需要照顧的時候,其實是有敬老院收的,而我們的那些自己有子女卻無子女在身邊的老人,在自己最需要人來照顧的時候,有誰來管?

城市裡的老人,很多也面臨同樣的困難——需要子女照顧的時候,有子女卻總是無人在身邊。你說去老人公寓吧,條件好的可以,但對很多條件一般的家庭,這是可望而不可求的——費用高啊。在城市裡,就算老人不進老人公寓,如果是專門請人來照顧,費用同樣相當高。

我的老家的新屋的做成,給解決老人問題 提供了新的思路——讓老人們到農村去“自助”養老,用低廉的費用來共同養老。房屋,老人們自己集資建,將來可以歸併到自己子女的名下;廚師及必要的用工人員,老人們自己出錢請。住自己的房子,過自己的生活,吃飯,可以共吃,也可以私做,又能和很多老人共同生活在一起,何樂而不為?要知道,在農村,大家集資建房,房子的造價不高;大家共請用工人員,請工的工價不貴。再說,農村的很多日用消費,其實是遠低於城市的,就說小菜,有地老人們也可以自己種一種,不用花錢買,吃起來也放心。

我把我的這一設想對我的一個同事說了,他非常贊成,專程到我的老家去了一次,看了我老家的房子,看後,他說:我以後也準備這樣做,我打算邀三四個玩得好的同學,看誰家的地方便,選個好點的地方,到農村去共同做一棟房子,好準備將來我們的集體養老。就按你的做法,好啊。在農村養老,有它的優點:開銷不大;而農村山好水好空氣好,人情也濃,請人也比較方便;現在的交通也日益便利,生活、信息也不算閉塞。到農村去搞“自助”養老,按你的設想,對我們拿工資過日子的人來說,尤其是雙職工,又只有一個子女的,將來應該是一個比較好的思路。

這個方法如果可行,我想,按這個思路來考慮問題,估計是可以解決很多的老人的養老問題的。這個老人,包括了農村的老人,也包括了城市裡的老人,包括了自己有工資能獨立承擔必要生活費用的老人,也包括了子女能承擔老人必要生活費用卻因為工作關係自己總是不能在老人身邊的老人。

子女在外,不讓老人晚年太寂寞、太無助,這是我們要考慮的,這也是將來我們該來為自身好好考慮的。對很多老人而言,願我提出的老人們到農村去“自助”養老這一設想,有它真正踐行的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