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初心生變,上市公司密集變更募投項目

融資初心生變,上市公司密集變更募投項目

募投項目素來被認為是上市公司未來業績增長的潛在因素,但募投項目的朝令夕改卻成為眼下A股市場的常事,今年以來已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發佈公告,宣佈變更募投項目。

年內474個更改募投項目

3月11日,東方材料發佈公告稱,公司在2017年12月通過IPO募集資金2.87億元,相關資金原本準備用於年產5千噸PCB電子油墨項目等三個項目的建設,不過,3月10日公司董事會三屆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變更部分募集資金用途並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的議案》,決定擬變更募投項目,準備終止年產5千噸PCB電子油墨項目以及市場戰略建設項目,相關資金將調整用於“年產3萬噸環保型包裝油墨、3萬噸聚氨酯膠粘劑建設項目、年產10000噸無溶劑膠粘劑項目”建設以及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像東方材料這樣調整募投項目的A股上市公司並非個案,據統計,2020年以來已有必創科技、長久物流等86家A股上市公司發佈公告宣佈調整IPO或增發的募資用途,涉及調整的募投項目多達474個,相關公司變更用途的募資額度合計高達1139.91億元。

就具體上市公司而言,今年以來東方日升的募投項目變更幅度最大,該公司在2017年通過定向增發募集資金約39.55億元,用於“浙江省寧海縣8.7MW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等28個項目的建設,但在今年1月23日東方日升宣佈上述28個項目或者取消,或者調整為補充流動資金,或者減少原定的投資金額。此外,必創科技、東旭藍天、廣日股份、海鷗住工恆信東方、長久物流等17家上市公司也都在此期間調整了5個以上的募投項目。

三因素刺激募投項目朝令夕改

據瞭解,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對募投項目進行的調整基本上分成兩類,一是不改變原有募投項目的基本框架,只是對其細節進行修正,比如恆信東方將增發募投項目“版權影視作品製作”細化為“《神鵰俠侶》動畫電影的製作出品”。二是對原有募投項目進行顛覆性的改變,比如蘭太實業將原定的“年產20萬噸精製鹽技改項目”取消,而將募集資金全部用於“年產4萬噸糊狀PVC項目”的建設。

在解釋為何要對原有募投項目進行大規模調整時,上市公司大多將原因歸結於“宏觀經濟及行業環境發生變化”,以方大碳素為例,該公司之所以取消“10萬噸/年油系針狀焦工程”項目和調減“3萬噸/年特種石墨製造與加工項目”,將相關資金用於收購考伯斯(江蘇)炭素化工有限公司部分股權,原因便在於“針狀焦市場環境相比於立項時發生了變化”。

除了行業環境變化導致上市公司調整原有募投項目外,複雜的經濟環境也使得部分上市公司不得不收縮戰線,將募投資金專用於補充資金,據記者統計,在今年發生變更的474個募投項目中有137個項目的資金被調整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或者歸還金融機構借款,典型案例當屬蘇寧易購,原本用於“租賃店項目”的60億元募資中,有15億元被用來償還金融機構借款。

另外,有少數上市公司變更募投項目是受地區經濟、政策差異等因素的影響,比如海能實業、山鷹紙業調整原有募投項目的原因都是新項目所在地的運營成本、上下游產業鏈較原項目更有優勢。

變更募投方向有利亦有弊

廣發證券投資顧問王立才認為,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的使用去向一方面關係著公司的發展前景和可持續性,同時也對整個市場的運行效率、資源合理配置以及投資者信心等有重大影響。而上市公司募投項目的隨意變更很可能意味著公司戰略規劃不清,或者在募資時對項目市場調查不足,甚至有公司只是為找項目而找項目,其真實意圖可能只是“圈錢”,即使是因為經濟環境以及行業發展發生變化,也說明公司此前的市場調研和募資計劃並不到位,這將對上市公司的成長預期帶來極大的風險。

光大證券投資顧問周明則表示,募集資金規模是和募投項目是掛鉤的,一旦市場情況有變,相關募投項目就會“原形畢露”。同時有些募投項目的變更很可能導致部分募集資金閒置。在一定程度上而言,這部分募資是多餘的,其對應的股份數量也可以說是多出的部分,而這部分多餘的股本在無形之中就攤薄了每股收益,這顯然會損害投資者的利益。周明提醒投資者,不應將上市公司變更募投項目的行為一概視為負面消息,通常而言,上市公司頻繁變更募投項目、將募投資金用於補充流動資金較容易被市場理解為利空,對於這類上市公司,投資者需加以警惕。若募投項目符合法規要求、符合公司章程,則資金用途變更本無可厚非,投資者可以對以下三類變更募投項目的上市公司予以關注,一是變更後的募投項目有助於上市公司切入新的成長行業或者營造新的盈利點;二是被調整的募投項目本身已經淪為上市公司的“負資產”;三是被取消的募投項目與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關係不大,變更募投項目有助於上市公司集中力量發張主營業務。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凌天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