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了4000門店還能日進百萬,這家老牌鞋服上市公司是怎麼做到的?

“當時我們都在等待一切好起來,其他的幾乎做不了什麼。”紅蜻蜓董事長錢金波坦言,當時也沒什麼數字化理念和工具,最好的CRM系統也就是給消費者發發短信、送送小禮品而已。

成立於1995年的鞋服上市公司紅蜻蜓,對2003年的非典疫情可謂印象深刻。

2003年,幾乎所有人對於數字化的認識都是朦朧的,但如今受新冠肺炎影響,企業們處於比2003年更難的處境中。

關了4000門店還能日進百萬,這家老牌鞋服上市公司是怎麼做到的?

紅蜻蜓董事長錢金波

紅蜻蜓基本上是以門店銷售為主,疫情期間有將近四五千名導購都在家裡,疫情下閉店,使得公司必須拿起數字化武器。在沒有門店銷售的情況下,日均銷售額可能不足10萬元。 2月7日-17日,紅蜻蜓每天的離店銷售額從15萬起步,不斷上漲,至今已經實現每天突破百萬元。

2月這一個月時間裡基本實現日均離店銷售額能突破200萬元。

與平常相比,紅蜻蜓此時的業績並不顯眼,但這是極短的時間內鍛造出來的新能力。只要貨、資金流動起來,公司也就運轉起來了。

關了4000門店還能日進百萬,這家老牌企業是怎麼做到的?

疫情期間,由錢金波的兒子錢波任“紅蜻蜓戰‘疫’指揮部”指揮,抽調公司骨幹組成團隊。剛成立不到兩年的新零售部門任先鋒,擔綱具體業務的實施。在組織結構、銷售模式等方面都有了轉變。

總部通過釘釘統籌全局

所有指令都直接通過釘釘觸達每一位員工,改變了曾經文件必須層層下發帶來的效率低下。一線員工可以快速獲得最新通告,馬上調整營銷方向。

過去,紅蜻蜓的一個市場策略調整,從總部下發到各個門店,要經市場部——分公司——門店層層下發,等到一線導購接收到命令開始實施,可能已是一週之後。

而這一次,指令的下達、執行、反饋,都在一天內完成。

每天,指揮部在有著1000多名直營門店店長的“特別戰役群”中下達“任務書”,明確每日業績KPI,還詳細列舉了主推商品,營銷話術,社群維護方法。

這些指示細緻明確,可執行、易考核。

比如,拉會員入群的文案,由指揮部統一給出模板,導購根據客戶實際情況修改,一對一發送。再比如,指導導購根據會員標籤進行精準營銷,對價格敏感型用戶用拼團、派券,對上新敏感型用戶就提供新品圖。

關了4000門店還能日進百萬,這家老牌鞋服上市公司是怎麼做到的?

與此同時,培訓官跟蹤業績出色的導購,總結經驗,形成案例,每天通過釘釘雲課堂進行培訓。如此,導購的能力不斷精進。

線下導購在家待崗

疫情爆發後,紅蜻蜓作出決定,把線下門店搬到網上去。一天內,線上商城搭建完畢;兩天時間,400多個超200人的社群建立起來,5000多名線下導購在家上崗。

在極短的時間,紅蜻蜓就把人、貨、場都搬到了線上,這也得益於紅蜻蜓的數字化基礎。

2018年,紅蜻蜓與阿里巴巴達成合作,線下1000多家自營門店改造為智慧門店,完成了商品的數字化,並上線智能導購。與此同時,3000多家加盟店全部上釘釘,完成了組織的數字化。

一年多時間,紅蜻蜓線下門店導購引導顧客店內掃碼,積累了506萬線下會員數據,這是離店銷售的基礎。

紅蜻蜓正是圍繞阿里的AIPL(認知、興趣、購買、忠誠)模式鏈路,將這些會員社群化,再進行一對一的觸達和營銷,再轉換,再拉新。

關了4000門店還能日進百萬,這家老牌鞋服上市公司是怎麼做到的?

紅蜻蜓副董事長錢帆

因此,無論會員數據、門店商品,紅蜻蜓都可快速導入到新建的線上商城。在紅蜻蜓的線上商城,商品的庫存實時可見。

導購變主播

紅蜻蜓與淘寶合作,申請了108個帳號,推出紅蜻蜓的網紅直播計劃,接下來會有108個紅蜻蜓的店長在每個店進行店鋪直播。高手在民間,通過直播也發現了銷售人才,不斷挖掘員工潛力,並專門培養。

除了導購人員,其他內部職工也在通過多種渠道積極幫助公司賣貨,相當於紅蜻蜓在疫情中突然又多了幾千名銷售人員。

可以看出,在疫情中整個公司新的營銷思維都被打開了,直播對於紅蜻蜓來講在疫情後會是一個重要的營銷方式。未來導購員除了早上沒生意就做直播,晚上回家的閒暇時間也能做直播。

據瞭解,今年5月份紅蜻蜓也會正式上線與阿里雲合作的數據中臺項目,錢波認為這是數字化轉型的基礎。

從紅蜻蜓逆勢發展可以看出,對於傳統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紅利帶來的增長是一時的,數字化“內功”帶來的增長才是可持續的。此次疫情,也是給企業們敲響了一個警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