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停課不停學”扛起肩上的責任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的不僅僅是人們的生活,更多的是對靈魂的拷問。作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對前段時間的教學工作,頗有感觸。對比廣大的醫護工作者,“最美逆行”者衝鋒在救死扶傷最前沿,展現的是醫者仁心,詮釋的是視死如歸。除了震撼以外,更多的是對人生的思考,對教育工作的思考。

結合當前教學工作,說說自己的幾點感想。

教學思維要轉變。未受疫情影響前,教師授課按照教學計劃,認真備課講課即可,而現在除了研究授課,更重要的是要有責任心,大局意識。要樹立全國上下一盤棋,堅決落實好教育領域指示要求,確保各項工作落實落細。一方面抓好教學工作,一方面配合學校完成各項管理工作,著重做好信息普查、防疫宣傳、心理疏導、教學研討工作,推動學校管理有序開展。

教學模式要改變。傳統教學師生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集中授課。疫情影響之後,大家轉變到線上教學。通過手機、電腦等工具,學生獲取知識。然而隨之而來也出現一些問題,學生聽課過程對知識能否理解,注意力是否能夠集中,線上紀律是否遵守,教師發現問題是否及時等等,這些問題都和課上教學不同,我們的教學模式在改變,面對的現實問題也在增多,這就要求我們要善於發現問題,及時進行化解。

作業批改要互動。面對紙質作業,紅筆紅線一目瞭然。線上批改不但增加了學生和家長的精力,更增加了教師的任務。從打開作業到批改再到評語書寫,每一步都付出辛勤的汗水。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知識,教師批改完畢要逐一視頻講解互動,這一關節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採取這種方式,能夠及時掌握每名學生的學習進度,做到因人而異的輔導,保證每個孩子不掉隊。

防疫宣傳要跟進。從疫情防控發出第一時間,教師通過班級群、QQ群、短信等方式,及時向每位家長每個學生髮送防治疫情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家長和學生通過圖片、視頻、手抄報等形式上傳班級群,及時反饋落實情況。師生的積極參與,認真遵守規定,廣泛宣傳倡導,為疫情防控工作加油助力。

信息核實要準確。按照落實疫情總要求,班主任每日統計學生健康情況,逐一核實,不拉一人。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向學校反饋,做好登記備案,為復學工作提供數據指導。對異地學生,按照屬地管理要求,自行居家隔離,提前做好準備,為開學事宜早做籌劃。

心理疏導要及時。針對疫情給家庭和學生帶來的影響,學校製作六期《“宅”在家裡也成長》專題心理疏導講座,關心學生身心健康,引導家長師生正確面對疫情,加強心理疏導,堅定必勝信心,為打贏疫情狙擊戰助威。此外,教師開展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要內容的思想引導,鼓勵大家捐款捐物,製作戰勝疫情手抄報,弘揚正能量,為中國加油,為武漢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