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爆炒和火鍋,也許是中餐最具個性的兩大標籤。


爆炒比較容易理解,在古代油料作物產量低,畜牧業不發達的歐亞大陸東端,這是一種以較少油脂,獲取最豐腴口感的捷徑。


英語裡沒有“炒”這個詞,只能用stir-fry(一邊煎一邊攪拌)來描述;法語裡烹飪的詞彙多,能勉強用sauté(嫩煎)來指代,但其實也不能準確說清高溫油脂包裹食物表面,帶走多餘水分,產生輕微的碳化反應,最終獲得將焦未焦“鑊氣”和外香裡嫩口感的爆炒過程。


但火鍋卻不同,大部分歐美人都覺得,火鍋不就是加了調味料、什麼都能用的水煮大雜燴麼?水煮是最粗劣簡樸的飲食形式,是明火烤制之後,人類烹飪發展極早期的發明。哪怕橫向對比,看起來也沒有需要控制溫度、精心選擇適宜食材的芝士火鍋高級。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這是國外所有菜系都見不到火鍋的原因之一,也是國外的高級中餐館大部分都以炒菜和融合菜為主,絕少有火鍋的原因:成本高企,卻賣不出價格。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事實上,火鍋是最能反映中國傳統“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烹調。漢代以前叫它“古董羹”,意思是把水煮沸,再投入食物,發出“咕咚”的聲響。


在缺乏基本生產資料的上古,沸水煮食相比於涼水煮,其實是一種極大的燃料浪費,但帶來的好處也是明顯的:沸水能讓食物外壁迅速熟化,形成保護層,保證了內裡質地的軟嫩。事實上,這一烹飪邏輯與爆炒有著承前啟後的關係,並且演化出了對不同質地口感食物,以繁複的刀法切成各類形狀,以求“速熟”效果的中餐刀功體系。


是的,爆炒是油與刀的舞蹈,火鍋是水與刀的藝術。


日本的割烹料理和派生出的壽喜燒,以及天婦羅的輕油炸理念,也都由此而來。“割”就是切割之道,“烹”就是高湯煮;而天婦羅追求的境界是外炸內蒸,柔嫩多汁。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這種將簡單烹調系統化的方式,包含了見微知著的東方哲學。再後來,中國火鍋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林立的宗派,其中尤以老北京地區的涮鍋、成渝地區的老火鍋和嶺南地區的打邊爐為代表。


涮鍋的標籤是帶煙囪的大銅爐、牛羊肉卷兒、清湯、韭菜花蘸醬,包容了馬背民族的粗獷和燕雲遺老遺少們的念舊;老火鍋少不了井字格、牛油紅湯、幹碟油碟,帶著濃濃的碼頭文化和江湖煙火;打邊爐則以高湯或者毋米湯為底、搭配各色丸滑、幾十味自由搭配的調料,一派南方精緻的文人氣。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這三者,囊括了狹義的中式火鍋範疇。但撇開這三位宗師的花拳繡腿不論,中國還有更多樣的火鍋形態和更豐富的火鍋味道。就像官場也好,江湖也好,文人也好,從來都不能代表中國文化的全貌。


毛主席說了嘛,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創造者。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遼寧:酸菜白肉鍋


以涮羊肉為代表的北京涮鍋,是東北滿族食俗的代表。這種傳說中由努爾哈赤發明的食品,有著顯著的行伍特徵:士兵們用鋼盔煮水燙肉,行軍打仗分秒必爭,為求速熟,用隨身攜帶的軍刀把牛羊肉切成薄片,完了也不求調味,用隨身攜帶的油鹽蘸了就吃。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但清末開放柳條邊之後,大量來自山東和朝鮮的移民湧入,讓漁獵千年的東三省,特別是遼寧地區在幾年中快速跨入農耕時代。稻米取代了土豆、玉米和小麥成為主食,豬也取代了牛羊,成為主流家畜。


和草食的牛羊不同,雜食、大量圈養的豬容易滋生寄生蟲和細菌,切薄片生涮顯然風險較高。傳承自涮鍋的酸菜白肉火鍋因此應運而生。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所謂“白肉”,就是燒熟的豬肉。用重物壓實晾涼之後,切長片兒,與東北地區流行的泡酸菜同燉,再加上殺豬菜中的常見搭配血腸、大骨、凍豆腐、粉條、蘿蔔片,澆上煮肉和骨頭湯,就是正宗的白肉酸菜鍋。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此外,遼寧有著漫長的海岸線,渤海和黃海出產的鮮蝦、蠣蝗、貝類等海鮮,也常常能在酸菜白肉鍋中看到。


酸菜白肉鍋大多是不用蘸料的,因為酸菜就能提供足夠豐富的味道,豬五花肉則會在咕嘟的過程中釋放油脂。非要錦上添花,那麼蒜泥醬油調出的蒜汁,足以把酸菜白肉的豪放與火熱展現得淋漓盡致。


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流行於朝鮮半島的部隊鍋,其原型也是酸菜白肉鍋。同樣的工序、同樣的酸菜。因為朝鮮半島物產貧瘠,援朝戰爭中物資匱乏,韓國人因地制宜地把白肉、海鮮換成美軍部隊裡收來的午餐肉、方便麵、芝士年糕等軍需食材,並添加了更多的辣椒醬,增加鹹辣的滋味以掩蓋罐頭食品的乏味。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青海:土火鍋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所謂的土火鍋,用的其實也是銅鍋。


長期以來,阿拉伯人為代表的中亞民族,在金屬冶煉技術方面一直超過中國人。在公元751年的怛羅斯之戰中,據說阿拉伯人以冷鍛法生產的花紋鋼刀,能一刀斬斷大唐軍隊的鑄鐵兵器。


而在白居易的詩中,唐代人用來煮火鍋的器皿還是導熱慢的陶器:“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但同時代的阿拉伯人,已經發明瞭導熱快、輕便、美觀的黃銅鍋。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作為阿拉伯與漢人共同後裔的回族,也很早就學會銅鍋飲食。並由河西走廊把這種食俗帶入中原,間接地啟蒙了中國內地各類火鍋的進化。而發源於回族飲食的土火鍋,正是銅爐火鍋的一種典型應用。


土火鍋的製作工藝很簡單,煎土豆、炸豆腐、牛羊蹄子等能吸味道、經得起燉煮的食材切大塊,碼在鍋底;滷過的牛羊肉切厚片放在中間;最上面蓋一層切段的海帶、綠葉菜、筍尖等蔬菜。再澆上牛羊肉湯,點炭火、慢燉、煮開,撒上蒜苗、香菜,才能上桌大快朵頤。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雖然看起來“土”,但它的製作和食物碼放層次,其實已經充分考慮了各種食材受熱的時長、吸收湯汁的多少與最佳入口時機的選擇。它反映了中國內地對食材處理烹飪的樸素智慧,反向影響西北地區的舌尖審美。


今天,在新疆、甘肅、寧夏的回民聚居區,都有土火鍋的蹤跡,甚至西藏的藏式火鍋,本質上也是土火鍋與川式紅油火鍋的結合體。但真正最集中、最原汁原味的土火鍋還是保留在青海。尤其在冬天,西寧城湟水邊的餐館裡,一壺青稞酒、一口土火鍋,幾個紅臉膛的漢子,被炭火一映,才能體會這種歷史久遠的食物的厚重。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浙江:暖鍋


北京的宮廷菜裡有一道“菊花暖鍋”,據說老佛爺極其喜歡吃。做法是把拆散的菊花放進火鍋的湯底,再涮生魚、生雞片,清甜滋潤、花香濃重,頗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的詩情畫意。


這種天然帶著文人氣質的火鍋,被認為是江浙一帶的出產。但其實,江南民間並沒有火鍋燉菊花的傳統,可能是乾隆爺把“蘇造肉”師傅張東官帶回紫禁城後,江南大廚們改良後的產品。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是的,沒有菊花的暖鍋,就是浙江地區冬季最地道的本土火鍋。


暖鍋的核心在於“暖”,它與徽州一品鍋其實是一母所生的食物。在被譽為“魔法攻擊”的溼冷的江南冬季,炒菜並不是受歡迎的烹飪:一桌菜還沒上幾道,最先上來的幾盤已經涼了,結果在沒有供暖的房間裡越吃越冷,不歡而散。最好的方法是把平時做炒菜的食材都丟進紫銅暖鍋裡,邊煮邊吃,熱氣騰騰。


寧波有一個極具地方特色的謎語:“葷菜夾素菜,寧波隔定海,當中招寶山,團團都是海。”謎底就是“暖鍋”。注重食材的豐富度、葷素搭配、大量使用海鮮、食物碼得高彩頭好,都是暖鍋的特點。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暖鍋中最不能缺的是浙江人所謂“三鮮”,即蛋餃、肉丸和燻魚。雞有翅膀,被做成翅膀形狀的雞蛋餃寓意“天”;豬是南方最重要的家畜,咕嚕嚕滾起來的肉丸寓意“地”;炸過的燻魚塊則寓意“海”。所以“三鮮”的本意應當是“三仙”,包含了南方複雜的宗教流變和“什麼都拜拜”的樸素期望。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暖鍋的湯頭並不重要,唯一的要求是不要奪了食材的本味。泡香菇的清水就可以,如果有清雞湯,堪稱豪華。但豐富的配菜是必須的,魷魚、蝦、魚丸、粉絲、鵪鶉蛋、油氽肉皮、年糕、黃芽菜等等,豐儉由人。如果說餃子餡是檢驗北方人全家一年收成的標誌,那麼暖鍋配菜的豐富程度,則是浙江人家生活水平的象徵。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雲南:臘排骨火鍋


雲貴高原也許是中國醃臘製品最集中的地方。


複雜的地理和閉塞的交通,使食材的流通交換困難;高海拔、高溼度、高溫差形成的獨特菌群,則給發酵保存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可以生吃的雲腿、炒炸皆宜的牛乾巴、鮮美細膩的板鴨,都是雲南特產。


這當中,也包括臘排骨。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和其他主要依靠蒸、炒的醃臘肉類不同,臘排骨是少數適合燉煮的食材。一般是先將臘排骨汆水去鹽,再經過半小時以上的砂鍋慢燉,不用任何調味料,就能得到一鍋融合了肉味、骨湯味和鹽味的底湯。


主角臘排骨要下得足,上桌時就不需要別的葷菜了。配一些時鮮蔬菜:薄荷、韭菜根、西紅柿、芹菜、洋芋、茨菇、板藍根、粉條等等。用雲南特有的酸味蘸水調味,鮮美濃郁,肉香汁鮮,越煮越香。如果運氣好,碰上了野生菌子上市的季節,再加入乾巴菌、雞樅菌、雞油菌,這一鍋,能滿足你對雲南美食所有的想象。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貴州:酸湯魚火鍋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如果說雲南人的酸,只是在蘸水裡淺嘗輒止,那麼貴州人的酸,才是真正匯入火鍋江湖的酸。


貴州的酸來自苗族飲食食俗。在苗人聚居的黔東南和湘西地區,由於山區缺少鹽,因此很多人終年淡食,只能以酸辣調味,這是日久天長形成的習慣,也是民間滋味的自然選擇。


和雲南一樣,貴州地區也喜歡醃臘,但當地的蔬菜、雞、鴨、魚、肉都喜歡醃成酸味的。苗族幾乎家家都有醃製食品的罈子,統稱酸壇。這是中國飲食、乃至世界飲食譜系中都不多見的奇觀。


黔東南的酸湯分兩種,一種是白酸,就是用米湯或豆腐水發酵出的酸汁,與米醋的原理相似;另一種是紅酸,就是西紅柿泡菜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兩種酸湯都能用來搭配魚,但如果邊煮邊吃的酸湯魚火鍋,那麼必須用紅酸。不是這個,不能凸一鍋火紅的蔚然霸氣。


發酵出酸味的西紅柿打成醬,與新鮮的西紅柿丁下油鍋翻炒,最後加高湯、蒜苗、木姜子就能和生魚塊、各色蔬菜、油豆腐一起上桌,邊煮邊吃了。


木姜子是產自西南中高海拔地區的一種富含芳香精油的植物種子,長得像青花椒,但滋味比青花椒濃郁得多,因為是新鮮摘的,不需要乾製,所以辣度相應也會降低。它是酸湯魚最靈魂的配料,就和潮汕牛肉火鍋裡的沙茶醬一樣重要。


吃完一鍋酸湯魚,最後的壓軸是要加一份米線,殷紅的湯頭,潔白的米線,這是一頓飯完美的句點。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臺灣:羊肉爐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羊肉是許多火鍋的主角,但南北方的羊肉火鍋有一個重大差異:北方羊肉都是剝皮的,羊皮要拿去做襖子、做毯子。


南方羊肉則大多帶皮。這固然反映了南方氣候不需要那麼多皮製品,但也與南方山羊皮質遠遜於北方綿羊有關——與其讓市面上多一些質地差強人意的羊皮,不如鍋裡多留點膠原蛋白。


而臺灣羊肉爐,則是帶皮羊肉進入火鍋最具典型意義的作品。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臺灣和江南地區的氣候近似,一首《冬季到臺北來看雨》總結了臺灣冬天溼冷的氣候。而一爐祛溼又溫暖的帶皮羊肉,就成了慰籍心靈的最佳伴侶。


羊肉爐製作不難,唯“功夫”二字。一斤的帶皮羊肉,最好是肥腴的羊腩,滿滿地塞進小砂鍋裡,加入桂枝、陳皮、白果、當歸、蔥姜等等,小心地從鍋沿往裡注滿水,就這樣在紅泥小火爐上慢慢“篤”兩三個鐘頭,等到食客隨叫隨點。臨上桌前再澆入半瓶臺灣米酒,任他翻滾一會兒,每一塊羊肉就都帶上了鮮嫩的甜味。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羊肉爐的蘸料很重要,要蘸臺式豆瓣醬和醬油膏調出來的小料,臺式豆瓣醬有點類似於廣式柱候醬,不辣、也不怎麼鹹,帶著甜味兒;醬油膏則是用醬油、紅薯粉、冰糖一起熬出來的一種甜鹹味道勢均力敵的膏狀調料,臺灣人用它蘸白切雞、豬蹄、炸蝦卷乃至粽子。


有了這兩種蘸料的加持,羊肉爐的鮮甜就被無限放大。羊肉吃完後,再加青菜、玉米、香菇、金針菇、白菜、高麗菜、薏米等清素不奪味的東西,像火鍋一樣現煮現吃,慢慢把鍋裡的羊肉鮮味吸淨。到最後,一鍋湯乳白誘人,舀一碗入肚,渾身就熱了。這時候如果能撈起一兩根羊棒子骨是最幸福的,吸吮那燉得老道的羊骨髓,才會明白“食髓知味”這四個字的含義。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海南:椰子雞火鍋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很多人認為海南飲食與粵菜是一路的,畢竟物理距離相近。


但事實上,海島的食俗,更接近南洋。不事技巧雕琢、大量利用熱帶水果和香料為輔……如果說印尼的咖喱火鍋,是南洋火鍋地理上最南、工藝上最紛繁複雜的品類,那麼海南的椰子雞,則是南洋火鍋地理上最北、工藝上最簡明扼要的例子。


椰子雞,顧名思義就是椰子水煮雞。因為火鍋湯會越煮越濃,所以椰汁要兌水,按照個人口味,椰汁比例越高味道就越甜。為了保持清甜風味,不過甜,大多數人選擇的椰水比例都不會高於1比1。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椰汁底湯煮開,下雞肉,撇沫。等到黃澄澄的雞油漂浮在湯麵上的時候,就可以開動了。蘸汁要用醬油、小青桔和沙姜來調。沙姜不是生薑,是一種帶著獨特香味的植物塊根,廣東人拿它蘸白切雞,加入酸味的青桔來帶出雞肉的鮮甜,這就是典型的南洋味道了,這種清新的滋味,在常年酷熱,四季如夏的南洋很受歡迎。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雞肉吃完,再涮點別的配菜,竹蓀和珍珠馬蹄是絕配:多孔的竹蓀吸飽了湯汁,又鮮又脆;馬蹄自帶的甜味則與椰子湯互相加持放大。也可以用玉米、生菜,椰子湯底涮過的菜,特別清甜爽口。


但椰子雞湯絕對不能煮內臟、羊肉、臘腸等重口味食物,它們會破壞原本清甜的味道。


-END-


火鍋的包容性和多元性,讓它在餐桌上,能夠輕易征服每一箇中國人的胃:與文人同吃能吃到風雅,與家人同吃能吃到溫暖,與商人同吃能吃到契機,與酒肉朋友同吃還能吃到熱鬧。


它是中國人餐飲社交最忠實的載體,也是中國人民以食為天最誠懇的映射。對中國人來說,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火鍋和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