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不把員工的“鬧情緒”不當回事

疫情過後,企業開始復工,尤其是受到疫情影響的中小企業更是要奮力一搏,保住企業的同時儘量挽回損失,老闆憋足了勁,然而總感覺員工疲軟,跟不上節奏。這是為什麼?

別不把員工的“鬧情緒”不當回事

問題一:薪資待遇不公平

中小企業管理隨意化問題比較突出,公司制度不健全,或者空有制度執行力不夠強,關係到員工切身利益和薪資更是不公平、不透明。一旦被員工發現同崗不同薪,同工不同酬,感覺自己被欺騙,收到不公平待遇,有的氣憤離職,有的出於生計考慮只能委屈求全,工作熱情驟降,敷衍行事。如果這部分收到不公待遇的人數佔比較多,就會私下相互發洩這種不良情緒,工作效率不言而喻。這個問題的產生是員工的問題嗎?若果管理者管理方式不改變,再換多少員工,還會出現同樣問題。


別不把員工的“鬧情緒”不當回事


問題二:關係員工拖慢整個公司的工作效率

把一個工作效率低的人放在一個工作效率高的團隊,整個團隊的效率會減低;把一個工作效率高的人放在一個工作效率低的團隊,工作效率高的人也會變得效率低下,這就是“就低不就高”原則。如果在一個團隊中出現一個自由散漫的員工,其他員工就會受其不良影響,為什麼乾的多掙的甚至比人家少,工作激情就會減低。慢慢的就會使整個團隊的士氣受影響。


別不把員工的“鬧情緒”不當回事


問題三:警惕花架子員工

人的性格脾性不同,在同一單位會有不同脾性的人,有的員工嘴上功夫了得,不願出力,功勞搶的快,最重要的是善於討領導歡心,自然好處少不了,慢慢的會在團隊裡形成不良風氣,會耍嘴上功夫的都爭先討好領導不願實幹,實幹的人雖然不會玩嘴上功夫,但會帶著怨氣幹工作,整個團隊的效率自然會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