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河圖”顛覆“傳統地圖,連接“5G”和“AR”,做自己的玩法

地圖導航迎來大變革:華為河圖顛覆地圖商業邏輯 還可實現VR導航

華為在深圳舉辦2019全球數據基礎設施論壇,華為Cloud& AI產品與服務總裁侯金龍表示華為將開源河圖引擎,估計會在明年6月份上市。華為“河圖”地圖正式上線。

華為“河圖”顛覆“傳統地圖,連接“5G”和“AR”,做自己的玩法

華為“河圖”地圖與“傳統地圖”對比

1、導航功能不受室內限制,即使是多層複雜的地下停車場也可以導航

市場上的傳統地圖只支持室外和開闊地段進行導航,部分傳統地圖導航系統市場也只能進行一層平面路徑的指引。多層複雜的3D場景路徑則是很難滿足,特別是在停車場,常常使得方向感不強的司機將在失效的導航下會迷茫。然而華為“河圖”地圖服務則與傳統地圖不同的是,完全解決一層平面路徑的指引,其導航功能不受室內限制,即使是多層複雜的地下停車場也可以導航。

華為“河圖”顛覆“傳統地圖,連接“5G”和“AR”,做自己的玩法

2、能連接AR等技術,實現比“路口實景圖”更為直觀的導航效果

據相關技術人員介紹,華為“開源河圖”地圖能夠與AR等技術相結合,實現比“路口實景圖”更為直觀的導航效果。

華為“河圖”顛覆“傳統地圖,連接“5G”和“AR”,做自己的玩法

3、華為“河圖”是5G地圖

據相關軟件開發工程師介紹:華為“河圖”能將相關實景店家的特色產品展現出來之外,還有歷史文物實景化,能給你歷史文物的虛擬情況。比如,當年圓明園是怎麼樣的,現在我們只能看到殘牆斷壁,有了這個後可以看到歷史上是如何的魅力無限。

4、華為“河圖”或顛覆地圖商業邏輯

華為“河圖”與AR結合之後,華為“河圖”更讓人覺得驚豔的是,再基於5G網絡高速傳輸技術的實現,還可以實現邊導致邊瞭解相關實景店家的特色產品,用戶好評等等情況。而到了景點,會介紹景點的歷史文化,比導遊走馬觀花詳細很多。

而華為“河圖”與AR等技術相結合,利用AI智能導航,實現能看得見的實景導航模式,將顛覆業界地圖服務的商業邏輯。因此,有業內人士表示,華為“河圖”即5G時代新的地圖模式。

華為“河圖”的地位和名稱來源

該項服務也被稱為“華為版GMS”,對標谷歌GMS,蘋果iOS,是世界第三個移動生態,具體通過App Gallery應用商店實現生態佈局。華為App Gallery對標的就是谷歌Google Play、蘋果App Store。華為“河圖”服務是與谷歌Google Play、蘋果App Store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開啟中國自己的“導航之旅”。

“河圖洛書”為中華文化的源頭,是周易數術的根基。其最有名的出處來自於《易傳-繫辭》中的“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古人據此認為八卦就是根據這兩幅圖推演而來的,從而成為易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由於歷代皆認為它們是“龍馬負之於身,神龜列之於背”,所以多少世紀以來,河圖洛書一直披上神秘的外衣,公認為中華民族文化起源的千古之謎,是難以參透的天書文化。

華為“河圖”顛覆“傳統地圖,連接“5G”和“AR”,做自己的玩法

而在華為自己的生態佈局環節,地圖服務是必不可少的一項。目前華為內部已經著手研發地圖服務APP,該地圖項目被命名為“河圖”(cyberverse),影像項目命名為“洛書”。

不過,華為“河圖”要完全實現商業化,還需要完善商業生態,需要更多商場和樓盤的加入。但是,最終這個是必然和谷歌地圖完全不一樣的玩法,畢竟這是華為5G時代的地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