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臨床醫學專業要讀幾年?畢業後只能當醫生嗎?

臨床醫學這門專業是一個永遠不可能缺失,從古至今都必然存在的專業。人類一生不可能沒有病痛,這就意味著醫生的必然存在。我們學科的發展致力於人類生命事業,致力於讓人類壽命儘可能延長,讓人活得更有尊嚴更有價值更少痛苦。


2020年高考:臨床醫學專業要讀幾年?畢業後只能當醫生嗎?


一、師兄師姐學習經驗及建議

1. 五年制(本科)

(1)學習本專業的體會

中山醫學院是中山大學最負盛名的學院,也曾是附屬專業最多的學院之一。

由於醫療體制的不斷改革,各大醫院對學生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故學院的招生政策亦隨之調整。

從2011年起,臨床醫學專業已是大類招生,不再細分眼視光學、麻醉學、醫學影像學等小方向,2013年招生又將醫學檢驗系歸入大臨床,是故現在中山醫學院招生僅餘四個專業——臨床醫學八年制、臨床醫學五年制、康復治療學和法醫學。

其中,臨床醫學和法醫學是中山醫學院的特色專業,分別名列全國各大高校之第五、第六,因此中山醫的學生畢業後無論是留廣東,還是去外省繼續讀研都是很有優勢的。

且學院為臨床專業的學生提供了非常多的交流機會:八年制可以去國外實習,五年制也有去臺灣交換或者交流學習的機會。

此外,每年第三學期,學院都會請加拿大的風溼科醫生(外教)來講課、帶見習,各種學習資源頗豐。

由於本人是臨床醫學五年制的學生,故本文主要從五年制的角度出發寫作。

如今,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起碼都要有碩士學位才能找到工作,大城市(如廣州)基本都需要博士學位。

因此成為醫生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本科畢業後沒有三五年的臨床經歷是很難積累到足夠經驗的;而醫生這個職業也不如大家想象中的那般“懸壺濟世”,很多時候醫生的工作和其他職業一樣,千篇一律。

另外,雖然醫生的社會地位很高,但絕大多數人都忽略了與付出不成正比的低收入與勞苦程度。

實習階段,忙的時候三天就要值一次夜班,第二天下班的時候整個人連走路都是飄的。

事實上,臨床醫學專業到了大四,七科或者九科聯考的時候就已經很辛苦了,很多人直接通宵的。

因此,選擇這個專業意味著你要比別人付出更多,卻不一定能收穫更多的物質財富。

2020年高考:臨床醫學專業要讀幾年?畢業後只能當醫生嗎?

(2)課程學習感受

臨床醫學系的課程,分為基礎課和臨床課兩部分。大一、大二學基礎課,大三開始逐漸步入臨床課的學習。

基礎課從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開始,到後來的微生物、免疫,然後逐漸過渡到半基礎半臨床的診斷、病生、病理,最後再到真正的臨床課,如內科學、外科學、婦科學、兒科學。進入大三,學業頓時變得繁重,臨床課課程相對會多些。

學習臨床課的關鍵在於臨床思維的建立,簡而言之就是要把書本上描述的各章節的疾病之臨床表現診斷治療等的總綱自己悟出來,然後印在腦子裡,然後要對這門學科有一個整體的觀念。

醫院的臨床治療是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的,因此臨床課的學習除背書外,更需要你去理解、感悟一個疾病,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具體課程學習情況如下:

解剖學,最基本的醫學課程之一,大學本科中接觸到的第一個醫學課程,神秘而複雜,甚至可以說有些畏懼。

系統解剖學需要觸摸一個個標本,記憶一條條脈絡神經,十分考驗你的腦力;

局部解剖學需要親自動刀,在冰冷而神聖的大體老師身上尋找那人體的奧妙,需要你精湛的刀工,更加需要記住一些細緻的結構,也更加需要你的記憶力超群。

解剖學是醫學的基礎,沒有解剖學就沒有醫學,這是恩格斯說的,事實也是如此—— 一個好的外科醫生必備有好的解剖學能力。

生理學及病理生理學,也是最基礎課程之一,前者是介紹正常人生理狀態下的規律,而後者則是介紹人在病理狀態下的規律,探尋疾病的源頭機制。

只有懂得了正常,才能知道異常是什麼;只有懂得了原因,才能知道如何阻斷結果的出現。

學習這兩門課程,對於日後內科疾病的診斷治療有著重要意義;而這兩門課程的發展,也必然推動一種或多種疾病的治療以及預後的改變。

學好這兩門課程,除了要有良好的記憶力,還需要有紮實的理科基礎以及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

此外,此課程還設置了配套的探索實驗,培養了我們的探索科學奧秘的精神以及動手進行實驗的能力。

生物化學, 內、外、婦、兒科學等略。

2020年高考:臨床醫學專業要讀幾年?畢業後只能當醫生嗎?

2.八年制(本碩博連讀)

課程學習感受

臨床醫學八年制是一個漫長的學制。當然,八年比起從臨床醫學五年本科加上五年碩博連讀來得要短一些。

在社會對醫療行業期望越來越高的今天,選擇醫學專業需要自己有明確的信念。

國內最早設立臨床醫學八年制的是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在國內一直非常有特色。從2000年起,教育部開始批准其他高校開設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現在共有包括協和在內的十餘所高校具有辦學資格。

八年制的辦學原則是“八年一貫,整體優化,加強基礎,注重臨床,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目標是培養具有醫學博士專業學位的高層次、高素質的臨床和科研人才。

由於醫學課程太多,只做簡要介紹。各高校間的培養方法略有不同,但總的來說,都是強調醫學與基礎學科之間的聯繫,這和國外的醫學教育是接軌的。

因而,八年制相較於臨床醫學五年本科教育,是增加了基礎學科課程的學習,如生物、物理、化工課程等,佔據一年至兩年半的學習時間,其他醫學課程的設置和臨床醫學五年制基本一樣。

2020年高考:臨床醫學專業要讀幾年?畢業後只能當醫生嗎?


二、畢業前景

本專業的就業一般都比較穩定,就業率高達90%以上,大部分都會選擇留在醫院當醫生,也有的可能會去行政主管部門,有的會去做醫藥代表,有的會去當基礎醫學研究員,有的會去藥廠等企業進行技術支持,還有的可以去不對口專業……

雖然就業率總體很高,但如果想要在比較好的醫院(如三甲醫院)工作的話,需要的學歷也相應提高,所以對學歷要求較高,往往碩士、博士才能進入這些比較有名的醫院工作。

所以考研在本專業來說是很重要的一環,可以考慮考本校的研究生,也可以考慮去協和、北醫等知名學府,因為這些醫院沒有設立自己的本科,所以我們這些外校的也是比較好考入的。

由於現今大醫院都要求醫生做科研,因此無論是五年制還是八年制的學生,畢業後除轉行不論,其餘都會面臨一個科研型還是臨床型的抉擇。

大多數五年制的學生畢業後還是會選擇就讀臨床型的研究生,但由於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導師喜歡招科研型的學生,因此報考科研型研究生的人數也越來越多。

當然研究生最終要選臨床型還是科研型,這就要看自己意願。

除了轉行、工作或者讀研,五年制學生還可以選擇出國。但由於醫學專業的保守性,國外醫學院普遍不接受中國的學生去就讀臨床醫學。

拿美國來說,除非你本科五年內考完美國執業醫師執照考試(USMLE)的STEP1:Basic Sciences(基礎醫學) 和STEP2:Clinical Sciences(臨床科學),然後還得與醫院匹配成功,否則是沒有可能出去繼續學臨床的。

但是科研型不同。每年中山醫都有極少部分同學考TOEFL、GRE/ IELTS,然後申請常春藤院校成功的案例。不過就五年制臨床專業如此繁重的學業來說,走這條路不僅辛苦,而且還需要你有相當長遠的目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