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機是場小旅行,每個機場都是濃縮“小國家”,尾篇


轉機是場小旅行,每個機場都是濃縮“小國家”,尾篇


轉機是場小旅行,每個機場都是濃縮“小國家”,尾篇

相對於歐洲而言,位於地球另一面的東方,也有自己的休閒哲學——新加坡樟宜機場在這方面依然是一個很好的案例。機場為轉機的旅客不僅準備了小型電影院、 5個主題花園,還有航空美術館,如果你再仔細找找,還會發現腳部按摩的機器,沒錯,它就在綠洲休息室(Oasis Lounge)裡。

轉機是場小旅行,每個機場都是濃縮“小國家”,尾篇

轉機是場小旅行,每個機場都是濃縮“小國家”,尾篇

在樟宜機場, WIFI是免費使用,而不像歐洲許多機場那樣只能免費使用半個小時。如果你覺得這些還不夠,而你又有著5個小時以上的轉機空餘時間,那麼,報名參加機場免費的新加坡觀光之旅吧。用上2個多小時,就能看遍新加坡的名勝景點,比如魚尾獅、唐人街和小印度。它連續25年被英國的Business Traveller雜誌評為“全球最佳機場”果然是實至名歸。

轉機是場小旅行,每個機場都是濃縮“小國家”,尾篇

機場與市區之間的觀光之旅,很多時候還需要簽證政策的配合。從今年1月1日起,北京首都機場也開始實行72小時過境免籤政策,這項舉措立刻吸引了一批北京轉機的過境旅客。北京飯店萊佛士迅速捕捉到其中的商機,適時推出了一項特色旅遊計劃:“72小時-魅力北京”。

轉機是場小旅行,每個機場都是濃縮“小國家”,尾篇

土耳其航空則推出了另一項誘人的轉機體驗,如果你在伊斯坦布爾的轉機時間超過6小時(含6小時),並且在伊斯坦布爾停留的時間是在9:00-18:00之間,那麼就可以免費享用他們提供的伊斯坦布爾半日遊或一日遊。伊斯坦布爾實在太過豐富,如果時間允許,誰會錯過這項體驗呢?你所要做的,不過是事先準備好過境簽證,以及提前半小時到達這項體驗的起點——機場的酒店櫃檯(Hotel Desk),它就在國際到達航站樓的星巴克咖啡旁邊。

建築設計美學

儘管機場本身是一座實用功能性建築,但我們還是不難發現,全世界越來越多新建的機場航站樓,開始注重實用功能之外的建築美學。這對於城市本身和每個旅客,都有著另一種審美的意義。

轉機是場小旅行,每個機場都是濃縮“小國家”,尾篇


有著設計美名的哥本哈根機場是典型的北歐設計風格,線條簡潔明快。大面積的玻璃與鋼鐵結構,有金屬、石頭雕塑和抽象派的圖案點綴其間。更多的是考慮採光需要,光線對於北歐漫長的冬天非常寶貴。機場的設計一切從簡,有人說,來到這個童話國度,一下飛機想到的不是安徒生,而是馬裡內蒂的未來派宣言,因為這裡是一派後現代藝術場景。不過你馬上就能看到機場的手寫體中文標誌,這會讓人忍俊不禁:丹麥人是直接把他們的手寫中文,一筆一劃地搬上了機場標誌牌。那感覺對於中國旅客來說,嗯,就像貼滿了小學生的練習本。

轉機是場小旅行,每個機場都是濃縮“小國家”,尾篇


巴黎戴高樂機場的2E航站樓設計大膽、視野開闊,是建築大師保羅·安德魯的作品,這是他設計的第一個機場,當年他29歲。之後他幾乎成了機場專業戶,一發不可收地設計了大約60個機場,迪拜、阿布扎比、文萊、雅加達、大阪關西、上海浦東、海南三亞機場也都是出自他之手。他設計的機場強調機場作為交流的空間的功能——首先機場是兩個交通空間的交流,其次也是兩個城市或兩個國家間的交流。


轉機是場小旅行,每個機場都是濃縮“小國家”,尾篇


轉機是場小旅行,每個機場都是濃縮“小國家”,尾篇


轉機是場小旅行,每個機場都是濃縮“小國家”,尾篇

德國的工業設計聞名於世,慕尼黑機場便是德國人的又一個傑作。機場擁有引以為傲的天井和拱頂設計, 2號航站樓實現了功能和美學上的完美結合,航站樓的玻璃構造和自然採光的氛圍既現代又古樸。穿梭在航站樓中的火車軌道讓人彷彿回到了老式的維多利亞風格火車站。相對而言,亞洲的一些機場更加註重能源節省,吉隆坡國際機場(Kuala Lumpur International Airport)是這方面的驕傲之作——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得到過“綠色地球獎”的機場。


轉機是場小旅行,每個機場都是濃縮“小國家”,尾篇


轉機是場小旅行,每個機場都是濃縮“小國家”,尾篇


轉機是場小旅行,每個機場都是濃縮“小國家”,尾篇

日本建築設計師黑川紀章為它帶來“森林中的機場,機場中的森林”的理念。曼谷素萬那普機場(Bangkok Suvarnabhumi International Airport)的建築由Helmut Jahn設計,屋頂有著隔熱金屬桁架,遮陽散熱,節省能耗,同時又充滿現代氣息。大廳呈現一個特別的管道形狀,機場的庭院裡種滿綠色植物,帶來熱帶風情的同時,也起到調節空氣與溫度的作用。在新加坡樟宜機場,同樣有一面相同作用的“綠牆”,它綿延300米,跨越3號航站樓的出發大廳,上面覆蓋的是藤蔓植物還有階梯式的瀑布。


轉機是場小旅行,每個機場都是濃縮“小國家”,尾篇


轉機是場小旅行,每個機場都是濃縮“小國家”,尾篇


轉機是場小旅行,每個機場都是濃縮“小國家”,尾篇


轉機是場小旅行,每個機場都是濃縮“小國家”,尾篇


當然還有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T3),主樓由荷蘭機場顧問公司Norman Foster設計。這個航站樓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航站樓、最大的民用航空港,比倫敦希思羅機場5個航站樓加起來還要大!外部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傳統文化圖騰龍,內部細節則借鑑了中國皇家花園設計,實現了現代與傳統的結合。不過,它與北京這座城市一樣,最大的特點就是大。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這趟轉機旅行同樣讓你印象深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