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觀天”錯失的是機遇,“愚公移山”錯過的是堅持!

生活有時候也是需要一些心靈雞湯來調節的,不然也會枯燥乏味。

簡單的道理,可是卻有很多人雖然明白道理,但是就是還在自欺欺人,不願意承認自己就是這樣的一類人。

面對生活,你的選擇呢?

一,坐井觀天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故事,最早出自於《莊子·秋水》,大意是:


“坐井觀天”錯失的是機遇,“愚公移山”錯過的是堅持!



一隻常年坐在井裡的青蛙,與一隻飛落在井沿上歇腳的小鳥爭論起了天的大小。

小鳥說自己從天上來,飛了一百多里,下來找點水喝。

青蛙不信,認為其吹牛,天不過井口那麼大,怎麼可能需要飛一百多里。

小鳥糾正它,天空其實很大,無邊無際。但青蛙卻固執地說道,我天天坐在井裡,抬頭就能看見天,我怎麼可能弄錯。

青蛙最大的問題在哪裡呢?

其實就是認知侷限,認知水平低。

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越低,往往就會表現地越固執,也越抗拒學習,越自以為是,容易為小成績沾沾自喜,活在自己的小天地裡。

很多時候,我們自我感覺良好,其實就和這坐在井裡觀望天空的青蛙是一樣的,只不過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罷了。


兩點啟示:

1. 這世界很大,很多你不知道的,並不代表不存在,別總將自己囿於一個狹小的圈子裡,別太固執。

2. 不要取得一點小成績就沾沾自喜,一個人如果總是自我感覺良好,往往就不容易成長。

人總是活在自己的小圈子裡,永遠也不會有什麼大的成就。

世界那麼大,要學的東西很多,人生的路還很長,目光要放長遠些。

二, 愚公移山的故事出自《列子·湯問》。


“坐井觀天”錯失的是機遇,“愚公移山”錯過的是堅持!



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七百里,高七八千丈,原本是在冀州南邊,黃河北岸的北邊。

北山腳下有個名叫愚公的人,年紀快90歲了,苦於山區北部阻塞,出來進去都要繞道而行,很不方便。

於是,他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說,我們盡力挖平險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達漢水南岸,好嗎?

家裡人表示贊同,挖出來的土和石頭如何安置,大家也都想好了對策,於是說幹便幹了起來,鄰居七八歲的孩童都蹦蹦跳跳地過來幫忙。

河灣上的智叟譏笑愚公,你太愚蠢了,你這把年紀,連一棵草都動不了,還想移山。

愚公說,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子孫無窮無盡,可是山不會增高,還怕挖不完嗎?

山神聽說了這件事,怕他真的沒完沒了地挖下去,便向天帝彙報,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感動,命人將兩座山揹走了。

在這則寓言故事裡,愚公其實不愚,智叟其實不智,兩人的對話代表著兩種人,兩種層次和人生態度。


兩點啟示:

1. 埋頭苦幹有時候看上去是挺愚蠢的,但努力往往才能改變局面,也是最靠譜的,最不容易被辜負的。

2. 困難往往並沒有那麼可怕,當你下狠心去面對它的時候,它早就逃之夭夭了。

人生中的很多難題,都是如此!

困難是生活的必需品,沒有人是一帆風順的。

上帝對待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只是有些人比你運氣好而已。

在最好的年華不辜負自己,世界並不是那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負重前行,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