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進行時」木耳棚裡農戶忙 撒下汗水種希望

陽春三月,大地復甦,托克遜鄉闊納協海爾村處處呈現出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

近日,在駐村工作隊及村兩委的組織動員下,大棚種植戶手拿農具,來到木耳大棚,翻地、起壟、檢修噴灌設施,吹響春耕勞作號角。按照2020年村產業種植計劃,闊納協海爾村黑木耳基地3月25日之前要完成木耳菌棒的“著床”工作。

“範書記,去年種植黑木耳為我家增收6000多元,家裡添了洗衣機,孩子上學的生活費也有了保障,今年我一定繼續努力,管理好木耳大棚,爭取有更好的收入。”貧困戶吾古拉木·吾熱依木說。

「脫貧攻堅進行時」木耳棚裡農戶忙 撒下汗水種希望

拜城縣托克遜鄉闊納協海爾村曾是深度貧困村,全村552戶2226人中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02戶784人,貧困發生率高達35.22%。2017年新疆地礦局第八地質大隊工作隊進駐以來,積極謀思路、找對策、把方向、拔窮根,破除貧困群眾“等靠要”思想,帶領群眾依靠科學種植走上了致富道路。

2019年,在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的幫扶下,全村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決定發展黑木耳種植,帶動貧困戶增收。先後建設100座黑木耳大棚,由1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認領。在專業技術人員及工作隊的精心指導和科學管理下,當年黑木耳長勢良好,並藉助網絡銷售+合作社運營的模式,村民生產的黑木耳順利銷售,當年實現貧困戶戶均增收6000元以上。

「脫貧攻堅進行時」木耳棚裡農戶忙 撒下汗水種希望

廣大貧困戶通過一年的實操,掌握了黑木耳的栽培技術和管理方法,學到了真本領,嚐到“甜頭”的農戶們,對今年的黑木耳種植信心滿滿,春耕時節大家積極投入勞動,盼望著早點認領一個黑木耳棚,早日脫貧致富。

“今年,我們將繼續以黑木耳產業為依託,持續帶動村民增收。我們還計劃依託溫室大棚、託牛所、託羊所等合作社,開發崗位解決村民就業。我們還與加工企業簽訂“定單式”土豆種植200畝,將帶動68戶農戶增收。同時,外出務工也將繼續開展,最大可能的為群眾增收致富拓寬渠道。”村第一書記範廷賓說。(徐其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