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隊伍建強,讓幹部過硬 ——學習貫徹自治區十屆紀委六次全會精神評論之五

為保障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自治區十屆紀委六次全會明確提出“以高素質專業化為方向,建設忠誠乾淨擔當、敢於善於鬥爭的隊伍。”

過硬的紀律作風,是紀檢監察隊伍戰鬥力的關鍵所在。黨的十九大著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作出了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全面推開的新部署,標誌著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開啟新徵程。紀委監委合署辦公後,監督範圍擴大了、職能拓展了,經受的考驗更加嚴峻。新形勢新任務要求各級紀檢監察干部要做忠誠乾淨擔當、敢於善於鬥爭的戰士,始終保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態,加強政治歷練、實踐鍛鍊、專業訓練,錘鍊忠誠無私、乾淨無我、擔當無畏的政治品格。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推進幹部隊伍專業化建設,是打造懲前毖後“行家裡手”和治病救人“全科醫生”的必由之路。針對能力欠缺、本領恐慌等問題,廣大紀檢監察干部應抱定自我革命的決心,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切實加強黨性修養,結合學習調研培訓,有針對性地彌補自身“短板”,自覺鍛鍊才幹、提高水平。強化對黨紀法規和相關文件的學習,熟練掌握審批程序、工作流程、適用文書、證據標準等要求,實現執紀審查和依法調查有序對接、相互貫通。養成重視調查研究的好習慣,善於在深入調研中找思路、想辦法,積極探索紀檢監察工作規律,運用信息、通信和網絡等現代科技手段,精準發現問題,深入把握規律,克服思維定勢和工作慣性,整體提升工作質量和水平。分層次加強業務培訓,強化實戰練兵,使“新人”快速成長、“老人”適應新節奏,讓更多會做善用思想政治工作、談話突破、大數據分析“三項核心技能”的執紀執法尖兵脫穎而出。

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紀檢監察機關是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的雙重專責政治機關,履行的是對黨組織、對黨員領導幹部監督執紀問責和對公職人員監督調查處置的職能職責,地位重要、關係重大。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紀委監委不是“世外桃源”和“保險箱”,紀檢監察干部沒有天生的“免疫力”,時時處處有被圍獵、拉攏、腐蝕的風險。如果不能切實強化紀檢監察隊伍自我監督,一旦紀檢監察權力被濫用,出現執紀違紀、執法違法問題,其後果必將是嚴重動搖人民群眾對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鬥爭的信心,最終動搖黨的執政基礎。紀檢監察機關對內的“嚴”,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具體體現,也是鍛造紀檢監察隊伍鐵軍、永葆政治機關本色的必然要求。因此,創新紀委監委接受各方面監督體制機制,完善制度規定,強化內部管理,公正規範履職,確保執紀執法權受監督、有約束。紀檢監察機關只有堅持正人先正己,解決好“燈下黑”的問題,才敢動真碰硬,理直氣壯地履行監督職能,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託,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不被濫用,懲惡揚善的利劍永不蒙塵。(於海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