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印度電商到底怎麼玩?

硬核!印度電商到底怎麼玩?

我們先來一起冷靜一下,請不要再拿印度跟中國做比較了,除了人口眾多,這兩個亞洲國家沒有任何共同之處。印度電商幾年以後有可能拿得出手,但是現在,它只是一盤青菜,請不要再肆意鼓吹印度電商市場有多麼多麼好。

我們先來看看中國賣家做印度電商會面臨的問題:

1. 市場容量有限

2019年印度所有電商平臺的銷售總額大概在300多億美元,這個數字相較中美成熟的電商市場而言,甚至不及一個零頭。而這有限的市場容量,大部分都已經被flipkart、amazon、clubfactory(難得有個中國企業做的體量不錯)等平臺所佔據,剩下的被Snapdeal、paytm、meesho和一系列垂直電商等平臺瓜分。跨境電商企業能夠從本土企業中,搶到多少的市場份額仍然是一個很大的疑問。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人均GDP沒有爆發性增長,電商的增長就只能從線下零售市場來搶,能搶到多大份額要看供應鏈、基礎設施和用戶電商消費習慣的發展情況,所以結論就是印度電商市場容量有限,增長率可以(20%-40%是有的),但是絕對不會在短期內有爆發性增長。

2. 客單價相對較低

印度市場客單價較低,實際的運營成本較高,很多電商企業在印度的發展步履維艱,平臺長期處於虧損狀態,如果沒有資本的持續注入,整個平臺的發展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客單價低主要受制於印度人均GDP仍然處於一個較低水平的影響。印度目前人均GDP約2000美元,按照印度的整體GDP增速穩定在6-7%之間計算,相對保守的預測,2025年時,印度人均GDP將達到4000美元,能達到2016年中國人均GDP的一半左右水平,這還沒有計入印度貧富差距過大的因素(印度是一箇中產缺失的國家,絕大多數還是窮人)。從實際消費特點來看,印度廣大城市的消費者還遠未到消費升級的階段,即便收入在印度屬於中上游的家庭,在選擇購買商品時首先考慮的仍舊是價格而不是品牌。

目前來看,印度跨境出口平臺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有兩條,一條是走低端路線,把本國低端產品貨運到印度去賣;還有一條,就是走小米路線,在有限的價格內,追尋極致的性價比。但是對於一些中小電商平臺而言,變成下一個小米並沒有這麼容易。(並不是說高品質高客單價產品印度就沒有市場,一定有,但容量有限,想做大做強難)


3. 貨到付款以及退貨率問題

退貨率和貨到付款始終是新興市場的常見表現,印度也不例外,雖然印度經濟總體體量較大,但其人均收入水平不但低於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甚至低於很多非洲國家。

較低的經濟發展水平導致印度當地大多數人的付款習慣依然停留在現金支付階段(平均電商COD支付佔60%以上),而貨到付款的支付方式,對於很多電商平臺而言,既要承擔上游供應商的貨款,又要承擔一定的物流配送費用(對於跨境電商企業而言,這塊影響更大),從而對於平臺的經營性現金流造成很大的壓力。

由於印度基礎設施不完善、交通不便、地址系統混亂、消費者履約成本低等因素影響,退貨率較高,一些電商平臺的整體退貨率甚至達到30%,面對較高的退貨率,很多電商賣家難以維持經營紛紛退出電商平臺。

綜上,如何引導用戶使用在線支付,以及解決平臺退貨率高的問題,對於印度跨境出口電商企業而言也是一大挑戰。

4. 活躍用戶與復購率之謎

印度電商到底有多少活躍用戶早已成為一個謎了。按照2017年印度排名第二的電商Amazon GMV30億美金倒推的話,活躍用戶可能就在5000萬到1億左右,如果用較高的標準去衡量,願意去多次購買的活躍用戶可能就在5000萬左右。除了活躍用戶的問題外,復購率偏低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消費者受到折扣驅動的偏多,主動復購者很少,促銷活動對於用戶的留存作用不明顯。

從印度的電商平臺瞭解下來的情況來看,目前一個新增付費用戶的獲客成本在10美金左右,而電商平臺一個單子的單均價一般在25美金左右,這意味著,對於電商平臺而言,一個新用戶產生的訂單收入,有時候會覆蓋不了成本(成本項包含採購成本、物流成本、獲客成本等),如果一個電商平臺不能保持一個較高的復購率,那麼做得越多,往往可能會虧得越多。

5. 跨境電商物流,相較本地電商而言要慢

在印度,通常情況下,印度網上購物的物流速度是:一線城市物流平均2-3天,但在二三線城市,則需要5-10天時間;如果是在相對偏遠的地區或農村,送貨週期更長。

由於跨境電商在物流方面,存在著報關清關等業務操作,因此在物流時間方面,要慢於本地電商且不穩定。考慮到在網購上,物流時間也是影響到用戶體驗的關鍵方面,因此對於跨境電商而言,如何“提速”也是重要之舉。

6. 稅務問題多,且政策越來越不友好

印度稅務合規成本高,如果一開始就完全正規的操作,而且還要回款到中國(繳納利潤所得稅、出來也要繳稅)的話,那麼理論上賣家的產品在價格上毫無競爭力可言。在印度的線上是要交稅的,但是印度的線下是可以選擇現金交易不交稅的,線上和線下的價差沒有很大,同時印度線上的賣家又不能是個人,必須是公司。所以真實的情況是,印度線上的賣家大部分是線下有店的,所以線上渠道仍然要分攤店租成本,這也進一步導致印度電商的價格優勢並不明顯(國內頭十年淘寶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先讓市場繁榮了再說,印度這邊本來稅制就是跟銀行賬掛鉤的,只要你走了銀行賬你就得交稅,18%的GST不少)。

個人建議是在印度做電商,日單量或者目標日單量沒過萬單,不需要著急合規,先做起來賺到錢了再說。印度這個國家本身就是一個“全民灰清、全民洗錢”的一個國度,很多貿易商都是灰清避稅的,電商賣家也可以通過灰清買票的方式避稅(此處有風險,實施需謹慎)。

7. 落地運營問題

中國過來的電商產品,實際上印度人運營的更好,比較知名的例子就是風靡印度的boat耳機,就是由於深圳雅樂電子代工,boat音響由深圳尊特數碼(瞭解過尊特的音響產品,非常貼合印度市場用戶習慣,大多款式都是boat直接包模包銷)供貨,但是雅樂電子自己用一模一樣質量製造的產品,在印度卻根本賣不動,我覺得這一條是很重要的一條,做電商一定要考慮清楚自己的優勢,不要自己在印度人有優勢的地方去和印度人競爭,要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

如果不能在印度落地運營,會對於選品、末派物流遞送和退換貨處理產生很大的問題,單一個售後客服就非常關鍵,既可以提高品牌的用戶體驗感,又可以提高物流簽收率、降低退換貨率。

硬核!印度電商到底怎麼玩?

問題說了一大堆,估計很多賣家的心已經涼了半截,估計很多人會罵我這是唱衰印度電商,哈哈哈!其實不然,悲觀的人往往正確,樂觀的人往往成功!這篇文章的目的是讓很多盲目進入印度市場的小白清醒,讓一直看好印度電商的賣家少走彎路!

跨境電商做的生意本質就是:低買高賣——以較低的價格進貨,然後以較高的價格賣出,並從中賺取差價。很多人把這個過程裝飾的冠冕堂皇,但不好聽的說,其實就是做“倒爺”、或者“二道販子”的買賣。高端的最後可以做成品牌,具有品牌附加值和溢價空間;中端的可以利用渠道信息差或者文案、包裝的提升,把同樣的產品價格賣的比別人高;低端的就是可以利用強大的中國供應鏈簡單找到有差價的產品,賺錢匯率差和市場差價。在倒買倒賣的生意中,如果配上好的文案策劃,品牌包裝,並從語言,內容,到視覺進行規劃設計,以及對用戶在心理的正確把握,那麼這件產品,還將會產生巨大的溢價空間。

我們做電商最重要的有四點,他們分別是:

第一:產品

第二:渠道

第三:運營

第四:供應鏈

其實不論做線上還是線下,B2B還是B2C,都是圍繞上述四大點來展開。如果範圍在縮小一點,其實就圍繞下面三大點來展開,即產品、流量、變現。那麼我們就從這些角度看看印度是電商生意該如何做:

1. 供應鏈決定產品,基礎設施決定物流。電商行業高速發展的前提一定是強大的供應鏈提供豐富和廉價的產品,基礎設施的完善最大化降低物流成本。

印度3C數碼產品基本上都是中國貨,時尚品類的服裝配飾,鞋類供應鏈的優勢在皮鞋,其他鞋類全部依賴從中國進口,印度的運動鞋休閒鞋品牌全部從泉州,溫州和廣州下訂單,小商品幾乎依賴義烏,且這些產品很多都是灰清到印度,我們能做的就是產品差異化和降低成本。

我們的貨源有3個:1、國內貨源,傳統貿易和印度生意人的特點決定了傳承渠道產品款式更新慢,電商更靈活可以更多更快嘗試新奇特款式;2、東南亞也分佈著大量的中國工廠,有一個優勢就是關稅稅率比中國要低,劣勢是普遍都是代工廠,訂單式生產,適合成熟爆品;3、印度本地貨源,除了華人電子產品、服裝、燈具工廠之外,印度本地也有很多基礎產品工廠。

解決了貨源問題,前期可以借用殼公司的方式灰清、買票、回款,這樣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其實個人最看好印度電商解決供應鏈最好的模式是去做B2B,做供應鏈,給線下零售店供貨,拓展足夠多的零售店,這樣從中國集貨的成本才是可控的(很多創業者嘗試過,雖然失敗了,但是不意味著這個模式的失敗)。一般中印貿易的邏輯是印度進口商從中國批發市場拿貨(品牌商直接從工廠下訂單),然後集裝箱海運到印度,清關之後貨物集中進入幾個一線大城市的批發市場,然後通過各級批發商層層分銷,最後到零售終端。所以,對比一般在中國的拿貨成本價,最後在印度零售價通常都翻了三五倍。誰能把這個傳統貿易的成本壓縮下去,抓住印度最主流的夫妻零售店,誰就有可能成功。解決供應鏈者,得印度。

2. 第三方平臺開店,優勢是見效快、簡單、客戶信任度高;劣勢是避稅可操作性弱,受平臺約束性強,價格透明、競爭激烈、體量不大,更適合有單一品類優勢品牌賣家去做。

獨立站,優勢是流量自取,比價空間小、溢價空間大,主要受流量渠道約束,可以積累自己的用戶池;劣勢是見效週期長,信任度低、流量轉化率較低、營銷佔比較高,對運營團隊要求較高、鏈條較長,只適合有經驗、有資源的獨立站賣家做。

獨立站可操作性空間大,平臺銷售明細、購買發票比較靈活,不像平臺開店發票都是平臺已經開好的,很難操作,獨立站買票容易,第三方平臺相對弱勢一些

3. 團隊補充印度當地人才

由於跨境電商企業,在業務發展過程當中,免不了要和當地政府、海關、企業等組織打交道,因此尋找熟悉印度市場合適的人才,懂得印度的風土人情,懂得管理以及談判,能夠和當地人打交道,這對於跨境電商企業的發展將會大有裨益。至於運營人才的話可以外派國內有經驗的去印度帶團隊,客服售後團隊在印度一定要配,後期記賬報稅財務團隊也要培養自己人來做。

4. 通過搭建海外倉的方式,提高配送速度

隨著印度買家對跨境電商購物體驗的品質要求逐漸提高,海外倉模式逐漸成為企業成長核心。目前主流的物流方式普遍存在配送慢、清關慢、易丟包、退換難等核心問題。而海外倉通過海外提前備貨的形式,一方面縮短了配送時間,提升客戶滿意度,有助於擴大產品銷量。另一方面,有助於企業實現本地化,提供完善的售後服務,實現退換貨、與本地維修,極大的提升海外買家的購物體驗。

不過海外倉對於跨境電商平臺而言,庫存壓力大、存儲成本高、資金週轉不變,對企業供應鏈管理、庫存掌控要求比較高,前期可以選用成熟的第三方海外倉。

5. 要有打持久戰的心裡準備

目前印度電商市場的情況是,沒有一家電商平臺是賺錢的,所有的玩家目前都是在一個花錢砸市場的階段,所以對於跨境電商企業而言,如果你是抱著賺快錢的心態去做這個事情,那註定會是一場失敗。決心解決新興市場電商的各項頑疾,處理好清關,運輸、倉儲等各項問題,確保流程順暢,銜接順利。做好印度市場長期耕耘準備,不以賺快錢為目的,要著眼於未來的長期穩定盈利。

最後代友送印度賣家一個福利:

① 提供印度電商整體解決方案——

② 提供印度實體,可用於清關、收款、回款(免費,沒看錯!)

③ 提供海外倉,包括貼換標、入庫、打包、發貨(極低價格)

④ 提供末派服務(有合約價,極低尾程物流價格)

⑤ 提供客服支持、物流軌跡查詢、訂單異常跟蹤等(ERP系統免費)

⑥ 提供財會支持(免費)

⑦ 介紹頭程灰清服務(免費)

零佣金!想知道朋友靠什麼賺錢的歡迎前來騷擾!此方案最適合獨立站賣家,絕對市面上性價比最高、切實可行的方案,對於賣家來講只需要做好自己的產品、運營和流量即可,印度最坑的環節可以有個緩衝慢慢去了解,感興趣的賣家歡迎加文章底部我個人微信垂詢!

\u001f�\u001e�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