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探祕:2:佛學的誕生

​原始佛教探秘2

佛學的誕生


既然要說“佛學的誕生”,那就必須先講講“佛陀的誕生”。


原始佛教探秘:2:佛學的誕生


1、 佛陀的生活年代

佛陀的生卒年眾說紛紜,沒法兒確證,為了讓大家有個概念,我只列出其中一個根據《善見律毗婆沙》所推究的生卒年:生於公元前565年,入滅於公元前486年。


此時中國正處於春秋戰國時期。


“軸心時代”的說法果然沒錯,中國的大思想家孔子是前551年生人,和佛陀是同時代的人。


原始佛教探秘:2:佛學的誕生


有意思的是,古中國這邊廂諸侯爭霸,古印度那邊廂也不太平——學界稱公元前600年左右的古印度是“十六國時期”。


原始佛教探秘:2:佛學的誕生


在經歷了“哈拉帕文化”和“吠陀文化”之後,古印度出現了“摩揭陀”、“拘薩羅”、“迦屍”等16個國家,這在《增一阿含經》介紹佛陀講學所經之處時有明確記載。


2、 佛的原生家庭

行政劃分層面上古印度是“十六國”了,但是宗教層面上大體還是婆羅門教佔主流,當然,這是在佛陀弘揚佛法之前。

我們來看佛陀的出身。

上一期互動時請大家猜猜佛陀出生時的種姓,我們揭曉答案——佛陀是剎帝利種姓。


原始佛教探秘:2:佛學的誕生


佛陀本名“喬達摩·悉達多”,一生下來就是太子命,因為他父親是迦毗羅衛國的淨飯王。迦毗羅衛國聚居著釋迦族的人,所以佛陀的另一個名字“釋迦牟尼”意思就是“釋迦族的賢人”。


原始佛教探秘:2:佛學的誕生


佛陀的降生呢也很是傳奇:淨飯王膝下一直沒有子嗣,直到王后四十多歲時夢見一頭白象進入左肋才懷上了佛陀。


原始佛教探秘:2:佛學的誕生


原始佛教探秘:2:佛學的誕生


可惜王后在生下佛陀7天后就去世了,淨飯王老來得子,又憐惜幼子喪母,因此他把所有好東西都給了兒子。

按《長阿含經》記載,淨飯王請相師來給太子占卜,相師預言太子以後會遁入空門,淨飯王“變本加厲”地對兒子好,好到了什麼程度呢?

“吾當更設方便,增諸伎樂,以悅其心,使不出家。即復嚴飾宮館,簡擇婇女以娛樂之。”宮殿修飾起來,樂隊組建起來,美女更是多多益善!一股腦兒全給寶貝兒子安排上!


原始佛教探秘:2:佛學的誕生


正所謂,只有擁有過的“放下”才是真本事,所以,這段人生際遇倒是成全了佛陀。

奢華的童年生活沒讓這世界多一個富二代,而是多了一個哲學家。


3、 佛陀是怎麼頓悟,開創佛法的呢?

《長阿含經》記載了太子出宮遊玩見到了四種人:老人、病人、死人和沙門。


摘錄佛頌:

命將盡,拄杖而羸步。

菩薩自思惟,吾未免此難。


見彼久人,顏色為衰損。

靜默自思惟,吾未免此患。


始見有人,知其復更生。

靜默自思惟,吾未免此患。


原始佛教探秘:2:佛學的誕生


太子觀察到前三者的痛苦,他並沒有自恃年輕力壯而沾沾自喜,相反,他意識到自己以後也會有這樣的問題,於是他開始思考怎麼解決這“老、病、死”帶來的痛苦。


《長阿含經》記載:“太子見老、病人,知世苦惱;又見死人,戀世情滅;及見沙門,廓然大悟。”太子似乎受到沙門的啟迪,他緊接著倒推“十二因緣”,領悟了人生的真諦,便成無上正等正覺。這部分在後續文章會詳細展開。


原始佛教探秘:2:佛學的誕生


其實,一旦太子開始思考“老、病、死”問題的解決方法,就標誌著佛學開始建立了。佛學是生命智慧的哲學,解決死後生命的問題正好是佛學的開端,下一期開始我們會以此為切入點去了解佛學的思想。


原始佛教探秘:2:佛學的誕生


(本文作者一純,今年19歲,在家自學國學四年,有所感悟,願能與您分享交流,您的點贊、轉發、評論是我前進的最大動力,謝謝!*^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