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的孩子,背後都站著會捧場的父母

小女兒畫完一幅媽媽的肖像,覺得沒畫好,很難為情。媽媽趕緊各種解釋,拼命鼓勵孩子,旁邊的爸爸笑得趴下。

有這樣一個捧場的媽媽,孩子是幸福的。01這世界上有一種愛,叫給孩子捧場。孩子畫畫得不好,但努力了同樣值得表揚;孩子的夢想很大,依然值得尊重和鼓勵;孩子愛犯錯誤,有點調皮,但他心地善良有愛,也是媽媽心裡獨一無二的好孩子......《偉大一步:尼爾•阿姆斯特朗》中提到一個故事,6歲的小阿姆斯特朗認真地對媽媽說:“媽媽,我要到月球上去!”聽到孩子異想天開的話語,媽媽並沒有給孩子潑冷水,反而微笑地對孩子說:“好啊,只是你別忘了從月球上回來,回家吃晚飯。”母親對他的鼓勵和誇獎,也讓他更加堅定了夢想。做父母的,都應該像這樣以尊重、引導、支持的態度對待孩子幼小心靈的任何創新和嘗試。這種發自內心地表達欣賞和愛,對孩子的自信和成長非常重要。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類最深處的需要,就是感覺被人欣賞。”捧場的父母,能看見孩子的問題,也能看見孩子努力和掙扎。

自信的孩子,背後都站著會捧場的父母

02去年網上有個很有意思的話題:連續50天被誇獎的女孩子,真的會變美。

自信的孩子,背後都站著會捧場的父母

日本一檔綜藝上播出了這樣一段實驗:節目組邀請了幾個內向、不自信的女孩,讓身邊的人每天在她耳邊說彩虹一樣的讚美之詞。堅持50天后,這些女孩子變得精神很多,笑容燦爛,整個人的氣質真的變化很大。這就是欣賞的力量,反之,一個人如果身邊充滿了貶低的聲音,很容易就變得萎靡起來。孩子亦然,每個孩子都想聽到來自父母的正向反饋。曾在幼兒園門口,看到一個孩子一身汗地跑向媽媽,興奮地說:“媽媽!媽媽!我們班今天平衡車比賽贏啦!”媽媽一臉驚喜地蹲下來抱起孩子:“真的嗎!那你肯定玩得很認真!太好了!媽媽晚上做好吃的慶祝下!”不一會兒,同班的另外一個孩子告訴來接他的奶奶這個消息,卻被奶奶扯著衣服問:“有什麼用!你看你,衣服搞這麼髒!”這孩子瞬間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樣,蔫了。孩子的快樂很簡單,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小心翼翼地捧在手裡,希望父母能看見,得到他們的肯定。遺憾地是,大人要麼看不見,要麼看見了潑冷水。心理學家史金勒通過動物實驗證明:因好行為受到獎賞的動物, 其學習速度快,持續時間也更久;因壞行為而受處罰的動物,則不論速度或持續力都比較差。是惡言,還是善語,帶來的結果是截然不同的。03

與捧場相反的是潑冷水、挖苦打擊、挑刺。曾有一位網友留言,她從小就很喜歡畫畫,讀小學時,班上出黑板報、六一兒童節的畫展、學校的繪畫比賽,總能看到她的身影。有一次畫畫得了獎,她很開心,放學跑回家告訴自己的父親,結果父親冷冰冰地說道:”不務正業,你念書有這麼下功夫就好了!”媽媽也在幫腔:“是啊,畫得再好有什麼用?考試能加分啊!”父母經常的潑冷水,導致她成長的過程中,內心裡的自卑情節根深蒂固。

自信的孩子,背後都站著會捧場的父母

中國父母有一個習慣,生怕誇兩句孩子,孩子就驕傲,即使別人誇孩子,也要擺著手道:“一般般,一般般。”孩子對自己的認識,一開始是來自外界的評價,包括家人、老師和同學,其中父母是最早、最頻繁接觸孩子的人,評價也最為重要。父母長期反覆地用負面語言刺激孩子,孩子在潛意識裡就會深受影響,甚至認同父母所說的。父母的話能給孩子開一扇窗,也能給他關上一道門。作家三毛寫信給父親說:“我一生的悲哀,不是沒有賺得全世界,而是請你欣賞我。”喜歡潑冷水又不會捧場的父母,孩子可能需要用一生去追尋一聲肯定。04寫到這裡,有朋友就要說:“行,那我每天都誇孩子、吹彩虹屁!”我想說的是,任何的欣賞、讚美,都應該是真誠的,是發自真心的捧場,不是華而不實的吹捧。楊瀾曾說:“中國文化對當面讚美有所不屑,真誠適度的讚美是最好的社交潤滑劑,跟拍馬屁是兩回事。”深以為然。讚美最關鍵的點,就在於足夠真誠,儘量讚美具體的事實,加上表情和動作,讓孩子知道,你是打心眼裡欣賞他的。孩子做得好,你就真誠地誇誇他;孩子做得不好,你也要相信,這不是他本意,我們要給他們信心,去面對和解決這些問題。

當孩子學習遇到困難、有低落情緒時,爸爸媽媽應該鼓勵孩子,“你能行!”、“加油!”、“別灰心!”、“再試一試!”;當孩子遇到挫折及時安慰、幫助他分析原因、鼓勵他繼續努力、相信他能成功!有一首英文歌《you raise me up》,歌詞寫得特別好:“你鼓舞了我,我能傲立群山之巔;你鼓舞了我,我敢勇闖海暴之險;我變得更強,只因藉助了您的肩;你鼓舞了我,我超越了自己的從前”。問題再多的孩子,也等著父母去發現、去理解,並以孩子需要的方式來幫助他們。宮崎駿說:“父母對子女真正的愛,是理解、欣賞、和鼓勵。”多給孩子鼓勵,少一點打擊,別吝嗇欣賞的眼光,孩子在未來的路上才能走得更有信心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