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馭心術

古今中外,一部《三國演義》,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滾滾長江,葬了將士的屍體,沖走英雄的鮮血,真正“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浩瀚三國,從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天下大亂、桃園結義開篇,至英雄身死、天下歸晉結束,浩浩蕩蕩一百年,用血與淚生動演繹了“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悠悠古史。

玄德馭心術

桃園結義

劉備,字玄德,織蓆販履之徒,一介草根,文不成、武不就,何以在亂世之中成一方霸業?關鍵在於“馭天下人心”。

一、玄德為何以“馭人心”為本

玄德心中有一種的信仰。玄德一生,堅持以“仁、義”為本。他作為一個草根階層,他深刻懂得老百姓怕什麼、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老百姓怕的,他不強加,想要的,他盡力給予,不想要的,他自己擔待。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能夠做到這些,已經置身於道德的至高點之上,他把自己的位置擺得很正,並將這個思想歸納為仁與義,他的信仰也就與老百姓的信仰結合在了一起。基於這樣的信仰和堅持,反觀當時的國家,朝庭懦弱、奸臣當道、軍閥混戰、命如草介、民不潦生,玄德心中萌生出以七尺之軀力挽狂瀾、扶正乾坤的信念,絕非偶然。這個信仰,是他百折不撓、屢敗屢戰的力量之源。以至於“三讓徐州、拒領荊州”,正是他對信仰執著的體現。

玄德沒有資本。玄德沒有出生在王侯家族,沒有家世資本;沒有走入權力的軌道,沒有政治資本;沒有雄厚的財力,沒有經濟資本;起初沒有一座城池,沒有立足之本;沒有千員戰將,沒有人力資本。相對於曹操有家室支撐、在朝為官,以及孫權有三世基業、長江天塹,玄德真可謂是“一窮二白”。他靠什麼,他能靠什麼?只有自己一生這七十年的光陰。好資源已讓人佔盡,他只能開發新的資源,用現在的話講,就是開闢新的市場。

新市場是什麼?只有人心。

玄德的團隊凝聚力就在於他的初心。玄德組建起來的團隊,皆是被他的初心感染,關羽、張飛因為他的雄心而與他結義,趙雲因為他的為人而歸服,諸葛亮因為他“三顧茅廬”,縱論天下大勢、道盡天下禍亂、說明人本政略,才“鞠躬盡瘁”,後來的黃忠、馬超、龐統等英才,皆是被他的政略和初心所感染,才聚在他的大旗之下。所以,可以毫不誇張的講,玄德所建立起來的團隊中的骨幹人才,都是因為他“仁與義”和統一天下、扶漢圖強的初心而凝聚,成為團隊的根本,一旦他喪失這個初心,整個團隊必然土崩瓦解

玄德馭心術

劉備,字玄德

二、玄德如何“馭人心”

馭天下人之心。玄德樹起了“仁義”的大旗,在關鍵的歷史性抉擇上,他都站在了“仁義”的方向之上。為討伐董卓,袁紹以四世三公的名望,召集天下諸候聚義會盟,會盟者皆一方霸主,兵、地、錢、糧,樣樣不缺,而玄德此時,一身貧賤,將只關張,兵無一人,但他仍因“討伐篡逆、匡扶漢室、人人有責”的信念,選擇了隻身參加會盟,期間,劉備草根敢會盟、關羽溫酒斬華雄、三兄弟聯手敵呂布,一時間聲名大躁,初露鋒芒,天下百姓看到了玄德的“義”。後來的荊州之爭,劉琮降曹,玄德丟小沛,敗走江夏,20萬百姓不捨與劉皇叔分離,爭先恐後追隨其至江夏,在曹操的鐵騎追逐下,玄德始終不肯放棄百姓,日行僅20裡,很快被曹軍追上,險些與百姓玉石俱焚,期間張飛喝死夏侯傑、趙雲單騎救主、玄德痛摔小阿斗,一時間玄德雖然兵敗,然而仁勝,大獲天下人之心,天下百姓看到了玄德的“仁”

馭部署之心。

玄德的部署之心理,可以在兩個選擇之間徘徊,一是跟著玄德,吃盡天下之苦,成就無上大業;二是投奔曹操孫權,安享榮華,甘做門頭一小吏。玄德所做的,就是不斷強化部署成就一番大業的思想。但他做得更加高尚、更加光彩,做得更好。玄德率先垂範,不享榮華、不求爵祿,始終以匡扶漢室為根本,從不以霸業自居,所屬之地,輕減稅賦、秣馬厲兵,所屬之民,仁心待之、寬容有度,處處以身為範,部署歎服;玄德以部署為基本,他摔小阿斗,因為趙雲差點喪命,他用諸葛亮,完全不含猜忌,他用龐統,不因美醜而論英雄,他不用張松,因為張松貪財叛國,所做所為,皆是人君典範;玄德始終不忘大業,因為他不忘記,所以部署出不會忘記,堅定的人,永遠會站在他一邊。

馭敵人之心。玄德投公孫瓚、投陶謙、投曹操、投袁紹、投劉表、投孫權,當時會盟的18鎮諸侯被他投了一半,這些諸侯除了公孫瓚,無人不想殺他,而他卻能夠從公孫瓚處帶走趙雲,從陶謙手中接手徐州,與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請袁紹讓他招攬關羽,從劉表圈子中分化劉琦、從孫權家裡帶走孫尚香,正所謂無處不逢迎。玄德馭敵人之心,

所到之處皆有籌碼,曹操不敢殺玄德,因為害怕“殺一人而失天下人心”,袁紹不敢殺玄德,因為想利用他的名望,沒有足夠的籌碼,玄德絕不會投奔敵人;玄德始終以大義擊潰敵人,當時的環境下,任何人與玄德談天下大勢,都不可能比他看得更遠,因為他基本把握往了最根本的一條——鬥爭的目的是為了什麼?而其它諸侯,還停留在奪地搶錢的粗淺境界;玄德善於權變,投奔曹操期間,他已知再難有所作為,但初心未死,刻意製造了“種地幹活,初心泯滅”的假象,迷惑了曹操,贏得了生機。

玄德馭心術

溫酒斬華雄

三、玄德馭心術給出的啟示

領導者得看得更高更遠。“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在玄德的年代,在資源被瓜分殆盡的情況下,誰還能看到“人心”這個世界,沒有!在互聯網剛剛進入中國的年代,除了馬雲、馬化騰等人,誰能看到互聯網將帶來的世大變革,寥寥無幾!在現在區塊鏈、大數據等新興不久的時候,又有多少人能夠看到未來,而選擇出一個方向?這,就是一個領導者的基本素質,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機會,開闢全新的市場。

領導者得有明確的初心。單槍匹馬,孤軍深入,必然失敗。玄德前半生,就是他堅定初心的奮鬥史,如果他沒有“仁與義”的初心,就立不起大旗,找不到方向,英才不知道團結到哪裡,他可能也就像呂布一樣,不過一介勇夫。初心,就像黑暗中的燈塔,指明前進的方向,告訴人員該在燈光下相聚。領導者只有將他的認識化為前行的初心,才能不斷地“團結到一切可以團結的人”。

領導者得有堅持的力量。

失敗很容易擊垮一個人的堅持,玄德在得到諸葛亮以前,雖然有關、張、趙等人的忠心支持,但力量仍不足,甚至連在夾縫中生存的能力都沒有,他去上茅廁,發現大腿上都長出贅肉了,人老了,但他放棄了嗎?沒有!他的一生,太苦了,但也留下了空前絕後的傳說。沒有堅持的力量,跟隨的人就會無所適從,隨時提心吊膽,擔心領導者會不會突然放棄,領導者一旦放棄,追隨者全都前功盡棄。

領導者得有權變的謀略。領導者面對開拓新大陸的重重迷霧,隨時面臨著迷路的危險,也面對著隨時可能被不知名的野獸蠶食的風險,要在其中搏得一線生機,沒有謀略必敗無疑。玄德一生,風險重重,形勢逼他赴“鴻門宴”、逼他赴東吳成親、帶他東躲西藏,他始終能夠化險為夷,雖然《三國》不是正史,但真正歷史上的玄德,所經歷的刀光劍影,怕是隻多不少。領導者,一定要有充分的謀略能力作為支撐,否則,必然只能“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玄德馭心術

不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

深思玄德馭心術,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找到正確的一個方向,身先士卒,堅定地走下去,僅此而已;但卻又太難,難在找到方向不易、堅持初心更難,真心實意不易、百折不撓更難。

《三國》舊事,已付笑談,但英雄精神,卻已融入後人血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