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全覆蓋 家家致富有門路 廣西大新欖圩鄉變成鴿蔗瓜果之鄉

春節後,趙福祥為賣青梅苗每天忙得像只陀螺轉個不停。訂銷的電話響個不停,經常夜裡將要睡著了,一陣鈴聲突然把他叫醒。

趙福祥是大新縣欖圩鄉武姜村村支書。自從武姜村種青梅發財後,青梅苗成了搶手貨。“我們村合作社397戶嫁接培育出的50萬果苗,平均每棵5元,200多萬元進賬。”趙福祥一臉得意。

青梅少了是個寶,種多了會不會爛市?欖圩人已經明白,搞農業,結構單一是個死結,摸索出一條“宜蔗則蔗、宜果則果、宜瓜則瓜”“一村一品”“一長一短”的路子。坡多的先力等村屯宜種果,地平交通方便的社區以及新球、上吉、榮圩等村屯宜種瓜類和甘蔗;長是指的產業週期2-3年的青梅、春砂仁等,短是指的見效快的週期半年——一年的甘蔗和南瓜,還有鴿子。

一村一品全覆蓋 家家致富有門路 廣西大新欖圩鄉變成鴿蔗瓜果之鄉

如今欖圩鄉變成“鴿蔗瓜果之鄉”。

“現在縣裡引進了青梅加工項目,銷路不用擔心。我們認準了種青梅果。”先力村六要屯屯長農海寧說。為了種青梅,該屯把400畝速豐桉樹砍掉。

“現在青梅種到哪,路就修通到哪,還幫我們引進加工企業,縣裡這麼替我們著想,我們一定要把青梅果種好,掙放心錢。”在先力村練圩屯山弄裡的產業路邊上,村民零麗一邊種青梅,一邊笑著說。

“近年來,我們著力發展糖料蔗、優質稻、水果、豬、牛、鄉村旅遊與休閒農業、中藥材等‘5+2’特色產業,全鄉擁有‘5+2’特色產業共有1273戶。實現三個全縣‘最多’,青梅和南瓜種植面積最多、鴿子養殖最多。”欖圩鄉黨委書記何志傑介紹。“目前,我們千方百計讓貧困群眾脫貧的同時,還有長期增收的產業,確保脫貧不返貧。”

武姜村推廣青梅種植,6000畝的青梅園成了市場上的搶手貨,讓全村群眾過上“梅”好生活。該村那咘屯貧困戶黃麗紅一家,幾年前種20畝青梅,在水源林下種春砂仁,2017年,幾項加起來收入20多萬元。不僅脫貧摘帽,在縣城買房,還買了轎車;欖圩社區種植4000畝的甜南瓜,僅種南瓜一項,戶均收一萬多元。

在廣東深圳打工多年的潘忠飛返鄉,成立肉鴿養殖專業合作社,社員有36個,存欄有16萬羽;家住武姜村的農海峰,2018年也選擇了還鄉創業。除了幫家人管理青梅,就是養蜂。他負責養蜂,妻子則通過網上銷售蜂蜜。

一村一品全覆蓋 家家致富有門路 廣西大新欖圩鄉變成鴿蔗瓜果之鄉

在欖圩鄉的帶動下,大新縣累計種植青梅近4萬畝,甜南瓜種植6000多畝。

為了確保農村群眾吃上“定心丸”,大新縣引進了江西正邦集團原種豬繁育基地、中禾恆瑞集團萬頭母牛繁育基地、中鴿集團皇鴿養殖和深加工項目、安徽溜溜果園集團大新果品深加工項目等。

“欖圩鄉不僅是大新縣產業扶貧的排頭兵,還是全縣產業的風向標。成功的秘訣就是,他們遵循市場規律,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多動腦筋、想辦法,找出一條可持續性的綠色發展之路。”大新縣委書記趙麗說。

“疫情防控不鬆懈,春耕生產不耽誤。歡迎貝儂(兄弟)來欖圩,賞花吃果唱山歌。一唱二月梅花香,二唱四月南瓜紅,三唱鴿子呱呱叫,人氣財氣都帶旺……”在欖圩農村,飄蕩著一首首悅耳的山歌。

記者/莫迪 通訊員/黃德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