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批《安家》懸浮劇,但我不同意

前幾天人民日報轉載工人日報的一篇評論文章,題目為《演技派救不了懸浮劇》,批判了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安家》《完美關係》是懸浮劇。

最近,孫儷搭檔羅晉的《安家》、黃軒攜手佟麗婭的《完美關係》以行業劇之名登陸衛視頻道,然而觀眾們卻像對待前不久靳東的《精英律師》一樣,把它們統統劃入“懸浮劇”。即使主演們頭上頂著影后視後、影帝視帝的名頭,也沒能扭轉國產職業劇“拍一行,毀一行”的一貫作風。

人民日報批《安家》懸浮劇,但我不同意

文章截圖


該文為《人民日報》轉載《工人日報》的文章,雖非原載,也可以說是官方親自下場撕了。


人民日報批《安家》懸浮劇,但我不同意

文章截圖


以上原文大篇幅內容,我認為主要在批評《完美關係》,因為確實與《安家》不符。

直接點名批評《安家》的部分是說:前三集還行,從第四集開始和“房產中介”沒關係,開始講原生家庭問題、三角戀、婚外情等,職場故事變成了情感劇、瑪麗蘇劇。

因此把《安家》一塊兒歸為懸浮劇。這我是不同意的。

人民日報批《安家》懸浮劇,但我不同意

首先,我認為透過房中介講各種家庭問題是沒問題的。

《安家》劇裡主題很明確:中介不僅是賣房子,更是關係一個個家庭的幸福。觀眾要看的本來就不是買房子本身,利率怎麼算?貸款怎麼申請?合同怎麼籤?這些問題很“房中介”,但有什麼好看的嗎?我們想看的不正是房子賣賣背後,這些現實的家庭故事嗎?如果要說裡面演的故事狗血,我倒覺得生活本身比這狗血多了。

還有就是,如果僅僅是把“房中介”這個職業放大了真實展現,大家都懂,肯定有一些見不得光的潛規則,到時候又該說這個劇三觀不正了。拍出來積極陽光的一面,又有人說不真實。但我相信,這個行業裡肯定有拼命努力、正當賺錢的從業者。

《安家》我是偶然間被“安利”的,衝著女主是孫儷去看了,然後就被吸引了,一直在追看。

平時我是不怎麼看國產劇的,確認“懸浮劇”太多,甚至“玄幻劇”不少,看多了容易懷疑智商。《安家》也有缺點,比如時常有主角光環,有些劇情讓人覺得脫離實際,還有一些角色的設置實在令人厭煩,但整體來說我覺得《安家》是一部好看的劇,也是一部用心的劇。

(1)人物塑造是到位的

先說說孫儷飾演的女主角房似錦,一個有著令人同情的身世,一路從山村奮鬥到大城市打拼立足的逆襲者。她的家事看著是很狗血,繼樊勝美、蘇明玉之後,又一個令人又憐又氣的家庭。她從家庭、社會的底層,一路通過自己倍於常人的努力,成為一個經濟獨立、氣場強大的女強人。許多細節對這個人物進行了很好的塑造。


人民日報批《安家》懸浮劇,但我不同意


  • 沒有任何背景的房似錦,全靠自己努力一路攀登,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無比努力、敬業。房似錦的身上有個細節,手裡永遠拿著一把傘,是為了帶客戶看房時幫忙遮陽擋雨。從她徒弟小樓口中還知道,房似錦會專門為客人準備依雲礦泉水,不僅體貼還讓對方覺得被重視(向公館那一集,房似錦也體貼地給測量工人遞了礦泉水,就只是普通的崑崙山)
  • 工作服是房似錦與靜宜門店老員工的一大沖突,房似錦認為這群員工不穿工作服、自由散漫,而她每天都穿著一樣的整齊制服,“一看就是個房中介”,她認為這樣是專業的體現。而且常年穿制服也不必花心思、花錢去置辦服飾了,很省錢。這從她在櫥窗外向往絲巾、捨不得買皮鞋等細節有體現,符合她的人設背景。
  • 房似錦揹負家裡的經濟負擔於是自己特別節省,還有個細節是她去找向公館那一集,徐文昌叮囑她晚上要下雨,打車去看房子。她嘴上答應得好好的,最後還是騎著自己的電瓶車,寧願淋浴。結果感冒了。
  • 房似錦在單位是作風嚴厲的剽悍女強人,面對客戶卻是畢恭畢敬、小心翼翼,比如劇裡第一個客戶海清飾演的婦產主任,房似錦上門陌拜時的客氣、上門拍房子照片時的熱絡、關心,簡直就是她性情的極端另一面,而這,不正像收斂起自我、面對金主爸爸時的我們嗎?
  • 房似錦的兩面性還表現在她對上級翟雲霄的反應。她接翟雲霄電話時總是很小心、謹慎,生怕說錯一句話;問她工作表現時特別認真地彙報。跟翟雲霄面對面時,心理明明不認同翟雲霄對徐文昌的做法,也不敢理直氣壯地反駁只是弱弱地說了一句:這樣不太光明磊落。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體會,如房似錦這樣從卑微的位置一點點爬起來,而且沒有任何背景、沒有一絲退路的人,總是很謹小慎微,不敢有半點差池。這一點,也是刻畫得很好。


人民日報批《安家》懸浮劇,但我不同意


  • 關於房似錦的人物特質,還有一個細節也很有意思——她食量特別大,而且吃相一點不優雅。早晨去閆叔的包子鋪買早點,每次都要兩人份,2個包子、2杯豆漿然後坐在辦公桌前咔咔兩口就吃掉了。驚呆辦公室眾人。他們在背後議論房似錦果然是小地方出來的人。房似錦吃徐文昌煮的面也是,特別豪爽。徐文昌感嘆她很真實不做作。作為一個熱愛做飯的人,也許這也是房似錦打動徐文昌的一個點吧。


人民日報批《安家》懸浮劇,但我不同意


再說說其他配角。安家天下靜宜門店的員工,人設挺真實的,每個角色也塑造得活靈活現。他們並不是擺設似的配角,每個人都展現出了自己的特性,也通過各種細節刻畫展現出來立體的人物故事。

  • 門店一直的金牌經紀人王子健,腦子聰明、業務能力強、也努力,劇裡一開始就鋪墊了他夜裡還在維護客戶發微信,後來帶看房的細節也展現了他敬業的一面。
  • 小地方來的、長了一張比實際年齡蒼老許多的臉、省吃儉用的小樓,我身邊就有這樣的同事,也遇到過這樣年紀輕輕的中介。


人民日報批《安家》懸浮劇,但我不同意


  • 重點大學畢業、總部下派一線鍛鍊、家裡各種關心照顧的985,也很真實。尤其是媽媽問錢夠不夠用、大老遠寄一箱零食這樣的細節,作為從求學到工作一直在外漂泊的人,感同身受。
  • 說話不得罪人、辦事“偷奸耍滑”的老油條,哪個公司又沒有呢?
  • 我個人覺得塑造得不是很好的兩個角色,徐姑姑和朱閃閃,一個太“聖母”了,一個太傻,覺得有點假,但並不討厭。


人民日報批《安家》懸浮劇,但我不同意


要說這個劇是大女主,可能是吧,但是也花了不少篇幅去展現這些小人物的直線故事,也是一個個房中介人的真實生活。

(2)劇情起承轉合自然、有鋪墊、人物能看到成長

看了前面幾集有人說房似錦的人品有問題(撬單、不管不顧客戶家庭潛在問題、對下屬兇狠等),進而覺得這個劇的三觀有問題。

大家可能偉光正或者偶像劇看得比較多,主人公都特別完美,尤其人品瑪麗蘇、傑克蘇。但現實生活中哪個人又沒有自己的毛病呢?尤其職場中,我們的同事、領導,基本跟你志同道合的,也有讓你看不慣的毛病或者發生衝突的時候。所以沒必要要求一個劇的人物必須是完美的,而且其實這種不完美正是創作的空間,一個人物需要隨著一部劇的進展而成長。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通過與團隊的相處,房似錦對待工作、對待他人的觀念受到影響、得到了改變。(比如以前只管買房子,絕不管閒事;後來寧願被上司被客戶罵,也要幫助江奶奶。)

當然角色之前更是互相作用、互相影響,比如:在房似錦的嚴格要求、以身作則之下,靜宜門店的人從著裝、到工作作風、到實際業務開展,都有了很大改變。而房似錦也不再只穿她那件板正的中介制服了。


人民日報批《安家》懸浮劇,但我不同意


還有穿插起來的家庭故事,基本上都有頭有尾,從劇情設置上看比較精彩,而且前後有鋪墊和呼應,劇情推進很自然。舉個例子,最近很虐心的江奶奶宋爺爺故事,房似錦去看奶奶發現奶奶已去世,居委會阿姨同她交流了幾句話,並且隨口帶了一句“前兩天陪江奶奶做公證的時候精神還很好”,就為後面江奶奶已把房子捐了做好了鋪墊。

這類細節鋪墊做得很豐富,不一一列舉

人民日報批《安家》懸浮劇,但我不同意


(3)情感剋制與演員演技

早知道徐姑姑和房似錦會好上,前面兩人合租的劇情推進有點刻意,不過後面兩人日久生情的刻畫以及直到快四十集了還沒有正兒八經的表白,情感處理可以收很剋制了。終於不用看霸道總裁愛上我,或是酩酊大醉歇斯底里告白的戲碼了。含蓄剋制的情感,更符合普普通通的國人。


人民日報批《安家》懸浮劇,但我不同意


另外真的還是要誇誇孫儷的演技,非常到位。有幾個鏡頭印象很深:跟徐姑姑講起自己不堪過往時的身體姿態,潘貴玉找上門大鬧時、一個人坐在工位上的生氣、委屈、無奈,面對江奶奶、宋爺爺遺照時的撕心慟哭……真的非常動人。

其他演員也基本上沒有偶像劇裡的尷尬表演(張乘乘除外)。

人民日報批《安家》懸浮劇,但我不同意


最後說說“三觀”問題。官媒說了,要看到主角為了成功付出的等值勞動,看到他們真實的生活狀態和工作流程,作為上班族,那些值得回味的、值得驕傲的、值得紀念的辛酸苦楚。說實話這部劇裡我看到了,而且聯想到了也曾拼命努力的自己。


(我是傳播學研究僧小馬,這是我觀察世界的筆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