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如果再不開學,你和孩子的關係是否依然安好

今天下班回家,剛進小區,我就看見一單元樓下站了一群人,地上撒滿了書和本子,大家都在議論紛紛。

從大家的議論中,我理出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原來是一單元4樓的女主人和正在讀高一的兒子發生了激烈的爭執。大意是女主人提前下班回來,發現本應該上網課的兒子只是把自己的QQ掛在線上,本人卻坐在旁邊玩遊戲。可能是指責了孩子幾句,孩子不服,兩人發生了激烈的爭執。孩子媽在一怒之下,摔了孩子的手機,孩子衝動之下,也摔出了自己的書本和作業。樓上樓下,整得雞飛狗跳,大家都說現在的孩子不好管。

疫情之下,如果再不開學,你和孩子的關係是否依然安好


是啊,現在的孩子聰明、早熟、叛逆且還見多識廣,無論你是幾零後的家長,彷彿都很難俞越孩子與家長之間這條鴻溝。特別是現在這個疫情,彷彿結束了,又好象沒完沒了。反正就是已經在家裡宅了一個多月的孩子還得繼續在家裡耗著。雖然教育局推薦了網課,學校也響應號召開始了網上直播教學。但孩子終究還是孩子,沒有了特定的學習環境,學校的紀律監督,老師的嚴厲教導,他們註定了會走向兩極分化的道路。愛學習的孩子還是愛習,不愛學習的孩子依然沉迷於玩物喪志。

我的孩子也是正在讀高中,他們的網課早於往年的任何寒假開學時間。我的孩子和同學們雖然對學校這已抗疫措施頗有微詞,但礙於我拿他跟無數個優秀的孩子做比較,他應該是沒有底氣反駁我的吧。

疫情之下,如果再不開學,你和孩子的關係是否依然安好


沒有復工之前,我幾乎是全天陪著他上網課,包括老師的提問和討論,我都不會錯過任何細節。上傳作業,打印卷子,早中晚的飲食,我全部包辦帶勞。以前很多不懂的數理化知識,經過陪孩子上網課,我彷彿都已經愰然大悟了。而孩子還在做作業的時候絞盡腦汁,半天做不完老師規定的作業。掛在電腦屏幕上的QQ頭像就在那裡不厭其煩地閃爍不停,象極了我盡將爆發的小火苗。終究還是沒忍住,叭啦叭啦一陣指責,又再把那些“別人家的孩子"拿來與他比較,我終於深刻的體會了電視新聞裡輔導孩子突發高血壓,想跳樓的家長。太能理解了!以前我和孩子相處的和諧辛福立刻化為烏有,我甚至有點懷疑他是怎麼考進重點高中重點班的?以前沒和他相處這麼久的學習,我發自內心覺得他是一個很自律很優秀的孩子。怎麼疫情一來,全都改變了?突然之間,我好懷念送他去上學的日子,於是我很突勿地在家長群裡問了一句:“什麼時候開學啊?我受不了!”“我也是”沒想到回覆我的家長還很多,我徹底無語。

“什麼時候開學啊?再不開學我們母女都快成仇人了。”朋友在微信裡給我訴苦。她是一個離婚多年的單親家庭,她女兒給我們大家的印象就是乖巧懂事,成熟自立。這不因為疫情也在家裡上網課,只是她女兒無論怎樣努力,就是學的一踏糊塗。她又不玩遊戲,每天幫著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她的母親做家務,特別是她的廚藝,真的很好。可是我朋友很著急,她不希望自己的女兒每天忙著柴米油鹽醬醋。她只希望她好好學習,將來考一個好大學,有出息,氣死那個拋妻別女的負心漢老公。所以朋友給她女兒報了最貴的網課,買了很多學習資料,對自己一盒30元的洗面奶也捨不得買。她女兒心疼母親,以前每個週末回家都幫著家裡搞衛生,煮飯買菜,母女情深。可是不知為什麼,這個特殊的寒假一來,朋友就不在讓女兒插手家務,每天逼著女兒學習,學習,再學習。16歲的女兒終於還是爆發了,睌上跟同學聊天到半夜,白天反鎖房門睡大覺。朋友說她現在很絕望,只希望疫情快點結束,好讓女兒早點開學。

疫情之下,如果再不開學,你和孩子的關係是否依然安好


另一個朋友每天都在朋友圈曬她的多肉植物,她兒子和我兒子是同學兼好朋友,所以我們兩個走的很近。她是搞蔬菜批發的,熬更守夜,甚是辛苦。但她歷來樂觀,對孩子很開明。她孩子也很爭氣,從小學到高中都是學霸一枚。疫情來臨的時候,她們夫妻也很少在家裡,用她兒子的一句話:除了上網課以外,整整一天他都找不到人說一句話。可是儘管如此,這個孩子不但把高一的網課堅持每天聽完,還自學了高等微積分。也就是說他幾乎已經把高中三年的數學學完了。有時為了弄清一道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技巧,他可以做題思考一個通宵;為了看完一本自己喜歡的書,他忘記了吃飯,為了準時參加他喜歡的網課,他給同學打遊戲打了一半還是會堅決退出。她母親我朋友說這才是男孩子應有的本色。上學期期末考試,950分的滿分,這個孩子考了938分,居年級第三名,他很沮喪。他母親我朋友安慰了他好久才稍有平息,寒假裡一直很努力。其實來年他們選擇的是讀理科,真是讓人羨慕嫉妒恨!

疫情之下,如果再不開學,你和孩子的關係是否依然安好


《人民日報》曾發文指出:教育好孩子,是父母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所以不管疫情什麼時候才會徹徹底底的結束,教育和安撫好各自在家不能上學的孩子,就是我們偉大的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