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過後 四川餐飲業如何進行復蘇?

餐飲行業作為最久遠、最傳統的產業之一,在此次疫情中首當其衝,受到的影響也最為直接。疫情的突發性讓整個行業快速進入到一個“寒冬期”。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餐飲收入為4.67萬億元,同比增長9.4%。中國飯店協會曾樂觀預估,2020年中國餐飲業的全行業收入有望突破5萬億。而近日恆大研究院發佈研究報告指出,餐飲零售業春節短短7天的直接銷售收入或腰斬5000億元,這還不包括後續影響。據天眼查數據,我國目前共有超過1000萬家餐飲企業,其中個體工商戶佔比超過95%。

  據2月12日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餐飲業影響報告》顯示,相比2019年春節,疫情期間,78%的餐飲企業營收損失達100%以上;9%的企業營收損失達到九成以上;7%的企業營收損失在七成到九成之間;營收損失在七成以下的僅為5%。

  可以說,疫情讓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的餐飲行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寒冬”過後 四川餐飲業如何進行復蘇?

成都建設路網紅小吃一條街陸續復工


  贏商網走訪發現,四川成都建設巷網紅小吃一條街正在有序復工,有20多家門店恢復營業,商家們表示因疫情影響人流量大不如往年,會有老顧客順路來買。

  對處於恢復期的餐飲業,重塑消費者信心是“寒冬”後的當務之急。截至3月5日,成都已有首批100家餐飲企業承諾:做到根據用餐人數、菜品數量配備相應的公筷公勺,全面提供一菜一公筷或公勺,在有條件的餐廳為客人提供分餐分食制。

  然而,許多中小微餐飲企業受房租、人工成本高,現金流特別緊張、貸款難等因素的制約,復工仍較為困難。

  四川給予部分中小微餐飲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最長可延至今年6月30日

  對此,四川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商務廳、人民銀行成都分行、四川銀保監局於近日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金融支持我省餐飲企業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加大融資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務水平、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推進金融支持措施落地等四個方面提出9條措施,支持餐飲企業疫情防控和有序復工復產。

  在加大融資支持力度方面,《通知》要求,對於受疫情影響較大、流動性暫時遇到困難的餐飲企業,金融機構要積極通過續貸、展期、變更還款安排及新增貸款等方式,“一企一策”給予幫扶,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

  對於中小微餐飲企業從2020年1月25日以來需要歸回的銀行貸款本金,以及2020年1月25日至6月30日需支付的貸款利息,如確有困難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根據企業申請,給予企業一定期限的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安排。還本付息日期最長可延至2020年6月30日,免收在此期間的罰息。

  在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方面,《通知》要求,全省城商行、農信社等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運用再貸款專用額度發放貸款,利率應不高於最近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加50個基點。小額貸款公司、融資租賃公司等地方金融組織對符合條件的餐飲企業,疫情防控期間續貸(租)、展期和新增貸款(租金)利率(利息)原則上按原標準下浮15%。

  “2019年12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佈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1年期的年利率為4.15%,如果按照《通知》要求,在此基礎上再加50個基點後,應為4.65%的年利率,這比平時的貸款利率低了2個百分點左右。”成都某銀行業金融機構客戶經理表示。

  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另外一項措施是,基於餐飲企業向銀行貸款大都需要擔保機構提供擔保的現實情況,《通知》要求,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要進一步降低擔保準入門檻,降低或取消反擔保要求,新增擔保費率原則上不高於1%。

  餐飲行業是四川省加快構建現代服務業“4+6”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穩增長、擴就業、保民生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四川省餐飲行業發展受到較大程度影響和衝擊。在此形勢下,支持餐飲企業加快復工復產對於四川省做好穩就業、穩投資、穩預期等“六穩”工作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此次出臺的金融支持“九條措施”,就是針對餐飲企業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實際困難,積極創新產品服務,為餐飲企業融資開闢“綠色通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確保餐飲企業享受國家優惠政策。

  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將積極會同有關部門,深入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應對疫情緩解中小企業經營困難、援企穩崗的系列決策部署,加快推進金融顧問工作,“一企一策”,全力支持餐飲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