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過年|臘月二十三 糖瓜“上位”

小時候特別盼過年,因為過年有糖吃,有肉吃,還能到處走親戚。具體什麼時候開始有了過年的氣氛呢?那當然就是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了。


天津人過年|臘月二十三 糖瓜“上位”

有人曾經總結過,說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基本都是跟吃有關的,每個節日都有自己的主角美食,臘月二十三,小年的主角美食當然就是糖瓜了。

小孩子吃糖總是被大人限制的,怕對牙齒不好,只要一吃糖,都會緊張的看看父母,能否吃第二塊,還要看大人的眼色。但是小年這一天,大人會專門買回來很多種不同的糖,有糖瓜、糖塊兒、芝麻糖,擺在盤子裡,放在灶臺上,進行祭拜,祭拜結束後,就會招呼孩子們,快點吃糖,今天多吃點,都吃完了。


天津人過年|臘月二十三 糖瓜“上位”

孩子們簡直太開心了,每人分幾塊,放進嘴裡,吃個痛快。當然也會好奇的問家裡老人,為什麼要在灶臺擺供啊?供的是什麼神仙?家裡老人就會給你進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是關於灶王爺的故事。

天津過小年的主要民俗活動是“祭灶王”。相傳灶王原來是一個叫張單的富家子弟,曾娶一女子郭丁香為妻,後又休了郭丁香續娶李海棠。李氏好吃懶做,不久就把張家財產揮霍一空,改嫁他人。張單家境敗落,又遭火災,雙目失明.淪為乞丐。一天,他乞討到一戶人家,主人給了他熱湯熱飯,後發現施飯者就是他前妻郭丁香,羞愧難當,碰死灶前,被姜太公封為灶王。


天津人過年|臘月二十三 糖瓜“上位”

灶王最初只管火,後來受天帝委派為掌管一家的監護神,被封為一家之主。他權力很大,但卻連個土地廟大小的廟宇也沒有,只有一張畫像(木板印製的年畫)貼在灶牆上。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的對聯,橫批是"一家之主"。

祭灶時要擺上棗和糖瓜等果品,據說是讓灶王吃了嘴甜,也有的說為了糊上他的嘴,叫他上天只說好話不說壞話。灶王臘月二十三上天,初一五更回來,就算完成彙報任務,帶著吉祥保佑一家過平安日子了。   


天津人過年|臘月二十三 糖瓜“上位”


小時候一邊吃糖瓜,一邊聽著這樣的故事,滿腦子都是“讓灶王爺只說好話,不說壞話”的念頭,感覺新的一年絕對不能做壞事,做壞事會被灶王爺看到,受到懲罰。

當小孩子們因為吃糖瓜而歡呼雀躍,感受年之將近時,大人們卻開始了忙碌的年前準備,臘月二十三日以後,人們開始打掃庭院、居室,清除積垢,置辦年貨,製作節日食品,一直要忙到除夕。


天津人過年|臘月二十三 糖瓜“上位”

就這樣一年又一年,愛吃糖的小孩長大了,到了臘月二十三,也去買各種糖瓜,鄭重其事地告訴自己孩子,今天要多吃糖,還要講那個很長很長的關於灶王爺的傳說。

圖片源自圖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