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姑——南方主要水生蔬菜之一,具有較高的藥用和保健價值

慈姑原產我國,喜溫和充足的陽光,常利用低窪水田種植。在我國主要分佈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為冬春蔬菜供應淡季的主要水生蔬菜之一。慈姑具有較高的藥用和保健價值,性味苦甘、微寒、無毒,有涼血、止血、解毒、消腫之功效,而且慈姑的食用方法多樣,長期以來深受我國南方地區人民的喜愛,南方農村種植前景廣闊。栽培技術要點如下:

1、種植制度與種植季節

各地種植慈姑採用育苗移栽方式,從而提高複種指數。由於各地作物茬口不同,育苗和栽種時期有差異。

慈姑——南方主要水生蔬菜之一,具有較高的藥用和保健價值

1.1、春播分株育苗

華南地區一般在2月份從留種田挖出球莖育苗,35-45天后移至繁殖田擴大繁殖,使其發生分株,7月中旬~8月中旬分期分批取分株苗定植大田,到l2月至翌年2月採收。

1.2、春季育苗栽植

長江流域一般在4月中旬~5月上旬挖出球莖育苗。若於6月中旬~7月中旬定植大田叫早水慈姑,秋季可採收。也可在茭白等作物收穫後,7月下旬~8月上旬定植,叫晚水慈姑,冬春季採收。

1.3、夏季育苗栽植

浙江紹興等地一般在6月中旬~7月上旬育苗,28天左右栽插,12月中旬收穫。

慈姑——南方主要水生蔬菜之一,具有較高的藥用和保健價值

2、育苗

長江流域四季分明,育苗在斷霜後進行。華南地區氣候溫暖,球莖不需貯藏和催芽,當年2月隨收隨育苗。秧田幼苗有3~4片葉時移栽於分苗田淤泥中,擴大繁殖,當分株有3-5張葉片時可定植到大田。

2.1、種芽選擇和折芽貯藏

球莖頂芽粗度以0.7~1釐米為宜。種球過大,用種多且生長速度快,莖葉生長過盛,所結球莖反而偏小。球莖過小,導致植株生長量不足,產量低、品質差。採用頂芽做種,冬前將頂芽用刀稍帶一部分球莖削下,適當攤晾至表皮乾燥後窖藏越冬。保證傷口在播前癒合,髮根快,出苗整齊。

2.2、催芽和插播

4月上旬取出頂芽,放人筐中覆蓋乾淨的溼稻草,晴天放在避風向陽處,晚間移至溫暖的室內,保持溫度在16cI=以上,經9-13天出芽,即可插播苗池中育苗。氣溫達15℃以上可不催芽,直接放置苗池育苗。一般每667m大田用頂芽10~16公斤。插播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中旬進行,按株、行距各11釐米左右插入頂芽,插入深度是從下向上的第3節插入土中1-3~1.8釐米,並保持2-3釐米淺水。如果種芽大小不一,將大小頂芽分開插播,以方便秧田管理。

2.3、秧苗管理

秧苗萌芽期間保持2~2.5釐米淺水,以提高土溫、促進發根。若有晚霜,夜晚灌深水護苗,第2天再保持淺水。播後6-9天追1次苗肥,促進早發,每畝尿素6公斤或20%腐熟糞900公斤,並注意除草和防治蚜蟲等。以後逐步加深水層5-9釐米,並適當追施磷鉀肥,保持秧苗健壯生長。

慈姑——南方主要水生蔬菜之一,具有較高的藥用和保健價值

3、大田管理技術

3.1、大田栽植

選擇有機質含量高、土層深厚的低窪水田,深耕20釐米左右,每畝施糞肥2500公斤、尿素15公斤、過磷酸鈣40公斤作基肥,旋耕、灌水、耙平後定植。定植因氣候條件和茬口安排而定。早熟慈姑移栽不宜過早,苗齡42天以上,4-5片葉、苗高28釐米左右。晚熟慈姑應儘可能早栽,長江流域8月上旬栽植結束,華南地區最遲在9月上旬栽插結束。移栽時要淺水移栽,早熟慈姑株行距為38~43釐米,晚水慈姑株行距為33-37釐米。

3.2、水肥管理

水漿管理掌握淺水勤灌原則。在高溫多雨季節應適當擱田,以防徒長,在高溫乾旱時適當灌深涼水。一般生長前期保持4~6釐米淺水,7Y]上旬梅雨季節擱一次田,以控制地上部生長。7、871份氣溫在35以上時,在深夜灌涼水降溫,8月中旬後氣候轉涼,再恢復到7~9釐米水層,9-10月份植株大量結球時落淺水到4~5釐米,以防植株徒長和結球推遲影響產量。肥料運籌掌握前促、中控、後重補的原則。早水慈姑一般在定植後8~12天,每667m追尿素12~15公斤,秋季天氣轉涼,植株開始大量抽生匍匐莖時重施1次肥,一般667m施尿素15公斤、45%複合肥50-55公斤。

3.3、耘田除草和摘除老葉

慈姑定植後15天即可進行耘田除草,以後每隔20-25天耘田1次,直至抽生匍匐莖為止。為改善田間光照和通風條件,提高光合效率,提高肥料利用率,減輕病蟲危害,江蘇省寶應縣在生產中摘除老葉,稱捺葉,即將植株外圍老葉連同葉柄捺入株旁泥中。一般捺外圍發黃老葉,留中央4~5張新葉,每隔25天左右進行1次,直至氣溫降~U26~C以下時為止。

慈姑——南方主要水生蔬菜之一,具有較高的藥用和保健價值

3.4、病蟲害防治

3.4.1、黑粉病又叫泡泡病,是慈姑的主要病害,由慈姑虛球黑粉菌引起,主要危害葉片和葉柄,亦可危害球莖。初始在葉片和葉柄上表現褪綠圓形小斑點,以後發展為黃綠色不規則圓形泡狀突起。其表面粗糙,常有黃白色漿液流出,後期病斑變灰褐色,表皮枯黃破裂,散出許多黑色小粉粒狀物。若在葉柄上會有數條縱溝,後期呈枯黃色。防治方法:可採用選擇抗病品種(如寶應紫圓)、增施磷鉀肥、合理輪作等農業防治措施。育苗前可用50%多菌靈900倍液浸泡頂芽或種球,8~10天后沖洗插播。及早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2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90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1周噴1次。

3.4.2、斑紋病由慈姑尾孢菌侵染引起,主要危害葉片,也危害葉柄。葉片上病斑灰褐色呈圓形、多

角、橢圓形或不規則形,上生同心圓狀灰色黴層,周圍黃綠色或深綠色暈帶。葉柄上病斑呈褐色、短線狀。防治方法:氮、磷、鉀肥配合施用,防止氮肥過多,清除田間及周圍澤瀉科雜草。發病始期可選用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900-1000倍液或5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45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每隔7~9天噴1次,共噴4-5次。

3.4.3、蚜蟲一般以卵在樹木上越冬,春季孵化後形成有翅蚜蟲遷飛到慈姑上危害。常集中於嫩葉上刺吸汁液,使植株生長不良,產生矮縮。可用50%抗蚜威2200倍液或40%樂果乳劑9o0倍液防治。

3.4.4、慈姑鑽心蟲以成蟲產卵於葉片或葉柄上,孵化後的幼蟲鑽入葉柄內蛀食,使葉片折斷、枯萎。種植前清除慈姑殘體,若幼蟲已鑽入葉柄蛀食,立即將有蟲的葉和葉柄一起捺人泥中漚殺。幼蟲孵化初期可用2.5%溴氰菊~2000~22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900倍液防治。

慈姑——南方主要水生蔬菜之一,具有較高的藥用和保健價值

4、採收

慈姑地上部枯黃即可採收。長江流域以12月、華南地區以1月份收穫產量最高,因地上部葉片經霜凍枯死後,其短縮莖中貯存的養分仍不斷輸入球莖,使球莖進一步充實。

慈姑——南方主要水生蔬菜之一,具有較高的藥用和保健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