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瓶38度的白酒居然是“凍”出來的

“無風三里香,有風香十里。”歷史上的張弓集曾經作坊林立,酒幌飄動,酒氣升騰。

中國第一瓶38度的白酒居然是“凍”出來的

“東西南北中、好酒在張弓!”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著名相聲演員馬季先生這句在央視的廣告語響徹大江南北。說到張弓,不得不提低度白酒。張弓對於中國白酒行業最大貢獻就是其發明了低度酒釀造技術,開創了中國低度白酒的先河。1973年,張弓酒廠應用低溫冷凍技術率先研製成功38度張弓酒,引起了中國整個白酒行業的轟動,各廠家紛紛效防。

中國第一瓶38度的白酒居然是“凍”出來的

上世紀70年代,中國白酒度數大都為高度酒,而世界上其他國家蒸餾酒的度數大部分都在40度左右,這給中國白酒出口帶來阻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同時推廣中國白酒品牌,國家提出了開發低度酒目標規劃,改變中國白酒形成的“燒刀子”、“悶倒驢”的傳統印象。由此,全國各地開始了低度酒的研發。

中國第一瓶38度的白酒居然是“凍”出來的

當時,時任張弓酒廠副廠長兼總工程師的郭宗武老先生,為響應周總理“把高度酒進行降度”的號召,經數百次實驗,採取冷凍過濾的工藝,最終攻克白酒低度化的技術難題,終於在1973年底研究成功了38度張弓酒。

中國第一瓶38度的白酒居然是“凍”出來的

“那時候很多酒廠都在研發低度酒,但都做不下去。白酒降度,最大的問題就是酒體渾濁和口味寡淡,當年我爺爺也是研製了好幾年時間,嘗試了很多次也沒找到突破點。”郭宗武的嫡孫、張弓酒業總工程師郭廣闊回憶說道,由於當年條件有限,沒有先進的檢測儀器來分析原因,郭宗武老先生帶領的團隊只能通過一次次的嘗試找突破,直到一次不經意的發現。“當時是在冬天,嘗試釀出來的低度酒還是酒體渾濁嚴重,一看不成功,我爺爺就把酒放在靠近門口的桌臺上沒再理會,結果第二天發現,酒體渾濁更嚴重了,但放在溫度較高地方的酒沒有變化,是不是可以通過低溫把酒中的雜質過濾出來呢?”郭廣闊繼續說道,知道原因的郭宗武老先生把酒體送到當時的寧陵冰糕廠,因為當時只有那兒有冰箱,然後降溫到零下15℃至18℃,等白色絮狀物大量形成後,用脫脂棉進行過濾,最終使得38度以上的酒樣都達到了無色透明。中國第一瓶低度白酒就這樣誕生了。

中國第一瓶38度的白酒居然是“凍”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