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手裡的這些“垃圾、怪東西”,其實是他的珍寶,家長別忽視

現在的很多年輕家長,開始更加註重地孩子的“自然教育”,也就是說開始認識到成績不是唯一,更希望的是孩子可以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可以健康快樂的長大。

而很多時候,小孩子的世界其實是成人無法理解的,可能一個不經意間的動作,都很出乎意料,很驚訝。

並且在小孩子的眼裡,一切又是那樣的新鮮,讓人好奇。

其實我們也可以感同身受,小時候的我們會收藏很多小玩具,比如好看的糖紙,或者是一片片的不同的葉子、還有小石子等等。

孩子手裡的這些“垃圾、怪東西”,其實是他的珍寶,家長別忽視

在大人眼裡看起來非常微不足道的東西,都可以成為小朋友眼中的“珍寶”。很多時候,家長會覺得那些沒用,隨手就給扔了,但卻不知道這種疏忽,很容易傷到孩子。

案例:

辰辰的兒子3歲了,一次放假她帶著兒子去外婆家玩。辰辰正在屋子裡看電視劇,這時滿頭大汗的兒子拿著一根黃瓜,興沖沖的跑到屋子裡,很興奮的讓辰辰看,辰辰粗略的掃了一眼,然後說了聲“好”就繼續看電視了。

這時兒子就使勁去拉辰辰,非要讓她看黃瓜。辰辰為了能好好看電視,想讓兒子安靜下來,就很不耐煩的接過黃瓜,然後直接就咬了一口吃了。

卻沒想到的是,兒子立刻就大哭了起來,辰辰趕緊又把黃瓜給兒子了。接過黃瓜的兒子,將黃瓜摔在地上,哭鬧的更加厲害了。

這時在外面的外婆聽到了孩子的哭聲,趕緊進屋裡看,一邊哄著外孫,一邊問女兒這是怎麼回事,聽了辰辰的解釋後,外婆說:“那根黃瓜是外孫找了半天摘下來的,小心翼翼的拿著,像是寶貝一樣,拿給你看,就是想讓你誇誇他。

現在你不僅沒有誇他,還把黃瓜吃了,他不哭鬧也不正常啊。

其實在生活中,這樣的事情非常常見,很多時候孩子哭鬧是有原因的,不過是家長沒有注意到。

孩子雖然小,但也有自己珍惜的寶貝的東西。

比如,很多小女孩喜歡保留糖紙、有的喜歡收藏郵票,小男孩一般喜歡收藏卡片、或者是在他心裡很喜歡的東西。

有時在另一個人眼裡是廢物,是垃圾,但在收藏的人的眼裡,卻如珍寶一樣。

孩子手裡的這些“垃圾、怪東西”,其實是他的珍寶,家長別忽視

在大人眼中的很多無意義的東西,卻很可能是孩子眼中非常重視的。有些家長直接處理掉,不經過孩子同意,結果造成了孩子哭鬧等。

這其實是因為個人想法或是價值觀上的不對等,家長認為孩子哭鬧不懂事等,孩子卻覺得家長不懂自己,不尊重自己。

孩子的珍寶被忽視被怠慢,心靈易受到傷害

大人不懂得尊重孩子視為珍寶的東西,經常忽視,或者不經同意就處理掉,容易給孩子帶來很多傷害。

1、孩子變的自卑、妄自菲薄

當孩子開開心心的向父母分享自己的“寶貝”時,如果家長很不在乎,甚至把孩子的寶貝當成垃圾一樣處理掉,或者當孩子來分享時,就會批評訓斥孩子,那麼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喜歡的、或者是自己重視的東西在別人眼裡一文不值。

慢慢的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品位低,產生消極負面情緒,越是消極,就越會變的自卑、妄自菲薄。

2、再不願意分享

當孩子發現自己很喜歡的東西時,會想要和最親近的人分享,這也是他們學會分享的過程。

如果這時的家長,願意和孩子一起分享他的喜悅,這對於孩子的分享其實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如果家長常常不以為意,無視孩子的分享,時間長了,只會扼殺掉孩子分享的心。

因為在孩子眼裡,父母是最親近的人,父母都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分享,別人就更不願意看到了。

為了避免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拒絕,碰壁,慢慢的就不想再分享了,以免自己難堪。

3、影響親子關係

就像是辰辰和兒子一樣,當兒子把自己很寶貝的黃瓜,給媽媽看,希望得到誇獎,希望可以讓媽媽開心,卻被媽媽忽視,敷衍,甚至傷害,這就會讓孩子非常傷心和難過。

孩子的哭鬧只是表面,如果孩子從此以後不願意再和父母親近了,就對親子關係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若下次再有什麼事情,就不會再想到父母了。

孩子手裡的這些“垃圾、怪東西”,其實是他的珍寶,家長別忽視

孩子的“寶貝”,應該被這樣對待:

一、多多發現孩子的好

家長與孩子在相處的過程中,應該更多的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這樣會拉近你與孩子的關係,慢慢的你也會更加積極。

當孩子與你分享她的寶貝時,你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待,而不是你覺得不好就直接否定。

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同樣的事物,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愛吃一種食物,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是有差別的,自然喜歡的東西也不一樣,所以你看起來像是垃圾,但他人會寶貝的不行。

你很寶貝很重視的,在他人眼裡可能也不值一提。

當你在這樣的尋常事物中,發現更多的亮點,並進行賞識教育,那麼孩子也會變的更加積極樂觀,會越來越優秀。

經常被誇獎的孩子,和不被誇獎的孩子,會更加積極樂觀。

所以當他們每做出一項成果時,若都能得到回應,那麼他們就會更加積極的去看待事物,這樣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孩子也會更加優秀,更加積極。

二、重視珍惜孩子的每一項成果

珍惜孩子的每一項成果,當孩子做出一些事情時,要及時給予孩子真誠的誇獎和讚賞。比如孩子拾金不昧,這時家長要肯定這種行為。

孩子收集的一些事物,或者親自做什麼事情,家長同樣要珍惜,這樣孩子才會覺得父母是理解自己的,也才會利於孩子在正確優秀的道路上走下去。

三、不要以為是家長就自以為是

有很多家長,自認為年齡、閱歷等很多方面都強於孩子,於是在孩子面前非常自以為是。

一則媒體調查表明:在孩子的心目中,家長的重要性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逐漸減少的。

比如孩子子小時候,非常崇拜父母,覺得什麼事情父母都可以擺平,但慢慢的他也會發現,有時候自己會的比家長還多一點,又有些情況下,孩子甚至會以為父母是“文盲”。

雖然這種結果比較犀利,但其實也是在提醒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自以為是,你只不過是年齡的優勢,比孩子懂得多一點而已。

如果一直那麼的高高在上,就容易造成孩子畏懼甚至是反感。所以,當孩子與你分享自己的珍寶時,家長不要直接否定,甚至讓孩子以為,這是怪東西,不值一提,請重視一點。

四、要和孩子一起分享

和孩子分享,其實比語言都更有說服力,是一種強有力的肯定孩子的方式。

比如孩子畫的一幅畫,家長可以和來家裡的朋友親戚等分享,那麼孩子就會更加自信。

若你已經否定了孩子,敷衍了孩子的分享,可以這樣來彌補

如果家長沒能正確的對待孩子的分享,已經傷害了孩子,應該怎麼做來彌補呢?

(一)承認錯誤、道歉

首先,如果家長知道自己誤會或者輕視了孩子的珍寶後,應該在第一時間成仍錯誤,解除誤會。可以真誠的對孩子說:我不知道那個東西對那麼那麼重要,才做出了不恰當的行為。

孩子手裡的這些“垃圾、怪東西”,其實是他的珍寶,家長別忽視

相信孩子在接受到家長真誠的道歉之後,也會原諒家長,並且除此之外,孩子也可以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是被在乎的。

家長勇於承擔錯誤,孩子也會更有責任感。

(二)補償讚賞

當知道了自己錯怪孩子的分享,怠慢了孩子的珍寶時,可以立刻給出補償的讚賞,希望可以彌補自己之前的錯誤行為。

當然讚賞不要試很應付的誇獎等,要真誠。

(三)期待下一次的分享

當你這一次錯過了孩子的分享,道歉後可以告訴孩子,你很期待下一次的分享。這樣可以更大程度上彌補之前的過失,可以讓孩子有理有和你分享,心態更好。

當父母這樣做後,孩子也會更願意與父母分享,這樣也很好的維護了父母與孩子的關係。

家長要重視要尊重孩子、孩子的珍寶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與他人不一樣很正常,但每個人、每個人的想法都值得被尊重。

孩子在小時候,會抱著一腔熱血和父母分享,如果父母經常冷冰冰的敷衍應付,則孩子很容易受到傷害。

孩子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創造力很強,如果家長重視孩子的創作成果,那麼孩子也會更有積極性。家長正確對待孩子的珍寶,你的肯定,會讓孩子更加成功。

3歲寶寶的媽媽,心理諮詢師,每天分享育兒相關知識,歡迎大家關注評論轉發哦。如果您有不同意見,或者有什麼問題,也歡迎在評論區分享,我們一起探討,提出建議,共同分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