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魚“卡刺”,媽媽機智的“取刺”辦法,讓醫生連連稱讚

很多家裡有小孩的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便是魚。因為魚肉肉質嫩滑,富含高蛋白質等營養元素,家長認為孩子多吃魚肉對其大腦發育有幫助,所以經常會給孩子們做魚吃。但孩子吃魚的過程中經常“卡刺”,卻成為了不少家長棘手的問題。

有次朋友聚餐,大夥在聊起孩子吃飯的問題時,朋友說起了一件令她驚心動魄的事情。在一次晚餐中,朋友孩子樂樂同爺爺奶奶們一起吃飯,突然孩子滿臉漲得通紅,嘴巴張開,雙手捏著自己的脖子,很難喘氣。

孩子吃魚“卡刺”,媽媽機智的“取刺”辦法,讓醫生連連稱讚

爺爺跟奶奶驚慌失措地問孩子是被魚骨卡住嗎?樂樂痛苦並著急著點著頭。朋友看到這情形,趕緊拿起飯桌上的勺子,用勺子柄壓住孩子的舌頭,讓爺爺用手機電筒打著燈光,發現孩子的咽喉處正卡著一根粗粗的魚骨。

朋友內心雖然害怕著,但是仍然保持淡定,用筷子小心地將孩子咽喉處的魚骨取出。看到取出的那根魚刺,爺爺奶奶們都鬆了口氣。

由於擔心魚骨刺到孩子咽喉會有後患,朋友第二天帶著樂樂去看了咽喉醫生。當醫生聽到朋友取出魚骨的辦法時,不禁對朋友豎起大拇指,連連誇讚朋友。

因為醫生見到過太多人採用迷糊的辦法去處理孩子“卡刺”的問題,最後魚刺沒取出,反而使得情況更加嚴重。

孩子吃魚“卡刺”,媽媽機智的“取刺”辦法,讓醫生連連稱讚

孩子“卡刺”,有些做法是錯誤不可取的

1.喝醋軟化魚刺

當孩子被魚刺卡住時,老輩人的第一想法就是趕緊拿醋,讓孩子通過喝醋軟化魚刺後,好將魚刺下嚥。

殊不知,其實孩子在喝下醋後,醋經過魚刺時停留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根本起不到軟化魚刺的作用。魚刺只有在醋內泡上一段時間,才得以軟化。

2.通過吃下硬物將魚刺下嚥

家長們有時候會教孩子,在吃魚遇到卡刺的情況下,通過大口吃下米飯、饅頭類或是比較硬的菜,嘗試將魚刺下嚥。

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當魚骨卡在喉嚨處,如果這時候孩子吃下硬物,會使得魚骨下滑,容易刺傷孩子的咽喉以及食道。

孩子吃魚“卡刺”,媽媽機智的“取刺”辦法,讓醫生連連稱讚

如果不小心卡刺,家長應該這樣做

1.給孩子挑選無魚刺或少魚刺的魚類

家長在給孩子挑選魚的時候,儘可能的挑選無魚刺的,或是少魚刺的魚類品種。如果家長實在不放心,也可以將魚肉刮下後,通過做成魚丸、魚餅的形式,給孩子補充魚類帶來的各種營養物質。

孩子吃魚“卡刺”,媽媽機智的“取刺”辦法,讓醫生連連稱讚

2.在孩子“卡刺”時,運用科學的方法

當孩子被魚刺卡住時,家長們千萬要保持鎮定,及時觀察孩子喉嚨處卡刺情況。如果通過肉眼無法看到魚刺的位置,應及時將孩子送到醫院抽取魚刺,切忽用各種非科學的土方法,以免加重卡刺帶來的傷害。

孩子的日常飲食是家長們極其重視的部分,當孩子在吃魚的時候,家長應該指導孩子正確吃魚的方式,小心被魚刺卡住,防患於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