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農產品有銷路 貧困戶增收入

“還以為今年的柑橘賣不出去了,多虧了村幹部幫,5000多斤柑橘都銷完了,今年的生活終於有了著落。”澄江鎮史家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張詩中滿臉喜悅,原本滯銷的柑橘在澄江鎮黨員幹部的幫助下,如今已銷售一空。據瞭解,疫情當下,交通受限,消費市場低迷,許多農戶的農產品不同程度滯銷。為了保障疫情期間農產品有銷路,貧困戶有收入,北碚區積極發動各方力量,多形式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助力脫貧攻堅。

北碚:農產品有銷路 貧困戶增收入

澄江鎮黨員幹部幫助貧困戶裝箱已售出的雞蛋。 受訪單位供圖

朋友圈推銷,村主任“帶貨”

張詩中所在的史家村是澄江鎮最偏遠的村落,疫情期間,史家村到澄江鎮的班車線路發車頻次銳減,農村趕集也因疫情影響而取消,眼看著已到了收穫的季節,但張詩中卻沒有渠道將柑橘銷往市場。

2月19日,史家村村委會主任甘小琴在入戶走訪建檔立卡貧困戶時瞭解到柑橘滯銷的情況。看著已經爛在地裡的柑橘,甘小琴急在心頭。於是她拿起手機,將柑橘滯銷的情況發到了朋友圈,幫貧困戶打起了廣告。很快,澄江鎮的黨員幹部紛紛行動起來,有的將銷售信息轉發到微信群,有的直接下單訂購。澄江鎮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李倩告訴記者:“我轉發了銷售信息後,很多朋友都來詢問,一天就訂出去了2000多斤柑橘,還有人預訂了很多雞蛋、蔬菜等農產品。”為了貧困戶徹底解決銷售難題,澄江鎮還組織黨員幹部上門服務,幫助農戶採摘水果、蔬菜,並直接將農產品配送到消費者手中。

北碚:農產品有銷路 貧困戶增收入

東陽街道脫貧幹部聯繫合作社上門收購貧困戶家的農產品。 受訪單位供圖 (2)

據介紹,澄江鎮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3戶,受疫情影響,不少生產農產品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都面臨滯銷難題。疫情發生以來,澄江鎮持續開展“愛心購”活動,截至3月9日,已累計助農銷售蛋類9770個、家禽149只、水果20825公斤、蔬菜1754.5公斤。澄江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我們將在資源整合和優化配置的基礎上,搭建完善農產品線上銷售平臺,進一步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幫助建檔立卡脫貧戶穩定增收,切實做好脫貧攻堅工作。”

此外,東陽街鎮還積極探索“內部接龍+朋友圈推銷”模式,通過建立貧困戶農產品推銷群,在微信群內接龍助力,批量下單,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解決農產品滯銷難題。目前群人數已超過1500人,幫助銷售生豬30餘頭、雞蛋2000餘個、沃柑6000餘斤等。

聯繫銷售渠道 農貨門口賣出好價錢

除了利用互聯網、朋友圈推廣、銷售農產品,部分涉貧街鎮還積極聯繫經銷商、合作社,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生產的農產品進行統一收購。

東陽街道扶貧辦工作人員在入戶走訪中,收集彙總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農產品生產情況,再聯繫邀請區裡面的合作社進村統一收購,讓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家門口就能將土雞、土鴨、水果、蔬菜等農產品賣出好價錢。據介紹,目前東陽街道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7戶,通過聯繫經銷商、合作社上門採購,幫助銷售蔬菜320斤,柑橘234斤,紅薯110斤,土雞18只,增加建檔立卡貧困戶收入4300餘元。

北碚:農產品有銷路 貧困戶增收入

東陽街道脫貧幹部聯繫合作社上門收購貧困戶家的農產品。 受訪單位供圖

而在柳蔭鎮明通村,村兩委充分發揮村級集體經濟平臺優勢,統購統銷建檔立卡貧困戶滯銷農產品。2018年,明通村成立了重慶柳豪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主要經營全村農副產品銷售。疫情期間,村兩委、駐村工作隊聯合柳豪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收購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農副產品,統一包裝後由公司統一銷售,保障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合理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間,北碚區還通過“電話+微信+入戶的方式,摸排建檔立卡貧困戶務工與復工復產情況。區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化解疫情對脫貧攻堅負面影響,幫助貧困勞動力有序返崗,支持扶貧龍頭企業、扶貧車間儘快復工。我區對疫情期間貧困戶、邊緣戶外出務工就業、產業發展需求進行了全面摸排。目前已有約900名貧困戶返崗復工,區級扶貧就業示範車間已復產復工,吸納貧困戶就業7名,設置公益崗位26個,解決就業26人。”

通訊員 齊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