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積糧,緩稱王」2020年1-2月房企拿地排行榜全解析

今晨醒來,朋友圈內鋪天蓋地的業內新聞便是剛剛出爐的各大房企銷售排行榜。阿倫甚至連點都沒有去點開,因為才2月而已,況且疫情期間,這份榜單對全體整體格局不會產生什麼大的影響。

照例打開郵箱,在8封未讀郵件中,發現果然也有2封是有關銷售排行榜的,直接點擊已讀略過,繼續查看其他6封郵件。這其中,有一封郵件的標題上寫著《2020年1-2月全國房地產企業拿地排行榜》。沒錯,就是它了,開年的土地市場才是影響全年走向的重要指標,阿倫迫不及待地點開,想看看在疫情期間有哪些房企積極儲備糧草,以備日後有所作為。

這份由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的土地榜單,從拿地金額、拿地面積、各城市群表現、單體價格等多個維度切入,並分別對各項數據進行了呈現。數據本身是沒有溫度的,甚至在很多人看來還有些乏味,但數據背後的解讀,如果做到位了,就會發現很多有趣的市場現象。接下來,阿倫就為業內同仁們分析解讀一下這些土地市場中的重要數據。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拿地金額。從排名情況看,低於100億元的房企我們就不贅言了,那麼高於100億元的房企一共有5家,按照高低順序分別是:香港置業、綠城中國、華潤置地、保利發展和龍湖集團。


「廣積糧,緩稱王」2020年1-2月房企拿地排行榜全解析

拿地金額Top5(單位:億元)

可以看到,儘管疫情讓很多地方的土拍時間被迫推遲,但從已發生的數場土拍中,還是不乏斥重金拿地的房企。其中,Top10房企拿地總額為1413億元,佔Top50房企的49.4%。從頭部房企的表現看,不同於疫情對銷售端的巨大影響,土地市場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弱,各路房企在各地的土拍中激烈廝殺。從數據上看,2020年1-2月,拿地金額前三名的房企拿地總金額較2019年同期增長19.8%;Top50房企拿地總額為2861億元,同比增長28.0%

在所有房企中,香港置地在土拍市場中的表現最為耀眼,以310.5億元拿下上海徐匯濱江綜合體地塊,成為截至目前的內地第一總價地王。綠城中國則四處出擊,分別於北京、天津、大連、成都等10個城市拿地13宗,斬獲頗多。華潤置地單月於北京

3次拿地,猛烈的拿地勢頭奠定了其第三名的拿地成績。

說完了拿地金額,讓我們再來看一下拿地面積。同樣,百強房企中阿倫只重點列舉前五名的數據表現。數據顯示:新城控股、綠地控股、碧桂園、保利發展、綠城中國分列拿地面積榜單的前五名。

「廣積糧,緩稱王」2020年1-2月房企拿地排行榜全解析

拿地面積Top5(單位:萬平方米)

1-2月,拿地面積Top50房企拿地總面積為486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8.4%,與拿地金額相比,下降幅度較大。其中,Top10房企拿地總面積為1997萬平方米,佔Top100房企拿地面積的30.7%,拿地規模有所下滑

如果單純看拿地面積,大家可能會直觀的誤認為土地市場出現了降溫。然而,我們在上面的數據中不難發現,房企拿地熱情並未減弱,在拿地金額同比漲幅近兩成的情況下,拿地面積出現了同比跌幅近兩成的情況,只能說明每宗土地的單價出現了明顯上漲。而土地單價的上漲,則說明了大多數房企將拿地的方向放在了一二線城市,房企對三四線城市的拿地熱情逐漸減弱。

分析完拿地金額和拿地面積這兩組宏觀數據後,我們可以看到:綠城中國和保利發展是前1-2月土地市場中表現最為積極的兩家房企,在兩份Top5的榜單中雙雙入圍,這其實是很難做到的。儘管從個人好惡上,這兩家房企的做派是阿倫非常反感的,但據實而論,這兩家房企確實是在前兩個月的土地盛宴上成為了大贏家。

分析一下這兩家公司各自的現狀,就不難分析其拿地行為了。

綠城方面,看似突然爆發實則延續了2019年的拿地節奏。特別注意的是,2020年以來,綠城中國重倉一線城市的力度更強,北京4宗地塊合計權益金額為162.8億元,佔比達到60.8%。拿地金額排名第二、拿地面積排名第五,也反映出綠城拿的地多集中於一二線城市,從多家房企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其代價就是溢價率相對較高。當然,溢價率高的土地相對來說地段也更好,符合綠城一貫堅持走的高端路線,未來入市後也將提供更高的貨值。

相比於綠城的壕,保利發展在拿地方面表現的更加穩健,兩份榜單雙雙位列第四,顯現出他們在土地市場中更看重單幅地塊的性價比,多個城市土地市場中的積極表現則與2019年集團各戰區大換崗後誓奪第四的決心有關。儘管在去年的爭四卡位戰中“毫無懸念”的敗給了融創中國(PS:不少人覺得有懸念,但阿倫早在2019年7月就曾斷言第四之爭的勝方肯定是融創),但野心不減的他們在2020年捲土重來,勢必將會掀起一場激烈的爭奪。

宏觀方面上述兩家房企成為贏家,那麼具體到各城市群的表現,又有哪些房企表現搶眼呢?開始分析之前,先來看以下幾張圖表:

「廣積糧,緩稱王」2020年1-2月房企拿地排行榜全解析

「廣積糧,緩稱王」2020年1-2月房企拿地排行榜全解析

「廣積糧,緩稱王」2020年1-2月房企拿地排行榜全解析

「廣積糧,緩稱王」2020年1-2月房企拿地排行榜全解析

從各城市群拿地金額來看,長三角居首,環渤海熱度有所提升。1-12月,長三角Top10房企拿地金額為754億元,位居四區域首位;環渤海地區緊隨其後,Top10房企拿地金額達577億元增速顯著;珠三角和中西部地區拿地金額同比均有所下降。相較拿地金額,四區域拿地面積同比均有一定幅度下降,房企拿地向一二線聚集趨勢明顯。

從城市群拿地房企情況看,龍頭房企和地方房企平分秋色,綠城、中海、華潤置地、龍湖等龍頭房企分別在多區域拿地。龍頭房企多次位居區域榜單,而龍光地產則持續中西部深耕,區域品牌影響力持續顯現。

如果說城市群的土地市場是一個區域,那麼區域中重點城市的表現則構成了局部戰場中一個個重要的戰略要點。在具體的城市表現中,北京以673億元的成交總價位列全國第一,拍出311億元

內地史上最高地王的上海則以619億元的成績緊隨其後,而熱點城市杭州則以370億元位列第三

「廣積糧,緩稱王」2020年1-2月房企拿地排行榜全解析

成交總價Top5(單位:億元)

我們看到,在前五名的城市中,北京和上海的領先相當明顯,杭州則獨自位居第二集團,福州與廣州表現接近,分列第四和第五位。

在規劃建築面積方面,成都以絕對優勢領跑全國,其1168萬平方米的成績竟然是第二名上海的2.2倍,而第三名歸屬常州有些出人意料,同比暴漲208%的表現讓常州的黑馬成色十足。

「廣積糧,緩稱王」2020年1-2月房企拿地排行榜全解析

規劃建築面積Top5(單位:萬平方米)

從上述的圖表不難看出,一二線城市仍是房企拿地的重點,長三角區域部分城市土地成交增長勢頭強勁。2020年1-2月,全國土地成交金額Top10城市總計成交

2567億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微漲0.08%;規劃建築面積Top10城市成交466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1.64%

值得關注的是,成交總價排行榜中,一線城市上海、北京增速分別為112%14%,增速明顯加快;二線城市溫州、南京增幅較大。成交規劃建築面積中佔據榜首的成都較去年同期增長39%,常州、濰坊、湖州增長幅度較大,分別增長了208%100%64%

實際上,重點城市的突出表現,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房企佈局的重心。這其中,佈局北京最多的房企是綠城中國,其貢獻的163億元佔北京土拍收入的24.2%,接近四分之一的比例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可以說是相當高了。在上海市場中,香港置地以

311億元的拿地金額獨佔鰲頭,其佔比竟高達50.2%。相比之下,杭州的土拍市場競爭則十分激烈,並未出現京滬那樣一家獨大的局面,投入49億元的中梁控股集團雖佔據杭州榜首,但其佔比僅為13.2%

「廣積糧,緩稱王」2020年1-2月房企拿地排行榜全解析

重點城市房企拿地金額Top5(單位:億元)

以上這近3000字,就是阿倫對1-2月全國土地市場的精要解讀,想要獲取全部百強房企拿地數據的朋友,可以在留言區留下自己的郵箱,阿倫會在整理所有郵箱後統一群發郵件給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