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刨料,並非感染“腺肌胃炎”,還有這3種情況

在一線,除了雞感染球蟲或者腺肌胃炎容易導致刨料以外,還有哪些情況,也可以引起雞刨料呢?


①、飼料問題,導致的刨料。


解讀:每種飼料的成分組成是不同的,雞經常攝入一種飼料,突然間更換另外一種飼料,此時會造成雞不適應,就會出現刨料的現象,這屬於正常的應激反應。(所以換料一定要過度,至少需要3天)


還有小雞料更換過早,再或者大雞料顆粒太多,使雞吞嚥比較困難,這時雞就會選擇啄食料槽內的小的顆粒料,並把大顆粒飼料給刨出來。


如上述刨料,一般多發生在飼料更換期間,有些應激嚴重雞群,還會表現出“假過料”現象。(並非疾病因素所導致的“過料”)


雞刨料,並非感染“腺肌胃炎”,還有這3種情況


②、藥物刺激,所導致的刨料。


解讀:飼養後期,由於雞群發生混感問題,所以治療時所需的藥物的種類會非常多,經常4種甚至更多種的藥物聯合起來使用,乃至於雞的一天飲水當中可能都是藥物,那麼各種抗生素就會對雞的胃就會產生大量刺激,導致雞吃料時會很煩躁,因此會表現出挑食的現象,並把飼料顆粒刨出料槽外。


③、球蟲與腺肌胃炎混感,引起的刨料。


解讀:當雞感染了腺肌胃炎以後,胃酸的分泌會異常增加,大量胃酸進入雞的腸道,雞腸道PH值會降低,進而導致腸道菌群失衡,腸道黏膜受損,給球蟲爆發提供了有利條件,形成了腺肌胃炎與球蟲的混感。一旦發病,顆粒料在胃腸中蠕動,便會刺激雞的胃腸道中的創口,會有種疼痛感,外在表現就是雞會出現刨料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