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熔斷之後能買嗎?

相信各位小夥伴已經被美股熔斷的信息刷屏了。我在這邊也就不湊新聞的殘羹剩飯,提一個比較實際性的問題:那就是美股可以買嗎?

先說結論:作為長期投資而言可以買,但是短線不建議重倉買入,可以試著小批量買點,或許大約還有15%的下跌空間。

美股熔斷之後能買嗎?

為什麼說長期可以買?美股仍然是世界上盈利能力最強的股票市場之一,企業稅收低廉,企業要麼開遍全球擁有品牌的護城河,要麼擁有高科技收割全世界消費者的錢包。相對而言,歐洲股市常年就靠傳統的能源、銀行、食品、化工過活,還被迫承受高福利國家帶來的巨大稅收壓力,賺來的錢也不用來擴大生產而是發給股東;結果就是近三十年來被美股壓得抬不起頭來。(但是隻看K線可能會略微低估歐股的收益,因為紅利再投資其實會提高回報)

中國的股市比較特別,一方面有很多大爛臭養活了很多酒囊飯袋,盈虧多少無所謂,對股民很不友好。另一方面,許多有“狼性”的民企又承擔了世界上數一數二的高稅收,因為前些年A股的上市制度缺陷,很多互聯網巨頭比如騰訊、阿里、網易等等前往海外(或香港)上市,更讓美國的股市強者恆強,眾星璀璨。雖然近年科創板推出和註冊制預期這一塊會有所好轉,但是美股的盈利更強,回報更高的格局本質上沒有變化。

一個通俗易懂的段子就是上證指數10年都是3000點,而美股則是十年的超級大牛市,納斯達克更是牛到不行。至於你們耳熟能詳的科技股票,什麼特斯拉、蘋果、亞馬遜個個更是漲到飛天。

目前來看,美股的估值在經過這麼一波劇烈下跌之後,估值從前期高點迅速回落,目前已經迴歸到了歷史正常的區間水平,處於中位數位置。3月9日美國的市盈率TTM是19.2倍,而過去10年的市盈率中位數是19.46倍。從這個角度來看,美股其實也達到了可以長期配置的區間。

但是短期來看,或許美股還有進一步下行的空間,大約15%左右。隨著未來疫情逐步蔓延,各州政府乃至聯邦政府可能會採取更為嚴格的控制措施,甚至不排除效仿我國湖北省或者意大利的“封城”措施。如果美國進入到類似於中國強制防疫階段的話,可能會對美國經濟造成重大打擊。

因為嚴格防疫,中國2月的PMI向下跌破了40%,而如果美國如果也出現同樣的情形,參考1980年、1991年和2008年的歷史走勢,通常GDP同比增速會掉到-1%以下。而一旦出現經濟的顯著下行,企業的盈利也會面臨較大壓力,從歷史來看美股的EPS增速通常也會下跌20%左右。到那時候,由於盈利下滑,市盈率反而會變高(市盈率的計算方法就是股價除以每股盈利),再經歷一波殺估值,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戴維斯雙殺。

此外,美國企業的槓桿率也處於較高位置,或進一步加劇系統性風險。2019年前三季度美國非金融企業槓桿率水平為75.2%,已經超過了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歷史高位水平。而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槓桿率的上行是支持美股盈利能力維持在高位的核心因素。因此,如果未來疫情進一步蔓延,投資者需要警惕企業的信用風險,以及衍生的企業違約和破產風險。

如果按照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導致美股調整的最低點來看,市場還有15%左右的下行空間,而按2011年歐債危機衝擊後的低點來看,市場大約還有30%的最低空間。但是這有個前提,就是美股真的已經到了歷史級低位——而這個假設能否成立是個問題。泡沫一旦破滅,不一定就從巔峰直接掉到冰點,所以美股目前屬於“可以買,但也可以等”的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