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和湖南出版界的友誼

2018年3月14日,史蒂芬•霍金離世。劍橋大學和英國政府準備為他舉行葬禮,地點在劍橋的大聖瑪麗教堂和倫敦的西敏寺。霍金的第一任夫人簡立即來信,邀請我參加在劍橋舉行的葬禮。不久,她的女兒露西又邀請霍金著作的責編孫桂均、以及杜欣欣和我參加在西敏寺舉行的入葬儀式。這次西敏寺葬禮是百年來為學者舉行的最隆重的葬禮。霍金被安葬在牛頓墓旁。一個多世紀以來,英國獲得諾獎的大約百人,其中在牛頓墓旁安葬的僅有J.J.湯姆孫和盧瑟福兩位,安放紀念碑的僅有狄拉克一人而已。狄拉克是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席的霍金的隔一位的前任。當年西敏寺邀請霍金為狄拉克紀念碑安放儀式致辭。在霍金離世後,簡立即就去劍橋西北角的昇天墓園尋找墓地,希望霍金和他的天文學家前輩亞當斯和愛丁頓做伴。她後來告訴我,霍金最終安息在牛頓墓畔完全出乎家人的意外。

劍橋的葬禮結束後,主辦方在三一學院舉行招待會,答謝全部450名來賓。我代表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向簡和露西轉達了深切的哀悼之情,並邀請她們和簡的第二任先生在方便時訪華。霍金是一位世紀偉人,簡也是個傳奇人物。雖然1990年霍金與簡離婚,但她和霍金結婚25年,是霍金最長的一段婚姻。更重要的是,就在那個時段裡,霍金完成了他一生中最主要的學術成就:發現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黑洞的視界面積不減定理和黑洞的輻射理論,創立了引力熱力學和歐氏量子引力,預言了太初的量子漲落導致的宇宙結構的譜,以及提出宇宙無中生有誕生的場景。她在養育了三個子女的同時,幾乎獨自照顧霍金的所有日常生活。在這漫長的歲月裡,霍金從一名博士生,成長為光輝四射的學術巨星,做為妻子的簡功不可沒,沒有她就沒有我們後來見到的霍金。我知道簡具有八分之一中國血統,長期以來,她渴望到其曾祖父的出生地寧波尋根。簡與第二任丈夫音樂師喬納森在教會相遇,喬納森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協助簡照顧霍金一家。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的邀請是對簡表達的最誠摯敬意。

霍金和湖南出版界的友誼

邀請信發出後,一年來,我和簡就訪華事宜通過幾十封電郵,最後定於2019年5月30日到6月13日,從倫敦出發,訪問北京‬、長沙、張家界、上海、寧波、杭州和上海。

訪問結束後,簡和露西一致並一再向我們表示,這次訪問是她們一生最為美好的旅行(the trip of a life-time)。她們一行在中國進行了大量的科學普及活動,會見了各個年齡段的讀者和學術界、出版界人物,這些都已被大小媒體報道,恕不重覆。

霍金和湖南出版界的友誼

霍金和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的交往要從《時間簡史》的出版說起。

1988年的2月我就收到了霍金關於將這部書譯成中文的信件,以及樣書。這部書的英文版是在同年的愚人節即4月1日才推出的。1988年的夏天之前,我就譯好了中文版。臺灣的藝文印書館通過英文出版家,再通過霍金找到我,於1989年出版了這部書的中文繁體版。這是臺灣首部從西方購買翻譯權的圖書,在此之前,臺灣在西方眼中以盜版著稱。藝文印書館是以出版考古尤其甲骨文研究為主的極小眾出版社,創辦者是董作賓的學生嚴一萍。出版社原先打算請他們的朋友文學家書法家臺靜農題寫書名。臺是魯迅學生。我生也晚,雖然也在十幾年前去過臺灣,卻趕不上能見到他們的時代,只在中研院所在的南港的胡適墓臨近見到董作賓墓,向這位偉大的學者致敬。藝文的朋友告訴我,嚴先生出版甲骨文著作時要校對17遍,使我不禁大吃一驚。

我的譯稿本想在大陸出版,自己也曾經聯繫了兩所著名大學出版社,全被拒絕 。我對此根本無所謂,因為我翻譯此書時只是感到很愉悅,出版與否沒有那麼在意。其實,如果不是因為這部書的因緣,我不會去翻譯任何書。文革後期,霍金的名字僅限極少數人知道,而且是因為批判他和彭羅斯的廣義相對論的奇點定理時才被提到。70年代,他的大名在西方學界已是如日中天,但直至80年代國內學界僅有少數專家初聞其名。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決定出版此書。但他們對翻譯權還弄不清。因為和藝文打交道過程中我明白了,所以我堅持要湖南正式購買翻譯權,這部書在1992年才正式出版。實際上,這部書的購買翻譯權的費用不過300美金而已。我相信,這也是最早從海外購買翻譯權的圖書。

《時間簡史》在中國讀者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很多地鐵站口都有盜版出售。那個時代一部書是否暢銷的標誌是出了多少種盜版書,所以究竟發行了《時間簡史》的多少種多少冊盜版書永遠無人知道。這部書被南方報系在2010年由讀者和專家投票入選為新世紀十年引進的十部最有影響的圖書,而且是唯一的科技書。可以估算,中國在這十年間共引進了大約100萬種圖書。

28年來,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了霍金撰寫的所有科普著作,包括《果殼中的宇宙》《霍金講演錄》《大設計》和《我的簡史》等,以及霍金和他女兒露西合著的《喬治的宇宙》系列。

2006年春,應霍金的邀請,湖南出版界同仁到劍橋的他的辦公室拜訪他。霍金當場決定,讓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他的所有科普書的中文版(簡體)。這體現著霍金對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的高度信任。二十多年來,出版社幾代同仁兢兢業業,為出版霍金的書花費了大量心血。

2002年夏和2006年夏霍金訪問杭州和北京期間,湖南出版界的朋友們有幸和霍金親切見面。

2017年7月,劍橋大學慶祝霍金75.5歲生日。在此之前,湖南科技出版社請長沙的五位湘繡大師精心為霍金繡了一幅肖像,做為生日禮物屆時由我送到劍橋。這幅雙面繡栩栩如生地再現了霍金2002年訪問杭州時的風采。

2019年3月14日,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在霍金離世一週年推出了霍金的遺作《十問:霍金沉思錄》。這部書體現了霍金對這個世界的無限熱愛,是他留給我們的遺囑。從收到霍金的英文全稿,到讀者得到中文版只有四個月的時間,而且全書牽涉的論題比他以往的著作廣泛得多,中文版所有參與者夜以繼日地投入,可以想象,他們經受的壓力是空前的。

這回簡•霍金一行,親自感受到霍金在中國大眾中受到的尊敬,以及和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的延續了近30年的友誼。這一切都將永遠載入中外文化交流史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