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鬥彩為何如此昂貴?看完內心百感交集,歎為觀止

成化鬥彩為何如此昂貴?看完內心百感交集,歎為觀止

憲宗於天順八年1464年登基,1465年改元“成化”。初年為于謙平冤昭雪,體諒民情,勵精圖治,儼然一副明君。琉球、哈密、暹羅、土魯番、等國紛紛入貢。明朝皇帝多擅畫像,朱見深擅長畫神像。但是憲宗在位時,好方術,終日沉溺於後宮與比他大18歲的宮女萬貴妃享樂,揮霍無度,加深了明政治的腐敗。不過憲宗仁厚,善於納諫,重用李賢,國庫充裕。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萬貴妃去世,八月,憲宗過於悲傷而駕崩,時年41歲葬於北京昌平明茂陵。成化是明朝時期第八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的年號。起止時間為成化元年(1465年)至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共執政23年。

成化鬥彩為何如此昂貴?看完內心百感交集,歎為觀止

蘇富比玲瓏雅趣:2017年春季拍賣會 明清掌上御瓷珍玩專場成交明成化鬥彩月季花高足杯一件,拍出1185萬元。

瓷器在明清瓷器中以其胎質柔糯、細膩,釉質潔白、肥膩、光潔瑩潤;器型繼承與創新相結合,達到小巧秀奇;製作工藝從拉坯到修胎,一刀一式無一不精;繪畫寫實中不乏揉合進抽象的意境,把進口青料與國產青料進行創燒階段,達到淡而不浮,雅而不清,沉穩於胎骨中。

成化鬥彩為何如此昂貴?看完內心百感交集,歎為觀止

成化鬥彩為何如此昂貴?看完內心百感交集,歎為觀止

鬥彩,釉色絢麗豐富,嬌豔如寶石。成化御窯廠燒造鬥彩前後僅10年,明代中後期已為藏家所慕,一件難求。高足杯器身小巧,釉質溫潤細膩,釉色鮮豔明亮,造型雅美。600多年的歲月,此類成化鬥彩存世寥寥,市場中2011年蘇富比曾售出一隻明成化鬥彩團蓮紋高足杯972.5萬元,出自玫茵堂舊藏。而兩件杯子的卻淵源頗深。

成化鬥彩為何如此昂貴?看完內心百感交集,歎為觀止

據記載,成化皇帝為取悅萬貴妃,令御窯廠精緻巧作,不惜工本,從拉坯至施彩上釉,經多次窯燒,工藝複雜縝密,燒造極難,成品甚稀且上供者無不為臻品珍器。由於鬥彩瓷歷來是古代宮廷珍玩,十分名貴,所以歷來被收藏界視為珍品,尤其明代成化鬥彩。據史料記載,明代萬曆時,一雙成化鬥彩酒杯已價值百金,特別是鬥彩雞缸杯,清朱琰《陶說》載;“成窯以五彩為最,酒杯以雞缸為最,神宗時尚食御前,成杯一雙,價值十貫”。在明代當時已貴重,可見成化鬥彩歷來被世人所追捧。

成化鬥彩為何如此昂貴?看完內心百感交集,歎為觀止

傳世的鬥彩瓷很少很少,且價格為天文數字,非常昂貴。因此,各朝歷代都紛紛仿製,如今很多仿品充斥市場,無論到哪個舊貨市場或古玩店,均可見到“大明成化年制”款的藏品,然而如果想從這裡找到真鬥彩瓷簡直是大海撈針,但事物不是絕對的,河裡總會有魚,也許我們會在某個古董攤上遇到真品,那麼你如何斷定它的真偽?如你有藏品困於出手,想進行拍賣,可與福羲拍賣行陳經理溝通。XGDG6913(有償服務,非誠勿擾) 這就需要你掌握一些鑑定知識。其實古玩中最容易鑑別的就是鬥彩,因為真偽之間相差太懸殊了,通常認為不易鑑別的,是因為沒有見過真的鬥彩瓷,一旦見過真的鬥彩,真假優良一目瞭然。下面老陳教你這幾招,覺得有收穫的可分享讓更多人學習。

方法一:辨胎釉,釉質肥腴潤如凝脂成化瓷器胎質潔白、細密、乾澀;胎體秀美而輕薄,迎光透視呈牙黃色或肉紅色;釉色微微閃青,釉質肥腴,潤如凝脂,上手撫之如同嬰兒的肌膚一樣,為成化官窯器所特有風格,這種釉色是鑑定明成化瓷器的重要特徵之一。

成化鬥彩為何如此昂貴?看完內心百感交集,歎為觀止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成化為鬥彩雞缸方法二:辨紋飾,多用雙線勾勒填色法成化時期紋飾線條纖細柔和,多用雙線勾勒填色法,填色較淡,青花之淡雅之態如輕歌漫舞,畫意飄逸瀟灑。成化鬥彩器物裝飾講究濃淡搭配,以平塗為主,不分陰陽,畫面缺少層次感。花朵和人物衣服以平塗法繪畫施彩,樹葉、花朵無陰陽向背之分,人物衣服,只繪單色外衣,無內衣襯托,故有“成窯一件衣”之說,山石也無凹凸之感。

成化鬥彩為何如此昂貴?看完內心百感交集,歎為觀止

方法三:辨彩料,“奼紫”一色獨具特點成化色彩具有清雅的色彩效果,曠絕古今。色彩特徵是:“鮮紅色,豔如血,厚薄不勻;鵝黃色,嬌嫩透明而閃微綠色;杏黃色,閃微紅;水綠、葉綠、山子綠色,皆透明而閃微黃;蜜蠟黃,色稍透明;赭紫色暗;薑黃色濃光弱;奼紫色,色濃而無光。而彩色中的“奼紫”一色獨具特色,色如赤鐵,表面乾澀無光,後代很難模仿,可謂成化一代的標誌。

成化鬥彩為何如此昂貴?看完內心百感交集,歎為觀止

成化鬥彩為何如此昂貴?看完內心百感交集,歎為觀止

成化鬥彩為何如此昂貴?看完內心百感交集,歎為觀止

成化鬥彩為何如此昂貴?看完內心百感交集,歎為觀止

方法四:辨工藝,器物砂底呈褐黃色成化瓷器修胎規整,琢器類器物(瓶罐類立件器物稱為琢器),由於當時是分段拉坯成型,腹部可見接胎痕,由於成化時期工藝非常好,瓶、罐、壺等琢器,接胎痕不明顯;盤子多有塌底現象,碗、盤類底足較直而且較高。官窯青花瓷器分底施釉和砂底兩種。以帶釉居多,器物底部釉色和器身釉色一致,砂底呈褐黃色,俗稱“米糊底”,上手撫之,溫潤細滑,無粗糙感,為成化官窯器所特有風格。器物底足牆較窄,足脊較圓;足跡露胎處可見黃溢;器物裡釉、底釉平滑細膩;足外牆大多圍以兩或三道弦紋,一道靠上,兩道靠近足底部邊緣,靠近足根那條圈線較深,上面一條則談。

成化鬥彩為何如此昂貴?看完內心百感交集,歎為觀止

景德鎮出土青花雞缸杯.

方法五:辨款識,成化款肥明代成化年間官窯瓷器款識有書“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和“天”字款兩種,不見“成化年制”款,且只有楷書款,不見篆書款。成化官窯瓷器年款主要體式為青花楷書“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雙行款圍以青花雙重圓圈或雙重方框,也有極個別無邊欄的。落款位置多在器物外底。另見有以青花料自右向左橫書的六字楷款,落在盤類的口邊或高足杯的的足內沿,另成化彩瓷均屬青花款。特點是字體深沉,無漂浮感。筆法蒼勁有力,中鋒運筆,筆道粗,字體肥,故有“成化款肥”的說法。字體並不嚴謹規範,似為兒童所書,透著稚拙之氣,成化官窯款識的藍本似出自一人之手,也為歷代仿寫所不及。已故古陶瓷鑑定家孫瀛洲先生總結成化款識,作有歌訣“大字尖圓頭非高,成字撇硬直到腰。化字人匕平微頭,制字衣橫少越刀。明日窄平年應悟,成字三點頭肩腰。”就是說款識中的“大”字的第二筆上端有尖有圓,出頭並不很高;“成”字第五筆的撇直而生硬;“化”字左邊單人旁和右邊“匕”上端幾乎持平;“制”字中下半部分的“衣”字一橫一般不越過右方的立刀;“明”字左邊的“日”多是上窄下寬或上下相同;“成”字最後一筆的一點,有的點在橫以上,有的點在與橫持平部位,有的點在橫以下,但以點在與橫持平部位多見;另還有個別“成”字沒有一點。“天”字款只見於成化鬥彩罐上,落款位置在器物外底。已故古陶瓷鑑定家孫瀛洲先生總結“天”字款,作有歌訣為“天字無欄卻為官,字沉雲濛在下邊。康雍乾仿雖技巧,字浮雲淡往上翻。”是說成化時期有一種官窯鬥彩罐,外底書寫一“天”字,字外無邊欄;因釉質肥厚,青花書寫“天”字不是很清晰,有云遮霧障若隱若現的感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均仿燒過天字罐,仿款字體較成化時顯得漂浮。

成化鬥彩為何如此昂貴?看完內心百感交集,歎為觀止

耿寶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鑑定》一書中對成化白釉綠彩是這樣描述的:常見的多為弘治、正德器,成化器少見。從已發現的綠彩龍紋盤、碗之類來看,此品種應始燒於宣德時期。成化時的刻龍填綠彩色淺淡,微閃黃色,透明度強,所繪龍紋線條纖細,舒展自然,有些器物還暗刻海水和龍紋。在這裡耿老是不會把黑彩勾勒輪廓,綠彩填塗這麼重要的鑑定依據忽略不寫的。《明清瓷器鑑定》中明確黑彩是在成化以後的弘治出現的,“繼成化以後,弘治官窯也產生這一品種(五彩),造型以盤碗為主。所用彩色有紅、綠、赭、黑、孔雀綠等。”這裡,第一次出現黑彩是在弘治朝的五彩上。

成化鬥彩為何如此昂貴?看完內心百感交集,歎為觀止

微觀開片

成化鬥彩為何如此昂貴?看完內心百感交集,歎為觀止

1923年建福宮火災,毀掉國寶無數。僅因此流失至海外之成化瓷器,即有十五件之多,其中之十四件為高足杯。建福宮大火的起因一向眾說紛紜,流傳最廣的說法,即宮內太監監守自盜,為掩蓋偷竊行為而故意縱火,這也是溥儀一直堅持的觀點。

成化鬥彩為何如此昂貴?看完內心百感交集,歎為觀止

成化鬥彩為何如此昂貴?看完內心百感交集,歎為觀止

在神秘而輝煌的紫禁城裡,有一處自成體系的宮殿花園式建築叫建福宮。建福宮這個南北狹長的院落,被稱為“皇家收藏寶庫”、“藏寶的院落”、“存放珍寶最多的地方”。

成化鬥彩為何如此昂貴?看完內心百感交集,歎為觀止

1922年,十六歲的溥儀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打開了建福宮內的一座塵封數十年的庫房,隨即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我看見滿屋都是堆到天花板的大箱子,箱皮上有嘉慶年的封條,裡面是什麼東西,誰也說不上來。我叫太監打開了一個,原來全是手卷字畫和非常精巧的古玩玉器……有的庫盡是彝器,有的庫盡是瓷器,有的庫盡是名畫……在養心殿後面的庫房裡,我還發現了許多很有趣的‘百寶匣’,據說這也是乾隆的玩物……一個百寶匣中,舉凡字畫、金石、玉器、銅器、瓷器、牙雕等,無一不備,名為百寶,實則一個小型的匣子即有幾百種,大型的更不止千種。”

成化鬥彩為何如此昂貴?看完內心百感交集,歎為觀止

清王朝覆滅後,以溥儀為代表的滿清遺老開始了監守自盜。從1922 年9 月4 日開始一直到1923 年1 月28 日,前後四個月的時間裡,溥儀、溥傑將存放在宮中各處的書法名畫、善本秘籍,能盜運出去的基本都運的差不多了。此時宮中的偷盜之風日盛一日,宮內管理鬆懈,太監和侍衛們紛紛聯手偷盜宮內寶物,出去換成銀元。但溥儀當時並沒有將建福宮納入清理和鑑賞的目標,主要是因為此處珍寶太多,賬目又不詳盡,是耗時費力難見成效的,故將建福宮的清理放在了後期。

建福宮的珍寶躲過了溥儀盜運出宮這一劫,但其後卻遭到一場毀滅性的災難。1923年6月26日傍晚,一束火光突然從紫禁城西北角沖天而起,並很快形成一片火場……

成化鬥彩為何如此昂貴?看完內心百感交集,歎為觀止

最初起火的是神武門內建福宮花園的德日新齋,隨後迅速蔓延至花園內的其他建築。大火一直燒到次日清晨,參天的松柏成了一棵棵火樹,靜怡軒、慧耀樓、吉雲樓等建築逐漸坍塌、消失。大火吞沒了所有東西,包括柱子、牆壁、椽子、橫樑,還有裡面的一切物品。

大火過後,溥儀腦中也是一片混沌:“究竟在這一把火裡毀掉了多少東西,至今還是一個謎。內務府後來發來的一份糊塗賬裡,說燒燬了金佛二千六百六十五尊,字畫一千一百五十七件,古玩四百三十五件,古書幾萬冊。

成化鬥彩為何如此昂貴?看完內心百感交集,歎為觀止

成化鬥彩為何如此昂貴?看完內心百感交集,歎為觀止

建福宮花園後建於乾隆五年(1740年),整座院落錯落有致,曲徑通幽,既有江南園林之精巧,亦有皇家禁苑之優雅。乾隆本人非常喜歡建福宮,作為日常休閒遊樂、吟詩作畫之所,經常與太后和皇后來此休息賞景。不僅如此,他還將自己最喜愛的宮廷收藏、古玩珍寶都放在建福宮,宮裡還供奉有不少金質法器、藏文經版、瓷器彝器等,稱之為皇宮寶庫,實屬名副其實。

成化鬥彩為何如此昂貴?看完內心百感交集,歎為觀止

這次大火,共燒燬房屋三四百間,損失的物品,除延壽閣裡收藏的全部古物都被燒燬外,還有廣生樓的全部藏文大藏經,吉雲樓、凝輝樓的數千件大小金佛與金質法器等。其中最寶貴的是金亭四座,都是鑽石頂、景泰藍座;還有敬慎齋所藏的明景泰年間刻制的大藏經版數千塊、中正殿雍正時製作的大金塔一座、全藏真經一部和歷代名人書畫等等。


本文由福羲啊鑫撰寫,如有收穫可轉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