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州區樂山鎮新土村:"一企"助全村 脫貧不返貧

播州區樂山鎮新土村是該鎮海拔最高、最偏遠、最貧困的省級一類貧困村。從2017年開始,遵義思億鄉有限公司入駐到新土村以後,不僅助力當地村民脫貧增收,同時還讓村民們看到了致富希望。

樂山鎮新土村的第一書記高松告訴記者,新土村共有村民4852人,1251戶,其中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有242戶。由於新土村地勢偏遠,交通不便制約了該村經濟的發展。

樂山鎮新土村第一書記 高松:我們新土村是一個省級類的貧困村,地理面積有31平方公里。以前我們曾經的產業有過種植養殖,那麼我們種植以種植烤煙、辣椒為主,養殖以養殖牛羊雞為主,但是都沒有形成太大的產業。所以說我們這個地方外出務工的人相當的多,我們村的整個經濟就以打工經濟為主。

2017年,遵義思億鄉有限公司入駐到新土村以後,公司在村流轉了1200畝土地,用於種植李子、花椒、蔬菜以及林下養殖雞、鵝等。

樂山鎮新土村第一書記 高松:這兩年時間以來,通過他們的帶動,將我們的建檔120戶貧困戶,納入利益機制聯結,讓我們的老百姓既得到土地流轉的費用,又不出門就可以在就地拿到打工的工資。

目前,在公司務工的農戶,除了120戶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之外,還有40餘名非貧困戶在公司長期務工

樂山鎮新土村第一書記 高松:以前我們的人均純收益,只在七八千,在他們入駐的帶領下,我們今年統計人均達到了1萬80塊錢純收入。

正在基地餵雞的農戶陳登明告訴記者,他今年67歲,在沒來公司之前,由於自己年歲已高,一家人的生活全靠種植傳統農作物來維持,家庭經濟十分的拮据。

務工農戶 陳登明:原來種植玉米沒多少錢,掙不到錢,現在他每一個月拿3500,在這些員工當中我是拿最高的工資是3500我心裡高興得很。

在公司農產品銷售店上班的胡元秀告訴記者,她今年40歲,來公司之前她一直都在外打工,為了照顧孩子和家人,2018年7月回家在公司的基地上班,主要從事除草、剪枝等2019年12月,公司的農產品銷售店開業之後,她又來到城區的銷售店工作。

務工農戶 胡元秀:在這裡做工的話,工資首先是比較穩定。然後又可以照顧到家庭,還可以看到老人小孩對我們來說是比較好的,比在外面開心得多。

目前,胡元秀不僅每月可拿到3000多元的工資,同時每年還可以獲得幾千元的土地流轉金。面對今天的生活,胡元秀感到很是滿足。

務工農戶 胡元秀:現在遊總幫我們提供了這個機會,我們很感謝他,包括我們的村民他把土地流轉的,有些在外面務工,(接)願意回來的,他都招回來了,然後我們整個村民都很感謝他。覺得他為我們村民付出了很多。

遵義思憶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經理張明斌告訴記者,為助推家鄉經濟的發展,公司是由當地一位名叫遊小用的鄉友全額投資建設的,從2017年到現在,已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

遵義思憶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負責人 張明斌:我們在這裡流轉的有1200畝的土地。有600多畝的蜂糖李,有500多畝的這個花椒。現在我們還養殖的有3萬多餘的雞,有一些鵝,鵝有幾千只鵝。(接)養殖的這個雞我們每年收到的蛋,綠殼雞蛋有一百多萬枚,每年出欄的雞有上萬只雞。

公司的規模發展,不僅盤活了村民們荒廢多年的土地,讓村民們獲得相應的土地租金,同時每年還能為村民帶來上百萬元的務工經濟。

遵義思憶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負責人 張明斌:我們現在,在我們農場務工的大多數都是我們當地比較貧窮的農戶,有100多戶比較貧窮的都在我們農場來務工,讓他們有一個穩定的收入,每年我們發放的務工工資都有100多萬。

為帶動村民共同發展,下一步他們將以公司+農戶+合作社的形式進行聯營,讓村民從中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

遵義思憶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負責人 張明斌:我們是以公司加農戶的形式來進行合作,我們來發放雞苗給農戶。然後給農戶進行養殖,養殖之後到時候我們統一收購公司統一收購。

村民們在養殖的過程中,不僅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資金成本,同時還讓他們銷售不愁。

樂山鎮新土村第一書記 高松:公司以市場價格,對他們進行收購,實行訂單式的收購,讓老百姓不出門就能夠掙到錢,徹底鞏固我們的這個脫貧成果,讓我們老百姓不返貧。

《直播遵義》記者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