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案例系列 31 外事 A市和B市買錯機票

酒店案例開篇語

在酒店工作了這麼多年,筆者在日常工作中遇到過很多事情,積累了很多各式各樣的素材,筆者就根據這些素材,記錄了很多關於酒店管理的案例。這些案例都是在酒店日常管理和運營中出現的,可能酒店管理的專業性更強一點,現在把它們陸續寫出來,希望能對酒店人的日常工作有所幫助。

A市和B市

一天下午,有一個出租車司機拉著個老外跑到酒店求助,說他在機場拉了一位外賓,一路上沒法和外賓交流,外賓給他的地址他也看不懂,就跑到了酒店求助。

這位客人是一位來自前南斯拉夫分裂出來的好像是黑山共和國,具體是哪兒忘記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哥們的英語也是沒誰了,憋半天連一個英語短語都說不出來,那溝通是老費勁了。鑑於這個情況,他拿出一個文件來,文件是一份英語的邀請函,是某地的一個生產摩托車的企業給他發的,讓他辦理簽證用的。筆者仔細看了下,這個工廠所在地和筆者的所在地根本就不是一個地方。經過筆者再三溝通,這位外賓是由他們國家飛到了北京,然後再由北京轉機過來的。問題是他在北京轉機的機票是地勤幫他買的,地勤英語也是個二把刀,直接把這哥們給坑了。

為啥這麼說呢?外賓要去的是A市的X區,這裡是B市。A市X區的拼音和B市只相差了一個漢語拼音,按照英語的書寫習慣,地址是從小到大的,結果地勤以為這個地址是B市,給這個外賓直接買了從北京到B市的機票,這可把這個外賓給坑了。

筆者按照邀請函上的聯繫方式,聯繫了對方,對方也在懵逼中,說好的時間,他們沒有等到外賓,派出去接機的人也沒有接到,正在著急。筆者就想為啥他們沒在外賓到北京後和他聯繫嘞,不過馬上明白了,就憑外賓這口語,任憑是誰估計也不能和他進行有效溝通。筆者查詢了相關航班信息,這次是對方廠家直接付了機票錢,請筆者一定照顧好這個外賓,這是他們的大客戶,並一定拜託筆者把外賓送上正確的飛機,這期間的所有費用他們負責。

事兒呢不是什麼大事兒,不過對於外賓和這個廠家來說,確實是夠麻煩的。在幫這兩邊的事兒全部處理完之後,外賓請筆者吃飯,席間筆者覺得這哥們真的是豁達,該吃吃該喝喝,雖然語言溝通不暢,不過連筆帶畫的也能明白個大概。他是他們國家一個有名的摩托車銷售商,全國都有他們的店,他們國家摩托賣的很好,多數都是從中國貼牌進口的,按照他說的,中國貨價格便宜質量好,交貨週期還很短,而且能夠隨意按照客戶要求DIY,雖然他和國內廠家合作了很久,這還是他第一次到中國實地考察,第一次來,不熟悉情況,就讓他碰上了一個不靠譜的機場地勤。

順便說下、這哥們酒量是真好,自己要了一瓶白酒,說要嘗一下本地產的高度酒,一個人把一斤裝的白酒喝光,基本上沒吃什麼菜,果然彪悍。

評:

對於外賓來說,中國是巨大的,中國的所有城市是陌生的。在大多數外國人認知裡,北上廣深是知道的,四川的熊貓是知道的,西藏的珠穆朗瑪峰是知道的,別的就不知道了。在中國有很多地名發音類似,甚至是一樣,音同字不同也是有的。因此各位酒店同行們,在處理類似情況的時候,大家一定要問清楚,別重蹈那個機場地勤的覆轍。


酒店案例系列 31 外事 A市和B市買錯機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