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靈獸——須彌福壽之廟:佛和鹿的傳說

鹿是一種溫順的動物,四肢修長,雄者生角,種類也是繁多。在中國文化的認知裡,鹿也是一種吉祥的化身,福祿壽中的鹿代表了長壽的寓意。

在佛教中鹿的含義更為深遠,有關鹿的故事也是很多。

承德靈獸——須彌福壽之廟:佛和鹿的傳說

須彌福壽之廟

承德作為中國北方最大的佛教和佛教寺廟聚集地,有關鹿的故事自然記載頗多,而且流傳至今依然有跡可循。

須彌福壽之廟

須彌福壽之廟大紅臺上有兩座角殿在紅臺的北面,在角殿上各有一對鹿,中間是法輪。這殿脊上的鹿和法輪,是佛教中的“鹿野苑”故事。

鹿野苑又稱“閒人論處”、“仙人住處”、“仙人鹿園”在佛教語意裡也是佛教聖地的一處,這裡被認為是釋迦摩尼成道的地方。

承德靈獸——須彌福壽之廟:佛和鹿的傳說

佛教

現實中的地點對應古代中印度波羅奈國,今天的瓦拉納西城西北約10公里的地方。釋迦摩尼連禪河畔苦行六年,不得解脫,後在菩提伽耶覺悟成道,來到此地,對阿諾陳如、額鞞、跋提、十力迦葉、具力太子五個侍者說法,使他們成為第一批佛教信徒。後來佛教故事中,很多關於鹿的記載,把鹿說成是佛陀的化身。因而,鹿在佛教語意中收到了和佛一樣的尊崇。

另一種說法:大紅臺角殿脊上的鹿,東嘎活佛認為是代表丘桑巴(菩薩)的化身,化為麋鹿聆聽佛法的故事。中間的發輪表示法輪常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