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鬥羅,我的最愛致我逝去的流年。

說到魂鬥羅,依然記得小的時候放了學背上書包和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電視機連上自己的遊戲盒子插上卡帶。開始肆無忌憚的玩兒遊戲,那時候特別小也特別天真,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勇士,充滿了樂趣。那個時候老師佈置的作業沒有時間去完成。父母所說的話也不去理會,但是有的時候還會經常斷電把電視機的插座偷偷的給我藏起來,當我回到家發現沒有電的時候,只好灰溜溜的再回去寫作業。竟然轉瞬即逝,轉眼間自己已經長大成人。再回想起那個時候那段時光,那段遊戲依然還歷歷在目,讓我有種再次回到童年的那種衝動。

魂鬥羅,我的最愛致我逝去的流年。


起源

「魂鬥羅作弊碼發明人去世」經典遊戲《魂鬥羅》作弊碼的發明人橋本和久去世,享年61歲。玩家使用橋本和久發明的“上上下下左右左右 BA”作弊碼,可以在《魂鬥羅》獲得30條命,是眾多玩家心目中最為經典的作弊碼。

這條作弊碼之後還成了英雄聯盟中男槍的臺詞,《愛情公寓》中呂子喬的臺詞也出現過這一句。還有就是華晨宇經典翻唱魂鬥羅至全場沸騰。

“Contra,譯成日本語就是コントラ 而コン,ト,ラ三個詞在日語中對應的日文漢字就是“魂鬥羅” 。“魂鬥羅”的含義是“具有優秀戰鬥能力和素質的人”,它是賦予最強戰士的稱呼。這段話出現在日本魂鬥羅的開場畫面之中。因為當年國內幾乎都是美國魂鬥羅,所以看過這句話的人很少。 “魂鬥羅”...”

魂鬥羅的歷史

魂鬥羅,我的最愛致我逝去的流年。


1991年1月8日《魂鬥羅》Game Boy版發售,[1]“魂鬥羅”系列各個地區版本的名稱一向十分混亂,本作也不例外,在日本仍然叫《コントラ(魂鬥羅)》,美版是《Operation C》,歐版則沿用傳統稱呼《Probotector》。[1]遊戲名稱沒有任何的副標題,但實際上本作並非移植自《魂鬥羅》初代版本,[1]而是一款完全原創的新作品,按發售時間順序應該排在1988年的街機版《超級魂鬥羅(魂鬥羅2代)》之後。[1]

故事背景設定上改成了1P角色比爾·雷澤獨自奔

1991年1月8日《魂鬥羅》Game Boy版發售,[1]“魂鬥羅”系列各個地區版本的名稱一向十分混亂,本作也不例外,在日本仍然叫《コントラ(魂鬥羅)》,美版是《Operation C》,歐版則沿用傳統稱呼《Probotector》。[1]遊戲名稱沒有任何的副標題,但實際上本作並非移植自《魂鬥羅》初代版本,[1]而是一款完全原創的新作品,按發售時間順序應該排在1988年的街機版《超級魂鬥羅(魂鬥羅2代)》之後。[


多元素武器,

玩家在開始時持有普通單發步槍

魂鬥羅,我的最愛致我逝去的流年。

,可以向八個方向發射,但是在得到其它武器之後會換用得到的武器。玩家可以跳躍並在跳躍時使用方向鍵來控制移動和射擊時的方向,而且跳躍時候的方向控制在遊戲當中十分重要。和敵人以及發射的彈藥直接接觸會導致玩家的直接死亡。但是他們經常會充滿整個屏幕,並且往各個方向移動,所以迴避它們需要一些技巧。遊戲中不時會有“武器膠囊”出現,擊落它們可以出現武器,獲得這些東西可以增強玩家的攻擊火力,但是它們在玩家死亡之後會立刻丟失。下面出現的是遊戲當中的各種寶貝。在遊戲中,它們以標有一個字母的紅色獵鷹表示。括號中的是它們使用的英文代號:

1.輕型機關槍(Machine Gun):發射頻率比普通單發步槍快,同時增加了按住武器發射按鈕來實現自動連續發射的能力。

2.多方向武器(Shot Gun):可以一次向五個角度發射彈藥,在短時間內連續按下武器發射按鈕也可以將火力集中於一個方向。

3.激光發射器(Laser Gun):具有透視能力,但是在第二次發射的時候,第一次發射的會消失不見。

4.線膛火球發射器(Fire Ball):可以發射旋轉的火球。

5.快速發射(Rapid Bullets):發射頻率增加

6.無敵(Barrier):在一段時間內,玩家會無敵,但是墜落懸崖仍然是致命的。

7.消滅敵人(無字母):一瞬間將畫面內的所有敵人全部消滅。

遊戲支持兩個玩家同時進行遊戲,所以在部分關卡,兩個玩家需要協調行動一致才能避免一個玩家跳躍時,另一個被拉出屏幕(這是致命的)。遊戲的節奏很快,而且一開始只有三條生命,通過得分獲得的獎勵的生命也比較少,所以一命通關需要十分熟練的技巧。其他的玩家可以通過秘籍來增加生命,或者在菜單中選擇生命和難度。遊戲也以遊戲場景最後的大型Boss著稱。

影響

魂鬥羅,我的最愛致我逝去的流年。


魂鬥羅成為了經典,很多射擊遊戲都成為了魂鬥羅類遊戲。魂鬥羅對動作射擊遊戲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以至於後來眾所周知的動作射擊名作《合金彈頭》在設計上都受到了來自當年《魂鬥羅》的深刻影響,特別是SNVCS上的《魂鬥羅·異形戰爭》,兩作相同的火爆程度和那似曾相識的關卡便可以看出《魂鬥羅》為射擊遊戲領導了一場全新的遊戲革命。

日本的《魂鬥羅》遊戲是華麗的256KB,開始有地圖,有故事情節和關卡完成畫面,美麗的畫面背景例如葉子在微風的吹拂下使勁地飄啊飄。但是美國和歐洲的遊戲都是樸素的128KB,地圖畫面變成了簡單的黑底白字畫面,不過群眾照樣喜歡它。{當年在國內有一種非常流行的說法,說《魂鬥羅》只是在中國出名,在西方國家沒有什麼人喜歡。

【日本情況當時還不知道,但是美國人民還是很喜歡它的,而且人群眾多。(還有一件事,就是當是《魂鬥羅》遊戲卡帶的交易價格居高不下。這些事件直接造成的結果就是日本的《超級魂鬥羅》也偷功減料,故事情節沒有了,關卡畫面也是黑底白字的簡單畫面……所以對於遊戲玩家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情。也有的說是由於《超級魂鬥羅》製作時正值Konami高層人士變動,更換了製作人員導致水平下降,不過無法證實。)】[6]

還有就是日本版本的故事發生在2633年(日本版本里面提到過隕石墜落的時間是2631年,戰爭是隕石墜落事件的兩年後,所以就是2633年,但是隕石卻墜落在新西蘭旁邊的一個虛構群島——加爾加群島上。主角是Bill Rizer和Lance Bean,而美國版本則變成了“瘋狗”(MadDog)和“蠍子”(Scorpion), 而且是發生在1988年的南美洲瑪雅神廟(美國版本都是說明書裡面說的)。很多玩家都不是很理解這個心態,為什麼日本版本中都是正規的英文名字,美國版本怎麼就變成了外號了呢?於是就很希望能夠有一些當時的背景材料。

至於歐洲版本,由於出於某種顧慮,歐洲版本在21世紀以前一直是機器人,這種狀態一直要到PS2時代才宣告結束。

順便說一下,Contra有一款MSX2上面的移植作品。這個版本有血槽,有水下關卡,但它不是橫板卷軸遊戲,只能一人遊戲。這部作品的關卡數量有很多,16個關卡(除去BOSS當一關的場景)也不知道是不是當年“水下八關”謠言的起點。

這一款遊戲的特色就不用說了,大部分玩過遊戲的人都知道,說說NVCS當年真厚道,一代的關卡六,關卡七,關卡八就是把大型遊戲機上的關卡五的一些要素分散出來獨立做成三個關卡的,大型遊戲機上是沒有的。這種家庭主機上的追加要素的比例還是很驚人的……不像現在的很多移植作品……而且大型遊戲機上的畫面是豎的,相比起來NVCS的橫板畫面的視野也要好的很多。

歐洲的版本其實沒多久就習慣了,人類也不是那麼多,只要不是人類的都沒有發生過變化。但它還是128KB版本的,沒有地圖和故事情節。遊戲看上去很熟悉,所以很快就能夠遊戲通關了。其實歐洲版本的感覺也就是這樣

魂鬥羅,我的最愛致我逝去的流年。


上面說了那麼多,更多說了魂鬥羅的來歷形成和發展。但是更多的是說不了當時的那種體驗,再回不去了那段時光。致我已過去的流年,致我最愛的魂鬥羅。本篇只是個人觀點,謝謝大家的閱讀與評價。


魂鬥羅,我的最愛致我逝去的流年。


魂鬥羅,我的最愛致我逝去的流年。


魂鬥羅,我的最愛致我逝去的流年。


魂鬥羅,我的最愛致我逝去的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